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先秦儒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者: 马卫东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文化   地域文化   鲁文化   齐文化   儒学  
描述: 地域文化对先秦儒学影响深刻。儒学由鲁文化孕育生成,鲁文化的尚俭朴、重亲孝、崇礼义,赋予了邹鲁儒学尊周崇礼、贵仁重孝、重人轻神等特色。齐文化的尚变革、务功利、贵兼容、尚智谋、好神异,赋予了齐地儒学兼容汇通、通权达变并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特色。晋文化的戎夏相融、整军尚武、尚法贵势,使以子夏、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具有“重法”的思想倾向。先秦儒学从鲁文化、齐文化、晋文化等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大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
儒、道、释:三种相异而互补的自然生态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佛教   生态   儒家  
描述: 儒、道和佛分别形成的自然生态观,恰好构成一种相异而互补的格局:就有机世界整体的具体关联方式而言,儒家依靠伦理学上的“亲亲仁民而爱物”,道家立足于宇宙论角度的“道通为一”,佛教则基于宗教学上的“缘起”理论和佛性观。就“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而言,人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最高,相比于其他物种“最为天下贵”,在道家思想中则与其他物种完全平等,不具有任何优越性,在佛教思想中最为低下,人的肉身已不具现实价值。就具体的生态实践而言,儒家从“贵人贱物”的角度出发,主张有节制的利用自然,道家立足于“道法自然”的宗旨,要求完全无为的纯任自然,佛教则出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对“业报轮回”的敬畏,主张积极的保护自然。
理想的现实偏转——《淮南子》论“法”的内在矛盾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法家   儒家   《淮南子》  
描述: 《淮南子》对"法"的论述,依违于法家、道家和儒家思想之间,呈现出似法非法、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特征。就"法"存在的合理性而言,《淮南子》认同法家的理解,但又从道家理论中寻找更高尚的理论动机,在现实政治中发生儒家式的偏转;就"法"的社会功能而言,《淮南子》同样有对法家的承续,同时又有对道家之"道"的歪曲,并蕴涵有向儒家转换的潜在逻辑。
论三教关系模式及其对“文明对话”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关系   文明对话   “冲突——并立——融合”  
描述: 儒佛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个主要的学说思想派别,它们的关系模式可以概括为"冲突——并立——融合"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早期以接触、辨难为主题,中期以"三教合一"为主题,后期以相互融合为主题。这种以融合、共存为主要方向的文化交流模式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绝无仅有,对于当今世界的"文明对话"思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浅论杜甫叙事诗中的儒家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诗   杜甫   儒家精神  
描述: 唐代是个尊儒的社会,杜甫的家庭世代信奉儒学,受其影响,儒家精神成为杜甫一生的主导思想。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叙事诗与他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中年时的仕途失意,晚年时的漂泊不定相联系,其中所蕴涵的忠君爱国、伤时哀民、仁爱精神无不体现出他的儒家本色。他用一生的实践和行为丰富了儒家的内涵,时刻心系祖国和人民,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当之无愧的"诗圣"!
融通儒道,重铸“中和”——论魏晋玄学对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诸子   有无   玄学  
描述: 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和"由哲学范畴转化为具有包容性与生成性的审美范式,与魏晋玄学对诸子"中和"观念的改造密不可分。这种改造包含美学本体论与审美实践论(主要是音乐实践论)两个层面。在本体论层面,正始玄学家夏侯玄、何晏、王弼等倾向于把道家思想归为"无论",而把原属于道的"有"部分地转嫁给儒家,使"老"学之"道"一定程度上同质于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到了中朝名士向秀、郭象那里,通过解"庄",把道家的思想归结为特殊的"有",强调"自己而然"的内在自足性,从而消解了先秦诸子"中和"观念的伦理内涵。在实践论层面,阮籍"融道入儒",嵇康"以道驳儒",在不同向度上拓展了"中和"审美范畴的内涵。
元上都扈从诗与上都多元宗教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宗教文化   扈从诗   元上都  
描述: 元上都扈从诗是研究上都及元代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游牧经济、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萨满教信仰,决定了元代多元宗教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加上元代统治者为拉拢各地宗教势力而采取的多元宗教文化并重的宗教政策,使得儒、释、道三教在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与蒙古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浅论王维诗歌的意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禅趣   诗中有画  
描述: 作为盛唐有代表性的山水诗人,王维创作诗歌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是"诗中有画"的绘画美:诗人用画家的眼光和手法从色彩、布局、动态及音乐等方面的美学角度创作诗歌;作为"诗佛",诗人创造出了充满禅趣的清幽意境:诗人用宗教的审美理想审视自然创作诗歌,以禅入诗,使诗歌具有丰富的禅宗意蕴;在与孟浩然诗歌的比较中,突显王维诗歌是儒释道的融合,是无我之境,有画之诗。因此,王维的诗歌艺术魅力在盛唐诗歌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从文人创作心态看田园与农村的对立统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创作心态   对立   统一   农村  
描述: 田园诗是历代文人关注的重要题材,“田园”一词也几乎成为文人精神家园的代称。在此意义上,诗歌中的“农村”作为现实苦难世界的代表与其拉开很大距离。然而有关农村题材的诗词,却多贯以“田园诗”的统称,这显然不太合适。从文人创作心态入手,探讨田园与农村作为不同取材范畴的内涵及关系,有利于阐释二者在诗歌世界中对立与统一的原因。其“对立”,主要源自文人因寻求精神归属而忽视了真实的农村;其“统一”,在于文人历来自觉的美刺心态与人文关怀。而儒释道作为思想资源,也有利于文人创作心态的调和,和田园与农村在诗世界中的统一。实际上,诗歌世界中的田园与农村,看似矛盾实则不可分割。只是由于文人的不同创作心态与选材视角,使它们分别成为中国文人永远的精神归宿与现实关怀。
“礼”“器”之辨:儒墨乐论思想评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论   乐器   墨家   礼乐   儒家  
描述: 周公礼乐思想为儒家乐论思想之渊源,两者内里相通,乐之动人,虽可悦耳,更能风心导礼,此为乐与礼相结合之内在逻辑。墨子因非儒而非乐,在其非乐的逻辑中,省却了乐动人心的关键环节,因此,乐在墨子的眼里就变成了只是能发出金石之音的乐器,乐器的制作、演奏、欣赏都是劳民伤财,与民夺利的,这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逻辑。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古乐几近消弭,新声泉涌叠出的背景下,儒家倡乐、墨家非乐显然都没能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文化特征,因此他们理想化的治世方略自然也不能起到救时补弊的实际效果。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