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林希逸以儒解庄及其原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儒解庄   林希逸   《庄子口义》   历史语境  
描述: 林希逸是南宋庄学家 ,著有《庄子口义》十卷 ,此书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由于历史环境、思想学术背景的变化 ,因而他解庄采取了与郭象、成玄英完全不同的解释视域与解释策略 ,使《庄子口义》呈现出独具的特色与魅力 ,他也继郭象、成玄英之后成为《庄子》阐释史上的又一重镇。林希逸开创了《庄子》阐释史上“以儒解庄”的传统 ,南宋特殊的历史语境与他正宗的儒家学术渊源以及理学家的身份 ,都促使他从儒家角度解释《庄子》。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儒非孔   《新青年》   历史语境   陈独秀  
描述: 《新青年》杂志中的陈独秀 ,是“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之一 ,其反儒非孔的言论主要针对“儒者三纲” ,反复辟固共和、新人格求适存是其基本指归。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陈独秀反儒非孔犹显激烈。由此引发的争议持续至今。今天重新讨论这一问题 ,仍应强调“历史语境”
五四新文化运动喊错口号批错对象了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与科学   历史语境   中国问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社会   “五四”启蒙运动   90年代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  
描述: 从9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撰文指出,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儒表法里”的根本性结构,“五四”启蒙运动“批儒不批法”的选择并未抓住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文明发展和文化近代化过程的误解,这一情势甚至与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存在逻辑关联。但是,若想真正理解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的缘由,就必须重返民
鲁迅对庄子的拒绝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导向   《庄子》   文化立场   历史语境   鲁迅   五四时期   中国现代  
描述: 从鲁迅对待庄子的态度,我们不仅可以考察现代性与传统对立交织的一面,还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者面对传统时所选择的不同的文化立场,以及这些立场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坛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讨论“传统”与“现代性”时,把它们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就会发现五四及五四后的几十年间,作家、诗人、学人在对待儒与道采取很不同的文化立场,并以此服务于自己的政治倾向与社会导向。比如在对待《庄子》时,鲁迅一直采取拒绝的态度,而郭沫若则是早期热爱庄子,晚期却贬斥庄子,这都与他们强烈的政治态度相关。如果说孔夫子是中国“最可怜的人”,那么庄子又何尝不是?①他何尝就能摆脱被“揉捏”的命运?现代语境对传统文化的实用态度,或排斥、或批判、或接受、或继承、或误读,或揉捏等等的“再创造”方式,说明所谓的“启蒙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庞杂的精神现象,绝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此,尼采和福柯的“谱系学”对我们梳理庄子在现代中国启蒙话语中的命运会很有帮助。尼采的“谱系学”认为西方主流传统中的理性、知识、主体和进步并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必然存在,而是各个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受到尼采的谱系学方法的影响,福柯对现代理性及其规范提出质疑,用“考古学方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