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关于18~19世纪韩国儒学“人物性同异论”的生态学解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儒学   人类   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主义  
描述: "人物性同异论"是韩国儒学"湖洛论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产生于18世纪初期的畿湖学派。"人物性同异论"对围绕"物"是否具有全部的五常之道德展开了论辩。但是不管是"同论"还是"异论",他们对于物的道德性都是持肯定态度的,特别是"人物性同论"强调自然具有与人类一样的道德性,因此也应该受到与人类相同的道德性照顾,应成为道德关注的对象。这种试图将自然与人类同等看待的观点在"物物有自然之天,物物有天命之性"、"以人视物,人贵而物贱;以物视人,物贵而人贱;自天而视之,人与物均也"等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天道不仅存在于人类之中,同时还存在于自然之物之中,因此自然之物是和人类一样宝贵的。甚至当我们站在自然的立场上时,自然之物可能是比人类还要宝贵的。人类作为个体生命对其他生命无节制的榨取和破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强调生态中心主义倾向的思想为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并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作用。
中国思想中的“自然”观与现代“生态整体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鄱阳湖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道自然观   自然观   生态整体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思想  
描述: "人类中心主义"要追溯到近代以来人们将自然视为人类"解蔽"活动的利用对象,并据此而建构的"人为自然立法"等观念。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儒、道二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儒、道思想中的天道自然观就是一种生态整体观。源于先秦思想中的"自然",其本义指涉的是自己而然,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易经》中又有"与时相偕"的协变观;而从思维方式上讲,中国的天人合一则是从整体角度来观照并认识世界的,因而是以整体生态和谐为最终目的的。其实,人在掌握自然规律并"为自然立法"的同时,要保持认识的清醒与精神的健全,这是建树新的整体生态观的一个必然前提。当今,我们需要一种基于科学与人文统一之上的整体生态共识。因而,中国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中的"辅相天地之宜,以育天下之物"仍富启示意义。
从韩国儒学的角度来解析儒学的生态伦理
作者: 邢丽菊   来源: 2012国际儒学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脱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生命观   道德共同体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描述: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朝鲜后期实学者洪大容更是肯定物的道德价值,他将万物视为道德规范的源泉,主张圣人都应该以万物为师。不仅如此,朝鲜名儒栗谷的“人心道心说”对人类过
浅析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思想     基督教   生态危机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描述: 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西方工业技术文明,尤其是基督教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塑造了西方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与行为,很大程度上为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大自然的改造与掠夺提供了思想基础与伦理支持.通过对基督教的生态学批评,揭示出了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并在东方思想,特别是在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中找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源泉.儒、道两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生态思想与智慧,将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生态美学”专题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章   中国传统美学   审美智慧   美学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   美学研究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美学   专题研究   生态美学  
描述: 主持人语:本组文章是有关当前学术热点之一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研究。本人的文章初步论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及其理论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旨在说明生态审美智慧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的主旨所在,渗透于一切美学与艺术形态之中,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发掘。刘艳芬教授的文章是有关中国佛教理论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说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种重要文化形态都无一例外地包含着生态审美智慧。杨文臣的文章是对于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这种美学形态尽管有着历史的渊源,但主要兴起于20世纪以降,是一种比较新的美学形态,也是对于传统的“美学是艺术哲学”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对我国建设生态美学有着借鉴作用。它与我国的生态美学也有某些区别,但
儒家人学的三维视镜
作者: 暂无 来源: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精神家园   自然观   精神文明建设   儒家人学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   大自然   人类中心论   儒学  
描述: 人类历史就是一场接一场,一幕连一幕,连续不歇,无始无终的活剧,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又都是观众,伟人们设计历史,哲学家、史学家评判历史,平民百姓参与和观赏历史。再过几年,20世纪的中幕就要悄悄关闭,第二个千年的大幕就要徐徐落下;21世纪的中幕将跃然洞开,第三个千年的大幕马上冉冉升起。中外所有的哲学家、史学家都在关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欣赏这一鼓舞人心的场景,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无穷无尽的魅力。面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都在努力揩试擦亮自己的视镜,企图看清历史的面貌,调整前进的步幅,迎接美好的未来。
儒家人学的三维视镜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三维   自然观   孔子   视镜   儒家人学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   儒学   儒家传统  
描述: 儒家的视镜,经过了二千多年无数代儒家的集体磨制,反复磨制。第一磨是孔子,西东周之交,春秋战国出现,社会混乱,人心杂陈,郁郁乎文哉之周礼疲惫,仁义礼智沦丧。孔子回复周礼并从本体论高度对这种选择维护作出哲学论证。于是儒家之人学视镜在孔子手里基本定形。思子、孟子二磨,把孔子的仁学进一步发展为心学,仁,人心也。内圣即仁被摆到了一个本体性的不为任何
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意志自由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辩证法   道德自觉   伦理文化   道家思想   意志自由   生态伦理学   道法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  
描述: 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意志自由论
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意志自由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辩证法   道德自觉   伦理文化   道家思想   意志自由   生态伦理学   道法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  
描述: 中国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中的意志自由论
早期儒家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原则   环境哲学   环境伦理   天人合德   早期儒家   价值陶成   人类中心主义  
描述: 早期儒家包含孔子、孟子、苟子、〈易传〉、〈中庸〉的思想中有「人为 贵」、人为自然宇宙中心的环境思想,宣称人类比无生物、植物、禽兽高贵的理论, 儒家思想成为日後中国哲学的主流。而当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是当今环境思 潮的主流,普遍为世界夫f部分政府所采行,以促进经济发展,此主义以强烈和微弱两 种型态出现。由於此中西两种思想十分类似,本研究将考查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异同? 彼此能否透过对话而更为成长?为现代中国人什麽样的环境哲学比较合适?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早期儒家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基础、环境素养与西方的人 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或多或少均有共同因素。但其中两者的差距正是彼此学习,一起 成长的机会。为国人而言仍以儒家的环境哲学(如,仁、天人合德等)比较合适,但儒 家思想有其限度,需要学习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如,价值陶成等) ,甚至仍须融合西方 的生命中心及整体主义,以及道家、佛教、宋明新儒家的环境思想精华而成为一新而 平衡的环境哲学。若然,早期儒家环境哲学未来的现代化就不再只是梦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