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伤寒论》方每服汤量调整中体现的儒家中和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伤寒论   每服汤量   儒家  
描述: 儒家通过“礼”对“义”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表现,来体现“仁”,其中的“义”又有中和的意思。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也影响到东汉末年
论先秦儒家中和文艺观及其诗学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文与质   礼乐   诗学张力  
描述: 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先秦儒家继承三代以来的礼乐文明并加以损益,提出了复礼的社会价值理想。与此同时,儒家中和的思想观念开始以文化审美的形式被确立,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艺术美学的重要原则。由此围绕着中和观所形成的文艺核心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古代诗学发展进程中的强大张力。
李道纯中和思想及其道德实践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中和   三教   李道纯  
描述: 元初著名道士李道纯秉持三教一理,是道儒佛三教思想合流发展的代表之一,他以中和思想贯穿整个道德实践理论基础。在其独有的“中派内丹”道德实践里以“中”解“玄关”,转向具体人的内在性命的实修实炼,对后世
浅析“哀而不伤”:儒家中和的审美原则对中国古代文人悼亡诗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而不伤   中和   悼亡诗   影响  
描述: “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多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中国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的,而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
弘扬儒家中和思想精华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和谐社会    
描述: 儒家中和思想是真善美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世界观、矛盾观,体现了其现实的社会政治和伦理观,体现了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及其人生与社会理想境界。弘扬儒家中和思想精华,对于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国家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颜真卿“中和”书学思想成因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家名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学思想   中和   颜真卿  
描述: 享誉盛唐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真草兼通,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后的又一座丰碑,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和”书学思想。究其原因,颜真卿不但有着深邃曲折的书学渊源,还经历过浩然豁达的政治人生,并且深受儒、佛
儒家“中和”思想的内在特质及其美学表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时中   艺术批评  
描述: 中和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既构成了儒家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又影响到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价值所在
一体圆融,和合无碍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谱》   中和   知行工夫本体   动静  
描述: 大儒刘蕺山所撰的《人谱》创构了“即~即~”哲学思维,打破了先儒工夫进路的“二分”预设。《人谱》中所开显的“即存养即省察,动静一几”、“即隐微即显发,中和一性”、“即知即改,知行一体”、“即本体即工夫
儒家中和思想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庄中正   中和   和而不同   时中  
描述: 儒学的中和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修养观,又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追求宇宙的和谐,倡导兼容与博大,倡导遵守社会法度与道德,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不偏激是中和思想的核心。中和思想的人格修养观充满了做人要端正无私、奋发刚毅的精神,有助于现代人性完善。
中和: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美学范畴   现代   古典  
描述: 和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和范畴研究开始活跃,研究者多将其作为儒家理论进行论述,出现中西比较研究视角,即将中和与古希腊和谐思想作平行比较;90年代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角度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