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大众化与国家政治文化安全
作者: 暂无 来源: 探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政治文化安全   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大众化  
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30多年来聚焦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成就。然而,在话语内容及传播媒介上却被圈在学者的象牙塔中,淡化甚至忘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大众化。大众缺乏系统
佛教在中国的变革及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儒教化   佛教   义理中国化   大众化  
描述: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传入中国之后为了自身更好的传播而进行了一些自我变革,比如佛教义理的中国化,从佛教学术化转向大众化,从不敬王者转向同儒教化。这些变革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人民大众的心理
儒家思想大众化方式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承方式   儒家思想   大众化  
描述: 儒家思想之所以具有历时态魅力,与其独特的大众化方式是分不开的.儒家思想大众化的方式有三种,即以儒取仕、科举推动,以儒化人、宗法联动,以儒名教、社会互动.这涵括了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非正式的立体空间,构成了儒家思想存在、传播、发生作用的场域,从而实现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之间同频律动.
经学信仰大众化与汉代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汉代   经学   大众化  
描述: 西汉经学意识形态确立之前,经学有一个大众化的趋势,这源于经学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契合性、经及儒家先师的神圣化、儒家对教育的重视。经学信仰的大众化推动了统治思想的经学化、通经入仕的制度化、官僚队伍的儒生
孔氏南宗的平民化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及化   平民化   社会责任感   大众化   孔氏南宗  
描述: ,体现出强烈的坚守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孔氏南宗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传承儒家学说的传统,体现了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教育的育人本质以及儒学演进的普及化和大众化特征。
五月春正浓,不醉春风醉春茶:穿越千年,芬芳依旧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游世界(旅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结缘   茶文化   春茶   大众化  
描述: 人生之大幸,莫如与书结缘、与茶结缘。茶.作为最大众化.最受欢迎的饮品.容天地人于一体.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的茶文化.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春天.不仅是产好茶的季节.更是品茶的好时光。来吧.深入茶乡.叩问名茶,在浓浓的春风里.沉醉春茶。
五月春正浓,不醉春风醉春茶:穿越千年,芬芳依旧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健康饮品   结缘   茶文化   春茶   大众化  
描述: 人生之大幸,莫如与书结缘、与茶结缘。 茶,作为最大众化、最受欢迎的健康饮品,容天地人于一体,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的茶文化,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禅悟与课程改革
作者: 暂无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农工   课程改革   道教   佛教典籍   大众化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佛道三家的合流,然而,本土的道教不如外来的佛教鼎盛,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因,其一,佛教典籍之丰富,理论之博大精深,即使学富五车、
当代书法大众化之失与当代书法的文化失范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文化价值观   当代书法   魏晋玄学   社会文化   文化失范   艺术标准   大众化  
描述: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因而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标准和价值观无不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如魏晋玄学作为社会文化主潮便影响左右了魏晋二王书法的审美追寻;中晚唐禅宗的兴起导致旭素狂草及禅僧狂草的崛起;宋代儒禅合流及文人地位的尊崇优渥,使得文人画取代院画、工匠画而占据主流地位,蔚成道统。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艺术的标准与价
新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新笔记小说   民族精神   新时期文学   毛泽东   贾平凹   文学的民族性   新中国文学   大众化   新时期作家  
描述: “十七年文学”中大众化与民族化的一致性。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文体的继承与创新上体现出的对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追求。“‘文革’文学”的旧体诗词、“探案故事”中的民族性的体现。新时期文学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