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不忍人之心”到“发明本心”——儒学由“民”到“人”的变化
作者: 冯群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明本心   孟子   陆九渊   民本思想  
描述: 由抽象的"天"、"上帝"到实际的个"人"的转变,肯定个人、关注个人是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先声。这样的思想轨迹,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上也能找出类似的经历,这与陆王心学的创立并且发展孟子学说中的"内圣"思想密切相关。
试论陆九渊的儒释道三教会通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明本心   心即理   三教合一   道外无事  
描述: 陆九渊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构建一个可以与佛道相抗街的理论体系.在佛道盛行而儒学式微的背景下,陆九渊不可避免地要与禅师道士交往.陆九渊与佛道交往为其思想的形成储藏了丰富的营养,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资料.陆九渊对佛道的利用与吸收是全面性的,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及修养方法等方面.陆九渊站在维护三教"所均有者"与承续孟子道统的立场上,主张三教会通,吸收佛道的思想,以"道外无事"的本体论、"心即理"的心性观及"发明本心"的修养方法为纲要建立了融通儒释道三教的心学体系,成为儒家主张三教可以合一的第一人.
象山哲学的诗化境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九渊集   发明本心   二程集   先立乎其大   离法   万法   价值取向   无所得   心与物   吾心  
描述: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由儒、道、释三者彼此激励、交融而共同构成的。虽然儒、道、释三家各有各的价值取向,但是,相对于西方古典主客二分的哲学形态而言,它们都主张心与物、人与天的融合。儒家追求的是礼乐诗书、天生人成的人格境界;道家哲学追求的是对"性命之情"的归真返璞;而禅宗追求的则是由小乘、中乘、大乘、直到"万法尽通、万行具备、一切元杂、但离法相、作无所得"的"最上乘"②。究其实,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哲学。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