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与中华传统伦理
作者: 伍玲玲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道德观念   伦理思想   儒家学说  
描述: 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儒家学说以注重伦理为特征,儒学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形成、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中华传统伦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与儒学密不可分。 前孔子时期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
儒家道德观念系统的内在结构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内在结构   道德观念   儒家  
描述: 儒家道德观念系统是一个较复杂的观念系统,其表现为儒家经典中的德目,或者说道德范畴十分众多,有所谓"三德"、"四德"、"五德"、"六德"、"九德"、"十德"等不同的归纳;且因缺乏明确的界定,相互间
论佛教与儒家的会通于善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道德观念   五戒   五常   儒家   劝善惩恶  
描述: 佛教传入中土初期,在道德观念上与传统儒家存在严重分歧。为了获得与中国本土传统伦理道德的一致性,佛教“援儒入佛”,把“五戒”比附为儒家的“五常”,向人们灌输修善止恶的道德意识,强调佛教并不违背世俗道德
印光大师之家教观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光大师   家庭教育   佛教   道德观念   教育方法   “因果轮回”   家教观  
描述: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劫难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围内乱丛生,外侮不断.兵燹频仍,民不聊生。印光大师便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大师幼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后巾韩欧辟佛之毒,对佛法有所非议.继而病困数载,
《论语》和孔子的教育理念
作者: 宋淑琳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理论体系   教育发展   儒家思想   道德观念   教育模式   安邦   闻斯   教育理念   伦理思想   无所得  
描述: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它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统治者需求的治国安邦之策,也有统治百姓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还渗透着孔子的教育理念。从教育的角度看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
作者: 汤一介   来源: 青春期健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病   《大学》   人生境界   儒家思想   道德观念   人类社会   “仁学”   知天   道德修养   中国儒家  
描述: 儒家经典《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儒家认为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人类的和谐社会就可实现。要了解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先得了解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而儒学能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有
锵锵风月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犯   事件   风俗习惯   道德观念   冲突   宗教教义   认同   中国人价值观   个人权利   人类  
描述: 虽然关于性的话题,人类谈论了成千上万年,但因为性与人类的道德观念、宗教教义、风俗习惯以及每个个体的价值观的冲突不断,性的话题过去是将来也一定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这正是涛哥(窦文涛)的拿手绝活
传教士汤若望为何能在明清两朝游刃有余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信息(山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道德观念   传教士   科学技术   中国人   明清   文化背景   汤若望  
描述: 明末清初,一批欧洲传教士不畏艰辛,远涉重洋,接踵来华。他们的目的是要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信奉天主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道德观念、语言礼俗都与欧洲不同。传教士要对
孟子认识论思想批判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论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自我意识   道德观念   自我认识   孔子   孟子   认识主体   本心   感觉器官  
描述: 在中国认识论史上,孔子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开始对人的认识进行哲学反思的哲学家,并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认识论思想。他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孔子认识论思想的基本纲要。在这个纲要中,为不同的认识路线播下了种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
《诗·关雎》与古代抢婚制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道德观念   汉代儒学   西周初年   春秋时代   理学家   文化成就   政治需要   社会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描述: 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和有力的证据。但是后世许多注释家、讲解家,按着他们当时的道德观念和政治需要,在讲解、注释上,造成了《诗》的混乱。作为“三百篇”之冠的《关雎》,就是如此。汉代儒学家卫宏写的“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宋朝理学家朱熹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