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三朝记》考述
作者: 朱赞赞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传   《孔子三朝记》   成书   性质  
描述: 《孔子三朝记》是一部记载孔子与鲁哀公问对的著作,共有七篇,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在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中亦有记载。它曾经独立流传,后来被戴德收录于《大戴礼记》,但其单行本并没有立即亡佚,而是又与《大戴礼记》并列流行了很长时间,很有可能直到隋唐之后才亡佚。《孔子三朝记》虽然成书很早,但在历史上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几乎同一时代成书的《大戴礼记》和《礼记》在地位上出现了分化。汉代经学大师郑玄为《礼记》作注之后,使该书地位扶摇直上,逐渐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而被立于学官,在唐代又进一步升为经学。
从知庄章的分合看《西儒耳目资》音系的性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系   知庄章   《西儒耳目资》   性质  
描述: 知庄章三组声母在《西儒耳目资》中的读音情况为: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读音有三种类型:A类读ch组,B类读t组,C类读组。A类是主体。知组二等与庄组合流,读音也有三种类型:A类根据韵摄分化,部分读组,部分读ch组;B类全部读ch组,C类全部读组。A类是主体。主体类型反映的很可能是明代江淮官话的音系特点,其余类型是作者在传教中听到的具有不同方言背景的人在说以江淮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明代共同语时所出现的语音偏误。
论郭店竹简《老子》性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摘抄   郭店竹简   性质  
描述: 摘抄现象普遍见于郭店楚墓时代,也见于郭店竹简内部。由郭店竹简及三组竹简《老子》内部规律、思想特点可知三组竹简《老子》是性质不同的摘抄本:地位不同:甲组《老子》最高,乙组《老子》次之,丙组《老子》最低
四川安岳县圆觉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报告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民族考古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题材   圆觉洞   性质  
描述: 像风格和纪年题记,现存造像可分为唐代、五代、宋代等几个时期,各个时期风格特征明显。从现存造像的题材内容和题记看,唐代、五代、宋代三个阶段的造像题材不仅反映了不同阶段该活动场所宗教性质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儒、释、道三教在民间信仰中的状态。
由清华简《尹诰》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之性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华简   古文尚书   咸有一德   尹诰   性质  
描述: 简二十余字相当,显露出两者的历史关联。《咸有一德》性质和来源的确定,为笔者《古文尚书》二次整理说提供了一个极具典型的实例,从而也为探索《古文尚书》来源和形成开凿出一线曙光。
论先秦兵家的性质及其产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生   先秦   兵家   兵学   性质  
描述: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个部类书籍之后的类序和后代目录学家对书籍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代人是把兵书和诸子同类看待的。虽然诸子和兵家的形成吸收了“王官之学”的某些思想资料或文化元素,但直接说学派本身源自王官某职是不确切的。从历史的递进层次来看,第一阶段是有兵事而无兵学,第二阶段是有兵学而无兵家。从《兵书略》和《诸子略》对先秦同一作者的文献采用在不同类中进行“交叉著录”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到战国初才正式产生兵家。而且最早的兵家人物与法家人物常常是二位一体,其共同渊源则是在孔子身后分散各地的“别儒”。
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回族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定义   理论与方法   回族学   性质   "回儒对话"  
描述: "回族学"概念的提出至今多年,但对该学科性质的界定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却众说纷纭。本文从广义民族学角度,就回族学的性质、定义、研究范围、应当借鉴的理论、研究方法、回族学与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评中国现代若干理论创新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理论   创新方法   中国现代   性质   创造性转化  
描述: ”进而“化成天下”观的支配,在根本上具有“变器不变道”的性质,这就难以涉及“结构”和“性质”的创造性改变。在实践效果上,这一方面会造成虽然吸收很多“思想材料”但却不能“化成有机整体”的“理论拼凑”之
从《庙学典礼·丁酉诏令》看戊戌选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科举   诏令   庙学   历史意义   元代   知识人   性质  
描述: ,日人安部健夫《元朝的知识人与科举》1挑战此说,指出当时儒生是与僧道一起以宗教士的身份参加考试的,中选儒士除授议事官也未实行,因此,倾向否定戊戌选试科举性质。林元珠《元史·选举志译注之一》2更否定中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