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印象中国红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红   炎帝   太阳   尚红   颜色   炎黄子孙   婚礼   满月   红色  
描述: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介质。从美学的角度讲,人长期对某种颜色的偏好会转化成一种审美情趣;从哲学的角度讲,这种偏好会抽象到形而上来。这种形而上的审美情趣经反复强调,便成了一种君临其个体的意识形态。中国红就是这样一种颜色。她是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民族对日的膜拜、对火的皈依后燃烧起的精神的嬗变。
庄子的视野与心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河伯   齐物论   道家思想   庄子   视野   北海   客体   心境   艺术创作  
描述: 《庄子》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到了现当代,无论是严复引进西方自由平等概念,使自由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还是章太炎试图将儒、释、道融会贯通,都受到道家思想的深重影响。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流露出非常浓厚的庄子意境。包括汤用彤、蒙文通、冯友兰、金岳霖、宗白华、方东美等,都是具有道家情怀的学者。 大小之辩 通常都认为,《齐物论》是《庄子》中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但在讲《齐物论》之前,我想先讲讲《秋水》篇。 《秋水》篇中如此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说的是秋天下雨,黄河水高涨。从两岸及沙洲之间望去,连牛马都分辨不出来,形容河面浩荡宽阔。于是,河伯就认为天下的美、天下的壮观都是自己第一,无人可及。然而,当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他改变了自己欣然自喜的面容,转而“望洋兴叹”:如果不是见到大海,我就“见笑于大方之家”了。这时,北海若就对他讲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 中国有两大神话系统———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
向善也要会择善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母亲   至善   关键   三个原则   人性   孝顺   向善   孟子   社会规范   儒家  
描述: 做一件事,是善还是恶,标准何在?这是儒家的大问题。儒家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性向善,第二是择善固执,第三是止于至善。人生下来就有人性,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自己设法行善,就算老师不教,照样可能按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是第一步;最后一步止于至善,也容易,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目标;其实关键在中间,一生都要择善固执。
孔子为什么反而不倒?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孔子   礼乐   思想  
描述: 孔子的缺点太多、局限性太大,反他容易,打倒难。 自他从老子、子产、师襄、郯子、苌弘等一系列师友那里闻道得道起,他就跟师友们拉开了距离。因为师友们或者传统保守,或者投闲置散,或者在形格势禁中演完自己宿命般的人生剧本而已。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雄心勃勃,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孔子善用了当时天下的文化中心——鲁国保存下来的华夏经典,以及最先进的交流工具——文字,培育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人才团队——孔门贤达,准备建设他心中的王道乐土——大同社会。尽管文字在当时记录话语思维的有效性并不大,老人家唯一亲手动笔劳作的《春秋》被后人称之为“断烂朝报”,但鲁国文字的先进已经为天子和列国周知:有周公后人和史官们一代代的努力,到了孔子时代,文字开始了突变。孔子整理了古籍;集体智慧更在孔门弟子那里获得了历史的展开,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合力把孔子的话语记录下来,成为一时的典范。有效文字一经出现,由公卿至于列士、瞽者、史者、师者、瞍者、蒙者等保存下来的诗曲书赋,以及春秋战国时代新的文明思考、问题答案,开始了沉淀、积累,开始了数百年间的启蒙传播,自然地,那些无名的天才劳作假借黄帝、文王、周公外,就只有假借孔子才能闻名于世。直到汉朝,内经、易经、礼记等等口耳相传或个体原创的华夏典籍仍多要借助于孔子的盛名才能大行其道。 因此,孔子占了便宜,但这个便宜如果真要给某个人的话,也非他莫属。他是集大成者,是三代以来最大的贯穿天地人三才的王者,他被后人称为“素王”。 有效文字的出现是一件大事。文字本来有着“天雨粟鬼夜哭”的神奇力量,甲骨文一类备忘符号、钟鼎金石一类的训诫符号还不足以把人类的史前史照亮,人类在黑暗中多只能歌哭、谈话、对话,有效文字的出现使得言为心声、手写己口成为可能,使得个体的沉思、反思、写作……成为可能。