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韩国儒学思想史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韩国   思想史   儒家  
描述: 作者从韩国儒学的渊源入手,从檀君神话以及记录韩国古代社会的文献资料出发,考察了古代韩国人的精神世界,从中发现中韩儒学的共通之处。其次按照王朝史的年代顺序依次考察了韩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以及朝鲜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分析过程中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特色,然后考察其中代表学者的儒学思想。在分析朝鲜儒学思想的过程中,除了对前期李退溪、李栗谷思想的阐述外,还对朝鲜后期儒学的各个学派-性理学(畿湖学派、岭南学派、礼学派)、阳明学、实学派的学问特征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考察。对于目前学界没有重点
韩国儒学的“理”概念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世界哲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儒学     退溪   霞谷   茶山   栗谷  
描述: 韩国儒学主要是在吸收中国朱子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中国儒学的诸多概念范畴也被继承并发展。作为哲学的重要范畴——理,韩国不同时期的儒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性理学者退溪从能动性的层面强烈主张理的能发、能动以及“理自到”。栗谷则在朱子“理一分殊”的基础上强调气的活动性,提出“理通气局”,同时也提出用“理气之妙”来解释理气关系。阳明学者霞谷提出“生理说”,认为理具有神妙的生命力,既是生命的主体,又是道德的主体,认为良知与生理为一。实学者茶山全面否定朱子学之理,认为理是“依附之品”,气是“自有之物”,只有存在气的发展
关于韩国儒学三大论争关联性之思考——以四端七情论争、未发论争、心说论争为中心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说论争   统合   未发论争   对立   四端七情论争  
描述: 朱子学自13世纪中期传入朝鲜半岛后,经过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为朝鲜时期的性理学。四端七情论争、未发论争和心说论争作为朝鲜儒学思想史上的三大论争,在心性论方面对朱子学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发展。四端七情论主要从理气论上考察了“情”的善恶性,退溪从“分”的逻辑上提出了“理气互发说”,认为四端是“理发而气乘之”,七情是“气发而理乘之”。栗谷则在“合”的逻辑上提出了“气发理乘一途说”。未发论争中,巍岩主张把心分为“本然之心”与“气质之心”,并提出“心性一致”,力图阐明心与性在价值论上的一致性。心说论争中
从韩国儒学的角度来解析儒学的生态伦理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2012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脱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生命观   道德共同体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描述: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朝鲜后期实学者洪大容更是肯定物的道德价值,他将万物视为道德规范的源泉,主张圣人都应该以万物为师。不仅如此,朝鲜名儒栗谷的“人心道心说”对人类过
韩国儒学的道学思想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2010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道学又称理学,指的是宋明间持续七百年的思想主流,而朱熹是这些思想的集大成者。韩国视野中的道学是一种正确认识人伦事实判断的客观真理和价值判断的规范性知识,修养人格以期在社会上实现正道的一种实践性学问,它同时具有人道精神、哲学精神与义理精神三个方面。在韩国固有的传统思想里便有道学思想的萌芽,而宋代的道学思想于高丽末期传入韩国。在道学思想的三个方面中,韩国的道学思想尤其强调义理精神。由于国家规模、民族传统以及社会条件的不同,中国的道学思想是在包括性的远心的立场中形成了以包容性的人道精神为中心的思想。与此相比,韩
朝鲜时期儒学者对孟子“四端说”的阐释:以退溪、栗谷与茶山为中心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2006年儒学全球论坛暨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关于孟子的四端说,中国的传统儒学者大都从心性、道德的层面来阐述,而且很少将四端七情并举。而朝鲜时期的儒学者们则大都将四端七情并举,在两者对比中阐述四端,并且将它们归属于理气问题。性理学的代表人物退溪强调理气不杂,认为四端为“理发而气随之”;而栗谷则强调理气不离,认为四端为“气发理乘一途说”。而实学家茶山则与性理学者退栗完全不同,认为四端并非内在于人的心性中,而是行为之后的结果。而他们各自的主张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现代性[modernity]”的概念与儒学
作者: 崔英辰   邢丽菊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1.序论早体系性的著述朝鲜儒学史的玄相允曾就儒学对韩国社会的消极作用如下列举指出:"慕华思想、家族主义的弊端、等级思想、文弱、产业能力的低下、尚名主义、复古思想等"。在日史学者姜在彦也曾经指出,相比于日本成功实现现代化,韩国则没能成功而沦为殖民地,其思想原因则是儒学,特别是朱子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