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融通儒道,重铸“中和”——论魏晋玄学对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诸子   有无   玄学  
描述: 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和"由哲学范畴转化为具有包容性与生成性的审美范式,与魏晋玄学对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密不可分。这种改造包含美学本体论与审美实践论(主要是音乐实践论)两个层面。在本体论层面,正始玄学家夏侯玄、何晏、王弼等倾向于把道家思想归为"无论",而把原属于道的"有"部分地转嫁给儒家,使"老"学之"道"一定程度上同质于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到了中朝名士向秀、郭象那里,通过解"庄",把道家的思想归结为特殊的"有",强调"自己而然"的内在自足性,从而消解了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伦理内涵。在实践论层面,阮籍"融道入儒",嵇康"以道驳儒",在不同向度上拓展了"中和"审美范畴的内涵。
从「礼玄对举」到本体论理解:论唐、牟二先生对王弼易学之诠解所呈显的哲学史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秦两汉学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各正性命   本体   有无     乾元  
描述: 关於王粥注《易> '历来评价不一,或谓之援老入《易》、祖尚虚无,或谓之费氏家 法,简当而无浮义。取王粥〈周易〉注而观之,礼法仁义、无为谦让相阔论述兼而有之, 形式上可说兼采儒道二家。从学术源流而言,儒、道的区别应在於「礼」的态度,儒家 维护礼乐而道家否定礼乐。然此一界限自汉世已逐渐模糊, 王粥《易〉注兼收礼玄, 可 谓此风之承绩。也因此,从形式上的词语判定王粥易学玄学化与否,恐成仁智之见而不 易有定论。 玄者,元也,本体也,故而玄学即本体之学。唐、牟二先生不约而同对王粥易学与 老学的纠葛皆有相关剖析,也都从本体论的角度切入;就哲学论哲学,判别〈易〉、《老》 之相异处,可谓切中肯繁。二位先生对於王粥《周易〉注的诠解及评价攸关对〈老子〉 的理解,因老学观点之歧异连带对王粥易学态度亦颇异其趣。牟先生对王粥《老子〉注 语多赞赏而对其《周易》注语多指责;唐先生则反是,对王粥《老子》注颇不苟同,而 对《周易〉注则多赞其哲学意境。但无论如何,二位先生所述王粥易学中的玄理,已不 仅是「礼玄对举」之玄义,而是本体论的哲学意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