在东方红亮的过程中,孔子的作用是最大的。故此宋儒们感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但在人生的事功方面,孔子失败了,他承认自己是丧家狗,他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据说,失怙造成的对父亲的想象,使得他一生的言行依傍于权力、依止于人主。但他的弟子比他更善于傍官傍商,甚至成为一流的官僚商贾。孔子没有自铸伟辞,他的话卑之无甚高论,多是给三代以来或周公以来的华夏普遍专制和等级专制装饰得更为温情,但这种人生的往返省思更值得听闻者珍惜。诸侯散落,政逮大夫,陪臣执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当时人都活得飘忽不安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们见证了跟老师一起的欢乐和充实。因此,孔子死后,他最杰出的弟子们在就业机会俯拾皆是时能够为他服丧三年,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商人兼当时第一流的外交专家子贡一人庐墓六年。这是有限时空中的无限把握,一种优雅高尚的信仰情怀。尽管孔子的思想在国际社会争霸逐鹿时不合时宜,但一旦六合扫定、海县清一,农耕时代的差序格局定型,他的仁道、恕道、君臣父子伦理等等思想就是王土王臣们尽忠尽孝或说人生展开的不二之选。 孔子是现实的,他从未像释迦牟尼一样为个体的生老病死忧患而寻求安身立命,未像苏格拉底一样去爱智慧,未像耶稣一样自傲“我的国不在这一世界”……但孔子也没有爱国情怀,他的梦不在春秋的鲁、齐、陈、卫,他的梦在周公、在三代以上,这个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念兹在兹的梦没有成就现实的大同,却无意中成全了当时文明面临革命前夕最稀缺的思想理论,这个梦想无意中成为“超越性突破”,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是,孔子参与的“轴心时代”建构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用马克思的话是,孔子等人的传统,梦魇般地压在活人的心头。 轴心时代的孔子何以噩梦般地纠缠活人的头脑?用现代理性的眼光解释,无非是社会的路径依赖、偶然性的先入为主等等,他是“箭垛式”的人物。但孔子万世长存,也自有其必然性,有其自身的努力。孔子确实是大禹、墨子之外华夏世界最早最勤奋的人物了。禹墨的勤劳为人周知,孔子的勤奋少有人道,他的勤奋一生堪称是最早把人一辈子都搞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是典范的一生。用后来儒生们总结的话说,他是履践的,他不仅心仪礼乐,他自己也活在礼乐世界里:他不仅表达真理,他本来就活在他表达的真理之中。他的爱在人世,而非爱于纯粹的自己或食色之欲,因此成就了最为美丽也最为现实的人类精神家园——一个文化中国,在他、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苟子、屈子等先秦巨子们的梦想中诞生,并经千百年来的学人、才子、士大夫们开疆拓土,成就了人类传承最丰富的庄严国土,成为东土大陆对峙政统、权力、金钱、宗族、迷信、商贾、农工……最有魅力的人生之道。孔子是这个文化中国最坚实的奠基者,是三代文明精神的传承者和集大成者。自孔子之后,一切权力、金钱、血亲可以兴勃亡忽,但文化中国越百世而不亡,贯穿千秋江山而始终。 尽管文化中国的开国之父不止于尼父一人,但只有孔子集中了当时华夏文明的资源优势。用现代的语言,他不仅拥有意识形态,还培育了干部队伍;他不仅有产品,还懂得市场营销;他不仅有价值理性,还有理性工具:他不仅提供了立国原则,还提供了外交哲学、家国天下的个人生存坐标……用广义工具论协同论和差异论的作者穆军的话来分析,孔子实得现代科学哲学的人生实践之大成。因此,无论来自外部的反对派如阳虎、叔孙武叔、齐景公,还是内部的反对派如墨子、庄子、楚狂,还是后来的李贽、五四巨子、毛泽东和文革小将……都不足以撼动这个国度以及它当之无愧的开国领袖。这是孔子反而不倒的秘密。 当然,反对孔子者有足够的理由。一旦他从边缘走进中心,走向神坛,他被政统利用,甚至被文化中国的执掌话语权者利用,他也就成为了管制和异化的工具,成了打人杀人的凶器。就是说,孔子是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的意识形态,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大同梦想,是地主阶级的外衣:却非个体心灵的自我完善,非人身成道的开放人格,非大同而异端的力量。无论是外部的文化如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还是内部的精神、心灵等无限丰富的探索,甚至革命转型、移民时代、陌生人社会……都有着孔子不可思议的不虚真实。孔子和孔子霸权有足够的弱点、缺点、局限、盲区、短板、罪错……供人们仇恨、逃避、造反。 但孔子反而不倒。孔子如佛陀、耶稣、老子一样,构成了我们人类已知行为和思维的边界。除非我们如庄子所说的往而不返、孤标傲世,如宗教家们所倡导的万法唯心、因名因信称义,或如科学主义所谓的独立远行、探索无极。对转型时代、移民时代的人类来说,没有孔子,他们确实也活出了新天新地、空前绝后、真实不虚。当王安石痛惜两汉以来的中国圣人多生于佛门中时,张方平说,因为儒门淡薄,收拾不住人才,所以江西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等一流的天才皆归释氏。大字不识的惠能大师说过,心生万法;五四诸巨子说过,打倒孔家店。这都是我们自家人欲因应时世安置心灵和性命的必由之路。反对孔子、打倒孔子、离开孔子,是我们文明从宗亲单位走向四海之内六合之外的必然过程,是我们文明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必然过程。 