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于数据挖掘的《儒门事亲》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脾胃   儒门事亲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描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从正《儒门事亲》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儒门事亲》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206首,涉及中药210种。利用Excel软件建立《儒门事亲》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次≥20的中药依次为甘草、大黄、当归、生姜、牵牛、人参、川芎、白术、黄芩、滑石、茯苓、陈皮;经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关联规则31组;经过聚类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9对。结论:结果显示张从正无论是在药物使用频率还是方剂配伍中,都重视脾胃学说,善用补益脾胃之品。
论《伤寒论》方每服汤量调整中体现的儒家中和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和   伤寒论   每服汤量   儒家  
描述: 儒家通过“礼”对“义”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表现,来体现“仁”,其中的“义”又有中和的意思。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也影响到东汉末年生活的张仲景,如《伤寒论·序》中提到了“孔子云”等词,而“中和”思想更在《伤寒论》方剂的每服汤量中体现出来。通过调整其中差异来表现维持胃气受纳正常,达至人身气机通畅之和谐。儒家的“义”与《伤寒论》的每服汤量调整,两者皆是为求恰当好处,皆能体现对中和的追求。
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医“治未病”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治未病   中医    
描述: 中国文化儒道二家之学为两大主流,直至后汉佛法陆续输入,儒道佛文化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了智慧与养料。中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的养生学术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纵向的陈述和横向的比较,梳理博采儒道佛众家之精的中医"治未病"文化价值,进而让更多的年轻学者认识到实欲医者兼修文化,自能于医学登峰造极之理,从而传承、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复兴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文化的多元行善价值及其动力范型探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善价值   中医文化   儒佛会通   医患关系  
描述: 中国医学历来将"行医"称为"仁术","行医"与"行善"实为"文化同域性"作为。中医文化是思行合一的生命学问,在实践层面注重患者的身心调息与生命关怀,彰显着慷慨面对他人并超乎"沟通"的对等型态,其演进动力在于儒佛汇融的照会,既含摄儒家泛爱众而亲仁的恻隐之心,又胸怀佛家慈悲悯人的善心情怀,中医文化不单是医学知识与客体对象相符应的单一价值向度,而是医者之心用智者之虑对患者之诉实施的全方位照护。
“仁”学思想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乐正骨     医德   和谐关系  
描述: 医者,仁术也;医者,父母心。医与“仁”相通,是儒性的仁爱,佛性的慈悲。平乐正骨从形成,到发展、繁荣壮大,与其继承并发展“仁”学思想密不可分。以“仁”学思想为基础,探讨平乐正骨发生、发展的哲学渊源,有助于对平乐正骨的认识,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人合一”观在中医释梦心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心理学   中医   释梦   临床  
描述: 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将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智慧应用于现代临床心理的诊治。将现代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儒释道文化以及中医文化智慧结合,在临床释梦心理诊疗中疗效显著。人与自然界是一体的。人的内部世界像自然界天地宇宙一样上下交通,浑然一体。人的心理是对自然外物的镜映,梦是心之镜映的碎片。从一个典型梦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到梦中天地人三才的病理关系,以及基于调整三者关系的心理康复之路。
基于道家内丹学说阐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理论内涵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年   元神   长寿   识神   内丹   养生  
描述: 道家主张“虚净、无为”,其从自然和人关系本质,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内涵。心主神明,不仅是为朴素的医学概论。其所引申的外延,涉及着更深层次的生命结构问题。在道家“养心”探讨上,存在很多理论,值得传统医学反思与推敲。从内丹学角度,厘清“元神”与“识神”的区别,将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详实的分析。对现代身心疾病康复学,存在很大的启示性的指导意义。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医,各家理论,皆铺陈了对应概念,此是探析“防治未病”的前沿区域。
新安医学的成就与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医   成就与贡献   理论学说   文献   世医   新安医学   学术交流  
描述: 新安医学发源于南宋理学家朱熹桑梓之邦,宋代以降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安学子由儒入医,改善了医界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而且从业家族代代相传,形成新安世医学术传承链。800余位医家,800余部著作,"在以地区命名的中医学派中,堪称首富",创下了许多中医学之最。新安医学学术兴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创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中医学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安医家随徽商足迹寓居各地,明代徐春甫在北京组织发起了我国最早的学会组织和科技团体"宅仁医会"。新安医籍大量东传,一直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儒医辈出、世医不绝,文献宏富、名著林立,创新发明、学说纷呈,交流传播、影响深远,均是新安医学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新安医学的主要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学文化   统一与结合   继承创新   儒道佛   世医学术链   时空新安   学术新安   新安医学  
描述: 新安医学的特色,总体体现在6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一是理论创新活跃,注释经典也多发明,启蒙普及不忘创新,继承与创新有机统合;二是秉持徽学和谐传统,滋阴温补、伤寒温病虽学派林立,但求同包容,学说纷呈与交流融合有机统合;三是世医代代因袭,实际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家族链与学术链融合交织、有机统合;四是徽域儒道佛并兴,医而好儒但不排斥佛道,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有机统合;五是根植于本土历史地理时空而又不断向外辐射,融入中医药学大循环而又植入"新安学术"基因于其中,"时空新安"与"学术新安"有机统合;六是生发于徽文化的沃土,硬实力与软实力一体两翼,医学科学与徽学文化有机统合,以满足群众医疗养生和精神文化的双向需求。
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见痰休治痰”理论的临床经验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朱良春   治痰经验  
描述: 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中医"见痰休治痰"理论治疗痰证有其独到的见解。文章从朱师应用健脾利湿、搜风通络、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通腑泄热、补益肝肾、儒养经脉等法则,治疗顽痹、咳喘、失眠、癫痫、肌痿等病入手,阐述其对"见痰休治痰"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对其善用的"对药"、虫类药及其自拟的"加减顺气导痰汤"、"甘麦芪仙磁石汤"、"蜘蜂丸"等经验方的灵活应用作了具体阐述,对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中医临床均有一定的意义,发人深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