关键词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孔子的阶梯式教学
作者: 董金裕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前言《论语·子罕》记载,颜渊对孔子的教学,曾深致赞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①以"仰之弥高"赞叹孔子之道的崇高伟大;以"钻之弥坚"赞叹孔子之道的深入雄厚;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赞叹孔子之道的广博微妙。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说明孔子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涵养,而归结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指出孔子教学能循序渐进,而收到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論孔子的階梯式教學
作者: 董金裕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育质量   孔子   阶梯教学  
描述: 一、前言 《論語·子罕》記载,颜淵封孔子的教學,曾深 致讚嘆道: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檀。① 以「仰之孺高」讚嘆孔子之道的崇高偉大;以 「鑽之彌堅」讚嘆孔子之道的深人雄厚;以「瞻之在 前,忽焉在後」讚嘆孔子之道的庹博微妙。以「博我 以文,约我以禮」說明孔子既重視知識的傅授,更强 調道德的涵養,而歸結為「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指 出孔子教學能循序漸進,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旅人与黑帝之精的纠葛:论孔子形象的嬗变与儒家的出场路径
作者: 刘伟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黑帝之精   儒家思想   旅人之说   孔子形象  
描述: 儒家具有强烈的淑世安民的情怀。人类社会中存在诸多苦难与艰辛,成为引发儒家忧患意识的重要因素。维系人伦、促进技术革新和维护社会正义是儒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儒家培养大丈夫的人格,主张立德立功,当改造社会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时,仍旧不会放弃或沉沦,而是考虑如何立言,为后世提供借鉴。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的最佳形态是德政。德政的最高实行者是圣王。圣王必须同时拥有德性与权位。孑L子只有圣德而无权位,只能被视为素王。孑L子没有将社会理想!寄托在彼岸世界,而是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当统一的帝国稳固了政权之后,孔子又被塑
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
作者: 杨朝明   魏衍华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天命观念   荀子学说   孔子思想   中国哲学  
描述: 早期儒家怎样理解国家的存亡祸福,怎样解释人生的起落吉凶,在天命自然面前人又采取怎样的态度,学者们看法还不尽相同。由于人的存在并非孤立,既然存于天地之间,就要受到天地自然的制约。因此,“人”与二天”的关系、“人”如何对待“天命”等问题,成为儒家人道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扬儒家文化中的仲子精神
作者: 仲大军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阳刚文化   儒家思想   子路风格   仲子精神  
描述: 一、孔子与子路的特殊关系 在孔氏教育集团中,仲由(字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从辈分看,孔子只比子路长9岁,子路19岁那年认识孔子,当时孔子28岁,还没开始办学。按任继愈先生的考证,孔子办学是从30岁开始的。这说明,在正式办学前,子路就是孔子的朋友或兄弟。孔子在这帮兄弟中又是大哥,又是老师。子路是孔子最早时的第一批学生,如果说在孔子办学的头几年子路与孔子还是师生关系,那么到了后来在长达四十多年时间里,他们俩已变成同事和伙伴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对合伙人。他们俩是儒家事业的共同奠基者。
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作者: 韩星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儒学   三元和合结构   儒学思想   儒家教化  
描述: 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民族危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三位一体的历史背景,孕生出20世纪中国一个特殊的思想学术流派一一现代新儒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以心性儒学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至今为止并没有能够完成儒学的现代转换使儒学真正实现现代化,他们也是有局限性的:首先,他们主要儒学从心性之学阐扬儒学就是不能够完全反映儒学丰富内涵和满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其次他们大都是学者和教授,主要工作是在学院和研究机构进行的,主要影响也局限在知识阶层,没有能够对社会现实产生直接的作用;第三,他们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
儒学与中国人情文化
作者: 涂可国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乃至墨学、法家之学等众多学派、思潮中,只有儒学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普遍盛行的人情文化产生的影响至深至广,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形铸了历史悠一久的中国人情文化形态,并由此改造和重构国人的处世哲学和人际关系,使人情成为维系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儒学的人情特质决定着中国人情文化的内容、特点、走向和发展。
生活儒学的正义理论
作者: 黄玉顺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制度建构   和谐社会   正义理论  
描述: 按计划讲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是关于生活儒学的。昨天我本来想把生活儒学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但是早上因为记者(采访)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上昨天我只讲了两点,一点其实就是给出了(生活儒学的)一个大的框架,另外(一点)侧重讲了本源层级上的仁爱观念的问题。其实,生活儒学是个庞大的系统,很多(内容)来不及讲,即便昨天不耽误,也不可能讲得很细,(昨天)耽误了,可能讲得更少了。但正如鞠先生所说,这个大的框架、架构性的东西.,尤其是本源层级的存在或者生活、或生活情感的显现,是我们今天思想界、学术界最薄弱的一点,所以,昨天我
儒学与中华传统伦理
作者: 伍玲玲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道德观念   伦理思想   儒家学说  
描述: 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儒家学说以注重伦理为特征,儒学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形成、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中华传统伦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与儒学密不可分。 前孔子时期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 ——中华伦理的发端 虽然一般说来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但在中国奴隶社会早期的夏朝和殷商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或伦理思想并未从宗教意识中分离出来。夏朝,尚未可靠的史料,无以细说。殷商因有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字,有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國際儒學聫合會
作者: 暂无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国际儒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是由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与儒学研究有关的学术团体和个人发起成立的国际学术联合组织,1994年10月5日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发扬儒学精神,以促进人类之自由平等、和平发展与繁荣。该会成立以来,积极为儒学的研究与宣传而努力,主要工作有:组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