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反对孔子和返回到孔子那里去,都是人性和文明的真实。 如果现代科学哲学给现代文明提供的基础支持足够有效,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言,当人类的一体化状态日渐深入人心之际,孔子的思想、言行、人生将是我们人类社会最可观的个体榜样。我们人类社会确实活出了老子、庄子,活出了基督、佛陀,但我们也活出了孔子。迄今为止,未完成的现代化其实是人类的一体化,未完成的现代性其实是致广大以尽精微而未能返回的现代性,它的返回或完成将是对传统文化的包容或说有效归队,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反恩人生。在这方面,无论是偏重个体化的老子、苏格拉底,还是同样有教主气概的耶稣、佛陀,都不如孔子那样入世,那样生动。文明在动态的平衡中,在沉淀积累中,或者将在加入陌生、异端、怪力乱神等第六伦后,把孔子以来的天地君亲师伦理发扬光大。
追溯 杏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壹 如时间一样流逝不止的泗水至今还在不息地流逝。那个曾经站在泅水岸边咏叹“逝者如斯”的孔子,只用了四个字,便告诉了我们一切——过去的曾经流逝,现在的正在流逝,未来的必将流逝。流逝,是死是生,是进是退,是瞬是恒。逝者如斯才要只争朝夕,洞察了宿命更应该珍惜并把握住每一个正在流逝的瞬间,孔子于是在泅水的岸边建起了中国的第一座杏坛。 这座坐落在泗水旁的曲阜孔庙中的杏坛,也许是中国最为动人的景致了。它是路,无尽头地延续并日益宽广着中国历史的命脉。它又是一座使这条命脉始终沸腾着青春活力的熔炉,锻造着也拓展着天下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有了这座杏坛,原本只有官员与百姓的人世上,便多出了一群叫做“知识分子”的人们。当然,这座杏坛更是一种永不涸竭的源头,潺潺地,便洇湿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并使这种潮湿,氤氲成河流,湖泊,山峦,或森林。于是世界就热闹了,也有了味道。 孔子,从此也就成了中国人世世代代再也无法回避的存在与话题。但是,浩如烟海的关于孔子的论述,不仅淹没了孔子,也将历代读书人的心胸塞得满满的喘不过气来。 孔子也许是对中国产生过最大负面效应的人,但他又是一个蒙受着最大冤屈的人,因为中国最大的实用主义者——历代专制统治者——早将他涂抹得面目全非了。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在2500多年的风尘之下,保存住自己最根本的颜色,一如孔林前那些或断或折或枯或秃的古柏,虽已面目全非,却也要努力地、尊严地、谁也拦不住地吐着自己本来的新绿。 这根本的颜色,便是一位教师的风貌——一身布衣的教师的孔子,一个与泗水一样常流常新的年轻而又挺拔的教师的孔子,中国第一位教师的孔子。 我们已经无从确切地知晓孔子在中国设立第一座杏坛的初衷,但是一部影响了中国人精神和中国历史的《论语》,开篇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向我们透露出了他与他的众多学子在教与学中所经历的无比的欢乐了吗? 这种欢乐,是人生的一种崭新的欢乐,一种自从有了杏坛才有的教学相长的欢乐,也是一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主动认识并影响客观世界时的欢乐。 开始时的那个杏坛,肯定很小。或在孔子简陋的家里,或在泗水边的林中,师徒席地而坐,“礼乐射御书数”、“文行忠信”,传授与探讨便会自由自在的开始或结束。从小贫寒的孔子,领着一群无名的学生,在时代主流的面前,在威严庞大的国家以及国家的制度面前,悄然地立起一个独立的杏坛——中国第一所民办而又开拓民智的学校。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家庭贫富贵贱,都可以平等地、自由地进来学习。有了这座杏坛,从此,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被打破了,统治者对于文化与教育的垄断也被打破了。这是黑暗的时间里,突然亮起的一把伟大的启蒙的火炬,“劳力者”的百姓的子弟,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以解放、得以拓展、从而使沉睡的潜能得以恣意释放的道路。觉醒是独立的前提,独立又是自由的前提,当明亮的火炬,一把把在他们心头点亮的时候,他们才真正自觉地站立起来了[那充满着渴望与希望的眼睛,便也穿过黑暗,洞悉历史与未来。 这个在贫寒中奋发而起的孔子,也就从此在中国开辟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事业:教师。整体处于失学状态的中国“庶民”,首次有了上学的机会;曾经荒芜的灵魂,有了生机盎然的栖息与成长的家园:冷酷而血腥的中国历史、中,也就开始生长出人性的、温暖的情致。 贰 孔子之前,中国该有着2500多年的文明进化史了吧?他之后,转眼又是2500多年。他所筑起的那座杏坛,就耸立在这5000年的中间,烛前照后,熠熠地散发着人的风采、人的魅力、人的味道。“贫且贱”的身世,三岁丧父、十六七岁丧母而又一生坎坷的命运,都让他尝够了做人的艰辛,期待着做人的权力与尊严,更让他明白了立人的迫急。他也许不知道从动物到人的漫长历程,但他却要教育出一批真正的人,并从此为中国的百姓遗下接受教育、自掌命运的火种。 一个,两个,七十个,三干个。在那个“学在官府”、书为竹简的年代,教师的孔子能于这个筑于民间的杏坛之上,教育出三千有用之才,可说是一个振古烁今的奇迹。 孔子对学生子夏有这样的嘱咐:“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儒”?不能把儒业仅仅的当作一个做官前的训练,这是没出息的“小儒”的勾当。