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羌族夬儒节:神性的节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羌族夬儒节:神性的节日
浅析云南少数民族儒学家的民族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文化   少数民族儒学家   云南  
描述: 云南少数民族儒学家民族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国家认同意识"、"‘无间华夷’的民族平等意识"、"‘用夏变夷’的文化认同意识"这三部分内容。在接受儒家传统民族思想的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儒学家又能
《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开栏弁言 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诗学   教育体制   民族   中国文学史研究   人文科学   学科分类体系   本位   京师大学堂  
描述: 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张百熙主持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主张大学堂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科;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4日),《奏定大学堂章程(附同
元儒民族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统   夷夏   民族   元儒  
描述: 元儒民族思想充满了曲折与纷争,既包含着南北方儒学家的地域差异,又有着汉族与少数民族儒学家的民族区别.他们总在夷夏、忠君、行道等观念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而无论哪种选择都将为元儒的民族思想打上由民族冲突而导致的裂痕.
孙中山民族主义与儒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赵伟花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   孙中山   儒学  
描述: 孙中山是历史中出现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众多学者就民族主义起源、发展演变、历史意义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民族主义思想同儒学的相关性
淑德在儒修
作者: 修朝   来源: 泰华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描述: 淑德在儒修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夷夏   魏晋南北朝隋唐   儒家  
描述: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是广博多元的.<徒戎论>尖锐地指出民族矛盾将是导致中国政权更迭的根本原因.王通打破了儒家以种族论正统的传统,转以王道与民心所向作为正统的标准,而不分种族出身.唐儒则把儒家
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
作者: 张天圣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民族   当代价值   孔子   宗教  
描述: 第一章从政治、民族、宗教等方面说明了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中民族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秩序的重要问题,而宗教是关系到人们思想意识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此,孔子不能不关注民族与宗教问题,这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
民族史的角度看太武灭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吴   北魏   灭佛   民族   北凉  
描述: 關於北魏太武帝的毀廢佛法,前此學者的研究大都環繞在國家的政策、宗教上的佛道之爭、思想上的儒釋之辨等方面來討論。本文嘗試著從一個比較大的背景來思考這個事件。 由於太武滅佛的引爆點是公元四四五年杏城盧水胡人蓋吳的反叛,不過,學者都沒有特別注意到在陝西起兵的蓋吳是盧水胡人,而盧水胡人是篤信佛教的,並且從這個角度來探討蓋吳反叛和滅佛的關連。從五世紀初以來,北魏和盧水胡政權的北涼有相當的互動關係,並且在公元四三九年攻下北涼的都城姑臧,把北涼王室和臣民三萬餘家遷到平城。不過,北涼國主的兩個弟弟卻遠走高昌,在那裡延續北涼的政權;而被遷到平城的王室成員也有人起來反叛。此外,從五世紀以來盧水胡人或是直接、或是間接控制著北魏和南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以上各項因素的盤結交錯,終於促成了太武帝的滅佛。 本文第二節首先討論五世紀上半葉華北、西北的政治地理,其中特別著重盧水胡的敘述,包括盧水胡的來源及其遷移,盧水胡的居住地區、以及其和西域、南朝的交通。第三節探討蓋吳的反叛。第四節討論蓋吳反叛中潛藏的滅佛宗教因素。第五節敘述太武帝的滅佛事件,以及滅佛之後一連串誅殺在平城的沮渠王族,實為滅佛的後續行動,足以顯示出太武滅佛的背後實含有其對盧水胡族的猜疑。
新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新笔记小说   民族精神   新时期文学   毛泽东   贾平凹   文学的民族性   新中国文学   大众化   新时期作家  
描述: “十七年文学”中大众化与民族化的一致性。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文体的继承与创新上体现出的对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追求。“‘文革’文学”的旧体诗词、“探案故事”中的民族性的体现。新时期文学
< 1 2 ... 682 683 6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