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儒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闪光生辉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企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文化   中国   现代企业制度   儒家  
描述: 儒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闪光生辉
到潍坊“认祖归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规模   中国   潍坊市  
描述: 这次儒、商两界共聚的论坛,会不会是将来中国企业界与文化界大规模共同认祖归宗活动的开始?“潍坊是齐鲁故地,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潍坊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达到了3276家,企业规模已经列入了山东省第一位。”2005年9月2日,随着潍坊市市委书记张传林的开场白,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世界级企业”的两岸企业家高层论坛拉开了帷幕。
孔子的财富 处世的经典
作者: 万资姿   来源: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前479   哲学思想   前551   孔丘   应用  
描述: 本书通过孔子言论的阐释,结合当代社会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众多企业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策。
孔子管理学 以人为本
作者: 维尔纳·施万费尔德   来源: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前479   哲学思想   前551   孔丘   应用  
描述: 这是一本经济管理类图书。《以人为本——孔子管理学》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经管类图书作家维尔纳·施万费尔德。此书用通俗易懂的文笔深入浅出地阐述中国古老的东方智慧如何成功运用于我们当下的经济管理,为企业发展获得灵感,并从中收益。作者在书中指出,孔子是一位影响中国,……
方太以儒治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   EMBA   中西合璧   商学院   文化构建  
描述: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管理模式,要中西合璧、人格领导、德礼管理、仁道经营。我在商学院读完EMBA后,一时不知道再去学什么,有点找不到方向,后来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中国5000年的文化怎样用到管理当中?这或许是中国未来企业管理的一个方向。
企业管理:来自儒、道、法思想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管理学家   中国古代   治国之道   思想   知识  
描述: 企业管理:来自儒、道、法思想的启示
国企改制,谁缔造神话——解读东风儒帅苗圩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政监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   苗圩   品牌意识   企业改制   东风汽车公司  
描述: 做人需要智慧,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如此。这样的智慧,并不会因为是否位居科技产业或个人性格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海尔总裁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斜坡球体论":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体,向下滑落是它的本性;要想使它往上移动,需要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止动力,保证它不向下滑,这好比企业的基础工作;一个是拉力,促使它往上移动,这好比企业的创新力。两个力缺一不可。这一思路帮助他率领海尔打造出了一个"神话帝国"——关于持续性发展,关于做大做强……一时之间,海尔的经营管理理念成为国人竞相学习的范本。其实我国优秀的企业不只海尔,可学习的范围也不只限于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领域。让我们跳出一直关注的科技领域,去看看传统的汽车行业,看看东风汽车的掌舵人苗圩如何运用共通的智慧来成就自己的非凡。
黄如论先生的思想文集 著名作家王朝柱为《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作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南置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晋南   文字记载   作家   历史   传承   文明  
描述: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有文字记载的四千余年历史中,创造了传承各个时代思想、文化的不同载体。如:春秋地裂,百家争鸣;战国狼烟,法谋尊崇;大汉一统,赋势如虹:魏晋南北,玄尽民风;唐镇八宇,诗重万倾;宋腰纤细,词柔干钟;元伐文儒,曲愁哀鸿:明清雄末,小说大成…简之,这些传承着不同时代人文艺术的涓涓细流,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焕发过独有的风采,而且还凝聚着一代精英的思想与心声。最终汇成滚滚大河,形成华夏文明的雄风。[第一段]
宗教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   宗教信仰   中国   道德风险  
描述: 日本企业文化明显地带有宗教特征,这与日本宗教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有关。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也兴起了一种宗教式的企业文化。如海南航空公司董事长陈峰师承国学大师南怀瑾,深感"国之兴衰在民之觉悟",把儒、释、道学的很多行为法则引入了企业。湘财证券则在公司里建设了易学博物馆,八卦、天象成为令大家心灵相通的语言。是什么力量使得宗教能在企业文化中立足?也就是说宗教在企业文化中起着什么作用?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从历史看管理: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哈佛商业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韩非子   文官制度   人才机制   《韩非子》   历史教训   企业家  
描述: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大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成长的经验并不多,但是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企业家究竟能从历史中学到什么?本刊编辑柯恩为此特地采访了国际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出生于1930年的许倬云,幼年时由于身体严重残障,直到十五岁才上学。然而,身体上的不便并没有阻止他在学术的海洋里畅游,成为享誉国际的史学大师。在专访中,许倬云谈到,从历史中学习谋略并不足取,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人生的智慧。许倬云向企业界推荐《韩非子》。韩非子虽然师从荀子,但却提出了许多超越儒家理论的新观点,他的理论实际上是中国两千年来文官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文官制度并不仅仅源于儒家,而是“儒表法里”——外面是儒家,里头是法家。纯粹是儒表的话,文官组织不起来,正因为有了韩非子的务实治理,中国的文官制度才能从秦朝的专业文官开始,到汉朝的察举制度和纠察考核,一步步发展起来。在谈到三国争霸的历史时,许倬云认为,魏蜀吴三方基本上是势均力敌,大家手上都有资源,谁胜谁败,就看三方运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本领。而三方的所作所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企业家研究。如果把整个中国比做一个大公司,皇帝就好比是所有者(董事长),宰相好比是职业经理人。中国曾经一度实行双首长制,君权和相权分开,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的制度安排非常稳定。中国古代的选拔、培训和考核人才机制体现在政府建立的文官制度上,从战国时期的法家开始,经过汉、唐、宋各个朝代的发展日趋成熟,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在谈到领袖时,许倬云认为,并没有什么天生的领袖,领导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累积到一定的时候水到渠成。那些最后成功的领导人,他们都是从二号、三号人物慢慢走到领头的位置。他借用唐代陆贽的话指出,领袖常犯的六个错误是:第一,我要胜过别人;第二,不愿意听别人数落我的过失;第三,喜欢辩论;第四,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第五,逞自己的威严;第六,拒绝别人的建言,刚愎自用。而下级常犯的三个毛病是阿谀奉承、畏畏缩缩、看脸色说话。领导人必须随时注意培养接班人,不要认为舍我其谁。许倬云以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为例,说明变革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用人不当,他只任用一些肯听话的人。此外,在具体的执行上,王安石把决策者和执行者混为一谈。王安石可能是个很好的决策者,却未必是个优秀的执行官。因为执行者需要说服大家,而王安石外号叫“拗相公”,是个非常别扭的人,他并没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要让一个组织蓬勃兴旺,健康地发展下去,许倬云认为人的因素最重要,而不是谋略。历史上的很多时候看上去都已经山穷水尽,但是如果领导者找对方向,调动别人没办法调动的资源,开启全新的视野,往往能够开拓出崭新的局面。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