只有锻造起独立的人格,用充满理想、积极献身的人生态度和坚持真理、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心胸与胆量,去完美自己、改造世界,才是真正的“君子儒”。他无需忠于哪一个君主、哪一个地方、哪一个组织,他只忠于自己坚守的真理、自己追求的“道”;可以失去官位、财产、安宁,甚至生命,但是却不能须臾失去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追求与言论的自由。 这就是这座杏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既是孔子对于学生们的教导,也是一位作为教师的知识分子,对于一切似乎不可一世的当权者的独立的宣言。尽管历代专制统治者把孔子封为“圣人”、给了他一顶“阔得可怕的头衔”(鲁迅语)——“大成至圣文宣王”,把孔子供在圣坛、神坛上,为所欲为地加以利用,但是终究不能彻底掩藏作为教师孔子的在野本色。一个杏坛,便令世代知识分子有了与五花八门的专制统治者分庭抗礼的底气与力量。 但是,做官,也许是横亘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最难逾越的大山,大如孔子者也不能例外。 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国家,最为根本的也许就是有如土地一样的人民和这土地之上山岳一样的知识分子。当洪水淹没大地的时候,又总会有山岳来作中流石氐柱,立足于大地又捍卫着大地。毕竟是大哉孔子!这个热切地想入仕的孔子,又有着钢铁般的不容动摇的原则。这个原则便是我与你君王完全平等,是合作的关系,都以仁爱之心施仁爱之政,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漾溢着独立意志的孔子与无道的天下怎能不发生深刻而又剧烈的冲突呢?于是,热切谋官的孔子,便成了官本位中国里屡屡拒官辞官的知识分子。不与腐败的统治者合作,不与骄横的实权派为伍,他走得十分决绝。 一个残忍腐败的制度,是不能容忍伟大高尚的东西、更不能容许独立思索的头脑存在的。于是,庸俗与卑鄙,愚昧与丑恶,黑暗与残暴,便会因有“肥沃”的土壤和鼓励的“雨水”而疯长。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难了。 在这14年的流浪生涯里,与其说他是在谋取行道的高位、以向各国推销自己的主张,毋宁说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打造自己的杏坛——以饱尝苦难挫折的方式,以实践的方式,以亲历无道天下的方式,去教导、培养自己的学生。那辆吱吱嘎嘎总也不能安顿的牛车,不就是座流动的杏坛吗? 他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列国谋到高位大官的,也不用托关系也不用花银子。但是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谋取安乐,而是要为天下人谋取安乐。就为了追寻共同的理想,也为了磨砺自己的本事与德性,他们不惜共同经历了十四年的风风雨雨。 细细想来,这座杏坛也是对于孔子的一种解放呢。他从这里掂出了自己人生的重如泰山的价值,也从这里获得了自己生命里最长久也最真实的自由与欢乐。当他苦恼,当他失意,当他不容于天下的时候,这座杏坛和聚在杏坛周围的学生,不是让他获得着无穷无尽的前行的力量,也收获着发自灵魂深处的再生一样的喜悦吗7 有了这种快乐,有了这种自由,有了这种解放,教师的孔子才真正地无比强大起来,心胸与眼界也就拓展得更加辽阔高远起来。于是这辆吱吱嘎嘎的牛车,就有滋有味、信心十足地在中国大地上巡游开来。 叁 孔子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智者。即使在“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时候,也还保持着他生命的乐观与幽默,保持着对于国君、大臣和当世时事的批评。而这几乎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早说“不”的人,向着一个时代,向着一大片如狼似虎的国君,他坚定地、固执地说教着,批评着,说着“不”。 他不仅自己说,还要立起一个杏坛来,培养出一批批的学生来一起说。他教导自己的学生以“举一反三”的创造精神去对待学习,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拯救无道的天下,以“朝问道,夕死可矣”的献身精神去追求真理,以“当仁,不让于师”的悲悯精神去温暖这个世态炎凉的人间。 当鲁国受到齐国侵略的时候,这个因祖国的腐败无道而离国出走的孔子,迅即热血沸腾地激励自己的学生挺身而出,帮助祖国。他大声地问道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在老师的激励下,子路、子张、子石、子贡纷纷挺身而出,最后
专 题 《红楼梦》里的洁与浊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中国古典小说   无常   《红楼梦》     默契   话本   民间  
描述: 舒可 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之间总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个默契中包含的是人类最宝贵的财产,那就是“分享经验的能力”。从话本中分出的中国古典小说是讲故事的一门手艺,它来自民间,界面朴素,盘起道来也无非是世事无常、悟道参玄之类的措辞,不好做惊世骇俗、沉思翰藻之文。《红楼梦》开篇作者云:近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如彼裙钗。这样的“入话”只是用来做个熟人熟面的“得胜头回”,之后它却用精确细密的针脚编织起众多错综交织的人物类型,来测量生命世界难以探明的深意。 