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仁”思想再研究
作者: 李垭峰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价值   墨子   公民社会   孔子“仁”思想   创造性转化  
描述: 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本文赞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从墨子的角度肯定“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对孔子“仁”思想再研究并从公民社会视野解读其现代价值。孔子的“仁”思想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儒家与墨家影响巨大,时称“孔墨显学”。同时,这两家又是最大的论敌。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件中认为: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历史的事实是由矛盾的陈述中间清理出来的。孔子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意见分歧也很大,本文从儒家的对立面墨子的角度肯定“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墨子对儒家的批驳散见于《墨子》各篇,但在《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学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 熊静雯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性发展   儒学   民本思想   创造性转化  
描述: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和价值理念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具有继承创新、转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这一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既要积极弘扬包括儒家民本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牢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原则。“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和价值理念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具有继承创新、转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这一深
儒家人权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权   大变局   儒家   创造性转化   现代化  
描述: 儒家人权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是近代中国“大变局”背景下产生的新思路和新课题,也是儒学现代化的理性选择和必由之路。“儒家”与“人权”尽管分属于两种不同特质的文明,但其结合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根本的途径是对传统儒学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性转化,重点在于援“法”入“儒”、弃“君”守“民”以及重“义”尊“利”。
孔子学堂:让老夫子回归精神家园
作者: 常强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创新性发展   学堂   孔子   社会文化   回归   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把“二老”——孔老夫子和老百姓结合在一起,把传统文化落小、落实、落细,是这个时代一项重大的社会文化课题。以“深耕精神家园”为使命的孔子学堂,掀起了一场儒学之风。
孔子學堂:让老夫子回归精神家园
作者: 常强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   挥毫泼墨   中国孔子基金会   仁义礼智信   专业知识背景   精神信仰   胡晓明   孔老夫子   创造性转化  
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把“二老”——孔老夫子和老百姓结合在一起,把传统文化落小、落实、落细,是这个时代一项重大的社会文化课题。以“深耕精神家园”为使命的孔子学堂,掀起了一场儒学之风。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创办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孔子学堂,目前在全国已挂牌孔子学堂300余家。2016年开始,孔子学堂建
从儒学认识今人精神历史来由
作者: 张岂之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创新性发展   儒家学说   儒学   创造性转化   精神  
描述: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和对今人精神的深刻影响。
评中国现代若干理论创新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理论   创新方法   中国现代   性质   创造性转化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提法已为不少学者所认同,然而,在“怎么转化”、“转化成什么”等问题上,我认为相关的中国现代理论创新方法尚需深入探究:由于“化”的思维受中国传统哲学的“道生一……生万物”进而“化成天下”观的支配,在根本上具有“变器不变道”的性质,这就难以涉及“结构”和“性质”的创造性改变。在实践效果上,这一方面会造成虽然吸收很多“思想材料”但却不能“化成有机整体”的“理论拼凑”之现实,另一方面会导致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原点”来“化外来可同质性思想”的“低创造性”状况,理论的原创性不强。更重要的是,当这种“化合”面对中西方原理都难以应付的问题时会非常尴尬。比如,面对以世界七大宗教为基础的不同世界观之冲突,要想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就不同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所讲的“和而不同”,即不同于传统儒、道、释之间有内在统一性的“主从关系”、“求大同存小异”之“和”。如此,全球“不同性质的文化”如何发生健康和谐的关系,便是一个有待于我们创造新的和之观念与和之关系去解决的原创性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儒家的“和而不同”赋予新的时代性理解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在学界产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