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门故事:书院里的那些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科考界最牛的老师 有人说,宋代的文人都过得好,什么奇怪的规矩都可以被容忍。这话似乎没什么错。 胡瑗是宋初的著名学者,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汉唐以来的教育重视经书和辞章,花费大量時间教学生训诂、注释和音韵,实用性不强。胡瑗则一改这种做法,重点培养可以对社会有实际贡献的学生。他开创性地推出“分系”、“分专业”的教学方法,在学校里分设“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斋”选拔那些有胸怀、有担当、堪当大用的学生,教授儒家经典和治国安邦之道;“治事斋”则培养专门人才,教兵法、水利、天文等,学生各学一个专业,兼习第二专业。 胡瑗制定了近乎严苛的学习和待人接物的规范,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他自己也严守规矩,即便是大夏天,他也一丝不苟地穿着公服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课。很多学生受不了,范仲淹却很支持他,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他主讲的书院学习。 宋代是科举考试真正平民化的時代。胡瑗牛就牛在教出的学生极对朝廷的胃口。据说,每次科考,他的学生总能占去上榜者中近一半的名额。这个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他被范仲淹推荐担任国子监直讲,与之前被范仲淹推荐来的孙复同事,但二人关系淡漠,在太学里互相躲避。
吴大羽:被遗忘、被发现的星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忘   佛教   基督教  
描述: 性格决定命运。他终于死去了,而他曾坚信自己是永远不会死去的。他曾涉猎古今中外的哲学,探索儒、释、道的真谛,但他不是基督教徒,不是佛教徒,也非老庄门下,他只是生命的教徒。用他女儿的话说,他并不遁世于老庄儒释之中,他最终还保留着他的童真,尽管生活应该使他成为一个“老人”。
是妖魔,更是凡人—《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游记》   民间传说   小说  
描述: 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诸多神怪小说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丝路汇敦煌——追梦的征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路   敦煌   印刷术   乳香  
描述: 谁也未曾料想,一只卑微的蚕所吐露的内心,却在此后风沙漫天的西域,在苍茫无尽的岁月深处,结成了一条天网般的大道。在这条路上,走来了乳香、琥珀、玳瑁、玉石、天马、植物和菜蔬,也带去了丝绸、铜镜、凤凰、纸张、印刷术、儒典和灿烂的诗篇。
追梦的征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谁也未曾料想,一只卑微的蚕所吐露的内心,却在此后风沙漫天的西域,在苍茫无尽的岁月深处,结成了一条天网般的大道。在这条路上,走来了乳香、琥珀、玳瑁、玉石、天马、植物和菜蔬,也带去了丝绸、铜镜、凤凰、纸张、印刷术、儒典和灿烂的诗篇。 黑城,埋于流沙中的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距额济纳旗府达来呼布东南30公里,距纳林河约10公里。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哲学家   避难  
描述: 2014年9月9日晚上9时许,88岁的国学大家汤一介与世长辞。 尽管他没能见到自己主持的《儒藏》全部出齐,也没能见到新版的《汤用彤全集》面世,但是,没有人会对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有任何疑问。仅在今年,他就出席了三套大书的发布会,由他主编的《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年刊也于7月出版,他还亲自撰写了序言。汤一介曾说,自己53岁才算真正研究哲学,虽然成为有影响的哲学家已不可能,但一心想为中国文化尽一份力。
航向未来的史诗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摄场景   拍摄工作   戏剧导演   戏剧奖   戏中戏   冒险故事   费迪南德   世界五大洲   人道主义思想   凡尔纳  
描述: 话剧《未竟之业》改编自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冒险小说《强纳森号的幸存者》,导演莫努虚金用戏中戏的手法,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巴黎一群有志之士,想用当时新发明的无声电影来宣扬他们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怀揣拍摄一部电影的大梦,徒手打造每一个场景,齐心协力拍摄帝国殖民年代前往火地群岛的故事。原本隐藏于幕后的舞台技术和设备都因着剧情里摄制电影之名
寺观、文庙:那些年书画家“打工”的地方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历代名画记   儒释道三教   宗教思想   寺观   中国古代   孔子   艺术家   维摩诘   赞助  
描述: 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的宗教场所需要用大量的画作做装饰,宣传其宗教思想。特别是佛教盛行的时候,在全国建造了诸多佛寺,从唐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我们就可以想见当时兴建寺庙的盛况。而历代开凿的众多石窟也需要用大量的宗教故事图画进行装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了解,如其中的"记两京外
韩愈:潮州人的百世之师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刑部侍郎   瘴江   文坛领袖   德碑   潮州人   韩文公祠   佛骨   君臣之义   韩夫子   祭鳄亭  
描述: 扶风(今陕西凤翔)法门寺收藏有一节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元和十四年(819年),正逢三十年一次的开塔之年,佛骨要被崇佛的唐宪宗派人迎到皇宫供奉,并在长安城内各寺院轮流公开展出。在官府民间普遍崇佛的社会氛围中,佛骨展一时传为盛事。 遭贬:一路南下 然而,以儒宗自命的文坛领袖、刑部侍郎韩愈,对此极为不满,上《谏迎佛骨表》,激烈攻击佛为“夷狄之一法”,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间王   古文经学   儒家典籍   鲁恭王   申培   今文经学   口耳相传   《毛诗》   今文学派   《周官》  
描述: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是东汉年间才出现的名词,是研究儒家经典的两个学派。秦始皇焚书坑儒,将大部分先秦典籍化为灰烬,只留下了医药、卜筮、种树一类的书籍。一些儒生躲进山野靠口耳相传延续文脉。汉初政治稳定,这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在政府的组织下,系统整理了这些口头传诵的典籍。其中有田何讲的《周易》(《周易》在当时被认为是卜筮书,所以并未被烧),申培讲的《诗经》,高堂生讲的《礼记》,公羊、榖梁两家讲的《春秋》等。这些典籍被整理成书,全用隶书写(隶书是汉朝通用文字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