《红楼梦》如一张庞大的璇玑图,你可以像余英时那样找到“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两条经纬,可以像林语堂那样找到“飘逸与世故,闲适与谨饬,自在与拘束,放逸与守礼”的经纬,也可以找到儒与道,情与淫,真与幻,悲与喜,周到与冷漠,童贞赤子的痴与洞明世情的黠,大处的沉静与零碎的感动,等等等等,以及洁与浊。它的复杂难辨还不仅在其经纬细密,更在于被编织在这些经纬网中的所有的人与事。 《红楼梦》里宝钗劝诫宝玉一段,宝玉曾有一问:“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赤子之心心?”她答:“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有了这层意思,《红楼梦》的悲剧感就超越了悲悲切切的伤时骂世之旨或儿女情长闺阁昭传的羁绊,成为一个伟大的故事。现代生活方式使故事的传统衰落了,然而,今天我们依然愿意来重述《红楼梦》的故事,带着我们的骄傲和我们的忧伤。
孔子和他的敌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野心   敌人   讲学   谦恭   孔子   鲁哀公   教书育人   公元前  
描述: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 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抛却了政治迷思,开始安心于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平和的孔子,没有了政治野心,白天杏坛讲学,夜晚编撰史籍。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孔子,谦恭有礼,循循善诱。 正是这个孔子,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不但将官学从当政者手中解放出来,以私学传道于普通人,更是拉开了学术与政治的距离,让命运的禁锢转身演化为思想的自由。“在孔子之后,政治和思想分家了,学者的聪明才智不再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秉性去发挥独特的见解。”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最为夺目的“百家争鸣”时代,以此起航。大量的“士人”挣脱过往由封建关系确立的身份,转而成为游走四方的“无根阶层”,他们以弘道为己任,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不断开拓自我的活动空间。 这是一个告别孔子的历程,各路思想家以批判孔子的形式,重新完成了自我的定位。在孔子开拓的空间中,最终滋养和蕃息了儒家最早,也最有针对性的反对者。这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阶层的诞生史,儒、墨、道、名、法、农等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灿若星河。 然而,这一局面最终被秦的大一统所打破。公元前213年,李斯被秦始皇任命为丞相,至此走到了仕途的最高峰,同时也走到了他反儒道路的最高峰。 李斯师从于儒学大师苟子,却一步一步走向了法家的道路:他亲手杀害了同门师兄韩非,却又成了韩非思想最忠实的信徒:而他提出的“焚书”之议,则直接终结了儒家乃至诸子百家生存的土壤。 这一年,在咸阳宫的酒宴上,博士们借着酒兴发生了一场争论。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秦政府是否应当以历史为师,修正全面实行郡县的政策。秦始皇非常反感儒生们“借古非今”、“横议朝政”,便授意丞相李斯,将这个问题下到朝廷会议继续讨论。 李斯再一次扮演了韩非思想最忠实的执行者。在廷议的讨论中,李斯强调薄古厚今,进而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的建议,被秦始皇采纳,作为法令,颁布执行。 很显然,焚书令是完全针对当时一般知识分子批评法家路线而起。喜欢借古讽今的儒家当然首当其冲。焚书令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它借焚书完全禁绝了自由思想,彻底毁灭了“不治而议论”的士阶层,使整个先秦诸子思想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以“焚书”事件为标志,以思想钳制为实质,自春秋战国以来诞生的思想活跃、精神独立的士人阶层终致消亡。 秦亡以后,极个别尊随孔子的汉儒试图恢复儒生议政的传统,但是,无一例外都招来了杀身之祸。七十多年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然而,董仲舒所谓的儒学早已不是独立自由的先秦儒学,而是杂糅法家、阴阳家纲常名教。 当政治重新扼住思想的咽喉,知识人只能再度成为体制的附庸。汉代董仲舒将活泼的先秦儒学转变为政治服务的宫廷学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自此之后,“尊孔”离不开对政治的谄媚和膜拜,稍与政治疏离,即被视为异端。 晋之嵇康、明之李贽,都是以反孔的面貌出现,却在实质上一次次地向真实的孔子致敬。在那个浊浪滔天的时代,嵇康或许是最能领悟孔子的人。但历史就是这么诡异,最恪守礼教的人,却以“破坏礼教”的罪名,被送上了断头台。1602年5月7日,晚明的监狱里,李贽在自刎两天后,气绝身亡。一个被视为孔子敌人的“异端”,以最“孔子”的方式结束了其闻道求道的一生。这其中饱含了中国有独立品格知识人的斑斑血泪。 “五四”以来,新文化诸将高举反孔旗帜,试图将禁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旧传统全部击碎。在这疾风暴雨的文化狂飙之下,目标指向的并非细致的思想清算,而是国家落后源于政治落后,政治落后源于文化落后的矛盾纠结。旧有的传统文化要为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负责,孔子再一次承担起替罪羊的角色。 变乱纷扰之间,看似种种新思想处处开花,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假象,与旧政治纠结了两千年的知识人,转身又陷入新政治纷争的泥淖。尊孔与反孔的缠斗不仅未熄,反而时不时以各种极端的形式展现出来。一部漫长的“反孔”历史,既是中国知识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知识人的衰亡史。何时知识人能廓清自我的历史,真正认清自己的定位,“反孔”或“尊孔”才不会成为政治表演的玩偶剧,而成为思想碰撞的盛宴。
