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议边疆跨国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中越瑶族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中越瑶族  
描述: 跨国民族是现代政治国家的产物,处理好国内边疆跨国民族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边疆安全稳定与国内的民族团结。中越边界的瑶族一直和平相处,虽偶有纷争,也只是族群交往中出现的正常冲突,并未演化成破坏边疆稳定的事件。中国边疆的瑶族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这与在此交汇传播的儒释道文化是分不开的。在鼓励瑶族继续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的同时,也应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边疆发展。
康熙时期庐山的文化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国家认同   庐山   康熙时期   文化遗产  
描述: 康熙时期为了建构国家认同,在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推崇程朱理学。江西督抚大员及地方官绅秉承康熙旨意,在九江庐山区域掀起了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热潮。白鹿洞书院的兴复与紫阳祠的创建、秀峰寺的扩建与"僧名儒行"的寺僧超渊、木瓜洞的崛起与"亦儒亦道"的洞主石和阳,集中体现了满清王朝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策略。考察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深化对庐山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
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清朝   多元一体   治统   崇儒重道  
描述: 研究清代国家,应当回归国家存在的政治原理,即国家为了将统治长期维持下去,采取各种办法取得政治合法性,得到人民的认同,并将人民的被动认同转化为主动认同。清朝的治统定位于接续明朝、延续历代皇帝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通过对儒家的文化认同,赢得汉人的好感,换取汉人服从清朝统治,实现国家认同,崇儒重道、移风易俗即其表现;清朝的正统观,特别是历代帝王庙确立的正统观念,其实包含或者说孕育着新的多民族国家观念,也隐含着重新解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
经筵制度与清朝的儒化、汉化及文化认同
作者: 姜海军   来源: “10-19世纪中国制度变迁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朝   国家认同   经筵制度   文化认同   儒化汉化  
描述: 清朝入关之前,就已经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颇为重视。入关之后,他们为了有效地控制中国地区,主动认同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积极推行自身的儒化、汉化,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其中,经筵制度的设立,也是清朝主动儒化、汉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个制度的设立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以皇帝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阶层对儒学、汉文化的高度认同:清朝诸帝在经筵讲习的影响下,不但将程朱理学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更是根据当时朝野、官私文化的发展现实,建构了汉宋兼采的清学体系,由此赢得了汉族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更为主要的是,深受经筵制度的影响的清朝诸帝及统治阶层,他们注重"以德修身"、"以儒治国",借助科举制度、风俗教化、学校教育等诸多形式实现了对社会政治的全面儒化、汉化,由此确立较之前蒙元儒化、汉化程度更深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而这极大地扩大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及其文明影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