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庄子》中的孔子
作者: 张真山人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子的时代,周游六国,遇到过荷條丈人、佝偻者、耕者等等,这些隐士对孔子没有曲语。而所有的儒家道家经典记载,孔子也始终不失孔子应有的儒家气象,孔子的气象是不自大,洗耳恭听。尽管有时主张不同,孔子仍然尊重教训他的人。但是弟子们往往不服气,孔子从没有不服,隐者们不是为了羞辱他,孔子的圣境就在于他的大、和。
孔子不算卦
作者: 鲍鹏山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得失   基本价值观   是非   良知   孔子   善恶   美丑  
描述: 孔子不算卦。其实孔子不算卦,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决定我们是否行动的,不应该是利害、得失、成败的判断,而是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而算卦,乃是对利害得失的判断,至于判断是非善恶美丑,需要的是我们的良知,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而与算卦无关。 比如说,当我们面临是否行动的抉择时,我们是听从是非善恶判断的良知,还是听从成败得失判断的算卦?极端地说,一件事,从是非善恶的良知角度言,我们必须做;但是,算卦的结果告诉我们,做,必对自己有害。
苏格拉底与孔子
作者: 许锡良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而且,这个差异至今仍然无法沟通。 中国的教育注重记忆与背诵,总感觉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与背诵出一些什么东西,那么教育就是空白的。因此,我们总是容易见到有形的东西。
孔子诛杀少正卯?
作者: 许锡良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事起的缘由 最早记载孔子杀少正卯一事的是在《荀子》一书中。文中写道:“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浪漫孔子
作者: 郭小琲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现实   孔子   理想追求   《论语》   浪漫  
描述: 孔子是浪漫的,只要你用心读《论语》,《论语》中就会走出一个浪漫的孔子。当然,这浪漫不是少男少女手中的玫瑰,而是超越现实满怀热情的理想追求。
老子和孔子
作者: 余秋雨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司马迁   孔子   学术界  
描述: 一 老子这个人太神秘了,连司马迁写到他的时候也是扑朔迷离,结果,对于他究竟比孔子大还是比孔子小,孔子到底有没有向他问过礼的问题,历来在学术界颇多争议。我的判断很明确,老子比孔子大,孔子极有可能向他问过礼。做出这种判断的学术程序很复杂,不便在一篇散文中详细推演。 记得曾经在美国休斯敦中央银行大礼堂里讲中国文化史,有一位华裔历史学家递纸条给我,说他看到有资料证明,老子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请我帮助他做一点解释。
“子见南子”的现代官司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山东省   历史地位   新文化   孔子   曲阜   林语堂   子见南子   孔祥熙   何思源  
描述: 门前演戏 《子见南子》的剧本,由林语堂创作于1928年,发表在鲁迅和郁达夫合编的《奔流》月刊1卷6期上。 主要情节是,孔子周游到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创办“男女同学”的“六艺
从儒学认识今人精神历史来由
作者: 张岂之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创新性发展   儒家学说   儒学   创造性转化   精神  
描述: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和对今人精神的深刻影响。
君子儒与小人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子游   子夏   张氏   荀况   无为   道德修养   君子  
描述: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初看此章,不禁要问:怎么"儒"还有"君子"、"小人"之分?能称得上"儒"的人,应该是具备了一定道德修养的,不至于还会是"小人"吧。其实,早期儒家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荀况就曾在著作中提到过。在《荀子·非十二子》篇中,荀子认为:"弟佗其冠,衶禅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跟道家学大气 跟佛家学静气 跟儒家学正气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气,所谓元气;中国人最重视的精神之一,也是气,所谓人活一口气。养气,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修养工夫。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大家,也无一不着力于养气工夫。主要养的气虽有差异,却都是根本之气,源头之气。养好这三气,静可守一心之妙,动可达天地之奥,行可成中正之道,乃成大人。 跟道家学大气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