“寒”与中国古代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史记   贫困   典故   致死   中国古代文化   贫穷   魏国   齐国   出使  
描述: 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史记》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范睢,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受毒打几乎致死,被弃入厕所。
专题-路上的孔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鲁国国君的车队缓缓而来,前方仪仗已经到达谷口。谷口周边的农田里,一排排的黍子在夏天的清风里摇曳,高梁已经抽出了穗儿,齐鲁两国便要在这夹谷的高台上会盟。 鲁定公身旁,一个身材特别高大的人显得尤为突出。他哈着腰,两手当心,微向前倾,腰间那柄佩剑便显得格外突出,这个人便是孔丘。是年,他五十二岁,直到两年前,他才刚刚出仕。他以懂得当时现行的一切礼法而闻名于诸侯。 孔子短暂的仕途可谓极为顺利。鲁定公九年,他做了中都宰,一年之内,由中都宰升为小司空,接着便升至大司寇。而且他极得鲁国国君和实际掌权的季桓子的信任。 夹谷会盟,并非孔子和齐景公初次相见。鲁国内乱时,他曾经跑到齐国避乱。齐景公慕名向他问政,他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礼,各尽其事,国家秩序才能保证,才能上下一心。 公元前500年,他们又一次见面了。此时的国际形势对齐国有利。晋国因公卿作乱失掉了盟主之位,齐景公背晋争霸,郑国和卫国已与齐国结盟,齐、鲁和战不止,中原又陷入了战乱。此番两位国君会盟,孔子此次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孔子用他的礼和义折服了齐侯。两国即将盟誓,齐国人临时出花样,孔子随机应变,竟然让齐国归还了郓地、讙地、龟阳的土地。 这是孔子五十岁出仕之后,抑私家尊公室、推行礼乐之道的最佳时机。然而,孔子出仕之初,鲁国上下信任的格局很快被打破了。“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的反应十分淡然。从政这几年正逢知天命之年,他认为“命”是一种力量,知天命,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性和利用事物的规律性,以便在处理事务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接着是鲁国的春祭,孔子随行郊祭,季桓子没有给孔子送祭肉。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季氏心里动摇,开始疏远冷淡孔子。如今鲁国情势已无可作为,孔子决定带着一帮弟子离开鲁国,以五十五岁高龄出去闯荡,寻求可以施展抱负的机遇。 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礼具有约束性,不仅仅是在祭祀里国家大法的约束,而且是对人的行为也进行约束,从形式而走向道德理论规范,最终人们通过礼和乐,而达于道。 此时可谓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是复古,还是创新?孔子向往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时代”,但对同时代的人,尤其是对国家有关贡献的人,他也能持平而论。“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孔子赞扬管仲保护诸候小国、驱逐外族的功劳,但也严厉地批评他收取大量的市租,奢侈、越礼等行为。他并非想返回到文武周公时代,而是想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 一个理想主义者,必然会面对三种敌对势力:一种是反对他的人,一种是不理解他的人,一种是他自己深深的疲倦和失望。 孔子从离开鲁国到再次返回,前后达十四年之久。他和弟子们先后到过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流亡羁旅,他常常击磬遣怀。他以美玉自譬,怀抱理想,等待识货之人。闻磬音而知心事,卫国一位扛着草框的隐士,因此回应他说,没有知音,就独善其身好了。 显然,面对隐士们的的劝讽和质疑,孔子常常显得颇为矛盾。在去蔡国的途中,他曾经派子路向两个农夫长沮和桀溺问路。这两人一个说孔丘自然知道路在哪里,一个说与其辟人,不如辟世。孔子脸色怃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天下有道,他就不会汲汲于用世:正因世道太乱,他才不得不出来保护以往圣人们开创的文化,还要努力改变一切背道而驰的流俗。 明道然后行道,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的天职吗?然而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仕,还是不仕?这确实是春秋末世读书之人必然面对的选择。 他和弟子们首先不得不解决生计问题。终于,他获卫灵公召见。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卫灵公让孔子做什么职务,如今已不可考。孔子和弟子们如是方可长期客居卫国。 然而,麻烦接踵而至。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倾慕孔子的风度和学识,派人去见孔子。君夫人见外臣,不为失礼,孔子无法推辞,“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璎然。” 见南子给孔子造成了很不利的社会影响。憨直的子路挂在脸上,孔子不得不赌咒发誓。卫国大夫王孙贾则讽谏他何必借南子求仕,此时孔子可谓名满天下、无人重用,尚要面对谎言和冷箭。对卫国,他亦心存期望。当此之时,卫灵公年未及五十,精力充沛,国内南子弄权,太子蒯聩刺杀南子未遂,出奔宋国、晋国,正所谓父不父、子不子。 再次召见孔子,他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打胜仗。“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如是回答。卫灵公明白,孔子的意思,是要他首先讲求礼仪齐家治国。权力需要的是崇拜和奉迎。次日两人相见,卫灵公正和孔子说着话,天上有一只雁子飞过,他“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曾说过:“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面对卫灵公这样公然的失礼,他只感到深深的失望。在卫国他淹迟最久,如今已届启程之时。 他的旅程危机重重。过匡的时候,因为长得像阳虎,被匡人非法拘禁了五天。在陈国他和弟子们被困,断粮七天。孔子和弟子们被围困在旷野地带,饥寒交迫。这可谓是孔子游仕经历中最为险恶的一次。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引发子路和老师就君子和小人对待困境不同态度的讨论。 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们失散。孔子独自立于新郑东门外,等候弟子们。子贡寻问老师的踪迹。一个郑国人说,城门外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脖子像皋淘,肩膀像子产,但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的丧家之狗模样。对郑人这番描述和评价,孔子欣然笑纳,“然哉!然哉!” 不管心中如何渴望行道于天下,孔子亦得面对现实。周游列国的最后一站仍是卫国。此时卫灵公已死,他的孙子辄为国君,辄的父亲蒯聩则在晋国随时准备返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的话应验了。果然,父子对峙了十七年之后,兵戎相见,子路在这场父子之战中被剁咸肉酱。 在外面游历了十四年之后,孔子被季康子迎回了鲁国。对鲁国的政治生态完全失望的孔子,潜心于教学和整理典籍之中。从三十岁开始的教育事业,此时已经进入了收获期。“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是开始把古代贵族宗庙里的知识来变换成人类社会共享的学术事业之第一个。” 公元前479年初夏的一天,孔子离世。在他死后,弟子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造圣运动”。孔子成了一个比上古圣人尧、舜更伟大的“圣人”,史上第一厉害人物。孔子的一位学生有若,长相接近孔子,更把孔子比喻为兽中麒麟、鸟中凤凰。一千多年后的朱熹则把孔子抬到了一个迹近神的地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一个比孔子本人更伟大的“孔子”在他死后诞生了,他的学生们则纷纷进入政坛。从此,一个全新的阶层诞生了,这个阶层立志通过培养个人的美德和智慧为公众服务,出身高贵比不上道德高尚。 许多年后,一个受过“墨”刑的人,据说亦在孔门受过教,他自创教义,公开反对孔子。他的矛头直指孔子本人,“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 墨子“非儒”,主要是反对儒家礼、乐,认为这些事劳民伤财,譬如丧葬之礼,最为浪费,用在死人身上,不如用来奉养活人。墨子理想中的圣人是大禹那样的苦行者,“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不过,钱穆先生认为儒墨两派有共同的精神,“他们全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来批评和反对他们当时的贵族生活。儒家的精神比较温和,可说是反对贵族的右派;墨家较激烈,可说是左派。” 若干年后,儒家分舵之一法家的一位后起之秀将成为真正的“反对派的反对派”。他烦透了那些对朝政说三道四,在思想上制造麻烦的愚儒,他提议:“有敢偶语诗书者弃世,以古非今者族。”
小人物大命运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浙江绍兴   福清   辞官   小人物   慈禧太后  
描述: 姜钦峰 清光绪二十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朝廷开设恩科乡试,以示普天同庆。浙江绍兴有个秀才叫周用吉,连考了几次都未中举,屡试不第,也愁坏了父亲周福清。周福清是同治十年进士,这年因为母亲去世,正辞官在家,为母守孝。 眼看大考在即,周福清又为儿子的前途担忧,忽然得知此次的主考官是殷如璋,不禁眼前一亮,心想天赐良机。两人是同年进士,而且私交很好,周福清打算去找殷如璋帮忙,无论如何也要让儿子周用吉中举。晚清官场贪腐成风,科场也非净土,这是公开的秘密。消息传出,又有五名秀才找到周福清,想通过他的关系去行贿主考官,并表示愿意出钱,周福清答应了。 主考官殷如璋从北京出发,取道运河南下,会在苏州稍作停留。周福清得知消息,立即带上仆人陶阿顺赶往苏州,提前等候殷如璋。周福清写了一封亲笔信,信封内还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行贿考生的姓名,以及事先定好的关节。 所谓“关节”,就是在试卷上做暗号。自隋炀帝开设科举以来,各种作弊行为就如影随行,手段五花八门,夹带、替考、串通考官,无所不用,甚至还有飞鸽传书,用信鸽将答案传入考场。为了杜绝层出不穷的科场舞弊,到了北宋真宗时,推出了糊名和誊录制度。考生的姓名籍贯都必须装订保密,与现在的高考类似,除此之外,还规定考生用黑笔答卷,称为“墨卷”,然后由专门的誊录人员用红笔抄录一份,称为“朱卷”。阅卷考官看到的只能是朱卷,因此无法通过笔迹认出考生。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这种猫鼠游戏从未停止,舞弊行为依然防不胜防,最隐秘的手段,就是定关节。考生事先与考官串通好,在答卷上留下特殊的文字记号,譬如第一段以“夫”开头,第二段以“也”结尾,考官阅卷时便有迹可寻。有一位考生与考官暗通关节,考官让他在八股文破题中连用四个“一”字。此人依计而行,破题中写道:“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一诫之焉。”发榜时,果然高中。 此法的确高明,天知地知,几乎无据可查。周福清为官多年,深谙此道,他让仆人陶阿顺带着信去拜见殷如璋。清政府规定,考官在赴任途中不准会见亲友,以防止营私舞弊。陶阿顺是个老实人,向来行事稳重,周福清对他很放心。当时,殷如璋正在船舱内与副主考谈话,看到陶阿顺送来厚厚的信封,已心知肚明,但不便当着旁人的面拆看,于是装着若无其事,让他先把信封放下,出去等候。 陶阿顺站在岸上,等了半天,却不见下文,不由得心急如焚。他心想,糟糕,万一这个殷大人收了钱不认帐就麻烦了,一万两银票啊!如果稍有差错,回去怎么交差呢?那时不像现在,还能打个电话提醒一下,他站在岸上,离船又挺远,最后实在急得没办法,只好对着官船大喊了一嗓子:“殷大人,信封里面还有一万两银票呢!” 船舱内听得清清楚楚,殷如璋吓得面如土色,为求自保,只好公事公办,当即命人将陶阿顺拿下。陶阿顺只是个小小的仆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哪能想到,他这一嗓子喊出来,要让多少人人头落地}而他更无法料到,此举会让他在中国科举史上留名,虽然并不光彩。 事已败露,朝廷震怒,严令查办,周福清无处可逃,只好投案自首。周家不得不变卖家产,上下打点,四处活动,家财散尽,总算保住了性命。周福清被判“斩监候”,死刑缓期执行,入狱八年后释放。周福清的儿子周用吉,在案发后两年病故,周家迅速衰败。 这就是晚清的周福清科场贿考案。在中国科举史上众多舞弊案中,这不过是个小小的片断,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有谁还会记起那个冒失的仆人陶阿顺呢?但历史往往充满诡异,因为陶阿顺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无一人能够逃避。其中就包括周福清的孙子,也就是周用吉的儿子——周树人,即我们熟知的鲁迅。 这一年,鲁迅才十二岁。玲珑少年,还没来得及编织未来,却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悲欢起落,少年丧父,亲眼目睹家族由盛而衰,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世态炎凉。繁华旧梦,已成过眼云烟,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一颗年少的心灵,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冲击,世人已无法揣测。 鲁迅在后来的文章中,几乎从未正面提起此事,只有几次偶尔流露。他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片言只语中,我们还能依稀感受到先生内心的苦痛。 人生无常,世事总是很难预料。一百多年后,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来探寻这段往事,依然唏嘘不已。陶阿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与一代文豪鲁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然不能说是陶阿顺成就了鲁迅,但假如没有他那一嗓子,中国近代会不会少一个文豪,就不得而知了。 周海婴忆鲁迅 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被誉为“民族魂”,但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世上最慈祥的人,他集“大仁”和“悲悯”于一身,对家人付出千百倍的爱。为了纪念父母,周海婴出版了一本《鲁迅家庭大相簿》,书中收录了很多鲁迅从没有公布过的照片。周海婴说,通过这些照片,大家可以了解到父亲和家人间的亲密关系。 说起鲁迅,大家往往会把他和“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一个硬汉的形象画上等号,对此,周海婴说,“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母亲、叔叔,甚至于和我父亲见过面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没有看见过我父亲生气的样子,更不要说什么拍案、横眉冷对。由于受当时的环境影响,父亲见的人比较少,所以大家都是从字里行间去推论他的性格。其实现实中他如果和人家谈不拢,往往就不讲了,不和别人多讲,最多到这一步为止。”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