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代江南商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太湖两山的洞庭商帮,也就是我们现在极为熟悉的“苏商”。历史上,无论商帮如何演变,大都以一省一州为名,如粤商,闽商:小也不过一府一县,如宁波商、龙游商;以命名的商帮只有天下独一无二的洞庭商人
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情感读本·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动荡、贫穷饥荒、飓风频袭……灾难对于大多数海地人来说,早已像吃饭一样平常。然而,1月12日下午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更把海地推向灾难深渊。 “谢谢你,孩子!” 地震来得一点征兆
艰人书香,手留余香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本非常客观、也非常健康的书。司马迁不愧为一个能将生命置之度外的人,同样置之度外的还有他的情仇以及他的偏见。 (《史记》李炳海评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月版)赵焰:著名作家、学者,安徽
炼舞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伤病恢复期归来之后,安德森各项赛事仅仅得到8次出场机会,渐渐远离了全队体系。虽然11月27日血洗布莱克本一战表现不错,但明年1月他仍有可能离开老特拉福德。 年轻的代价 1987年
丝竹入耳 浅唱留香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唱班社的1 40多名艺人为互相团结,抗争外部压迫,组织成立了“福州伬艺乐唱联谊会”的行业组织,从这时候开始各种促唱形式被统称为伬艺。 推陈出新的时代传承 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
黄爽及《黄氏逸书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志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乾嘉之际,辑佚之学大兴,先后出现了在清代辑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五位大家,即章宗源、王漠、严可均、马国翰、黄奭,他们各以其所辑佚本奠定了其在辑佚史上的学术地位。《黄氏逸书考》即是黄奭的传世辑本。黄爽,清道光年间著名的大辑佚家、文献学家,以其辑作《黄氏逸书考》闻名于世。 笃志汉学献身辑佚 关于奭的生平,史料记载的不多,《清史列传》、《清濡学案》、《(民国)甘泉县续志》虽有传,但记述极简略。据《甘泉县续志·黄爽传》记载:黄奭,字右原,一字叔度,室号有汉学堂、知足斋、清颂堂。嘉庆十四年冬末(1809年末或1810年初)生于江苏甘泉(今人江都)一个富甲两淮的大盐商家庭,卒于咸丰三年二月(1853)太平军攻克扬州之际,时年45岁。世称右原先生。黄爽家世为富商,其父黄至绮担任两淮商总40余年,积累家资巨万,藏书极富。黄爽少时即笃志读书,早年入扬州安定书院,广涉经史百家之学,并与当时著名的目录校勘学家顾广圻、经学家凌曙相往来。18岁时出《佩眯集》诗集,其才华深得两淮盐政曾懊赏识。曾懊劝他“勿习时下之学”,而将之引荐给当时的著名学者江藩。黄爽重礼聘藩为师,跟随江藩学习4年,专门研究经学、小学,尤其对郑玄的古注研究较为深入,并颇有心得。道光十二年(1832),因顺天府尹吴杰的推荐,被钦赐为举人。十五年,人京会试,再次落榜,但由于早年其父捐资兴军、治灾已得部郎衔,此时援例被授予刑部员外郎,在刑部供职。十八年,父亡,奔丧淮上。服丧之后,再未人仕,遂与阮元等师友相唱和,专心问学,并承师命,辑佚古亡书,耗时十四载,终辑成名世之作《黄氏逸书考》(一名《汉学堂丛书》)。 《黄氏逸书考》所辑佚书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经史子集,通计二百八十五种。分为四类:属于经者,称之为《汉学堂经解》,一百一十二种;属于纬者,称之为《通纬》,七十二种;属于子史者,称之为《子史钩沉》,八十四种;属于郑氏之学者,称之为《通德堂经解》,十七种。总计七千三百九十三篇。辑佚之时,以上各书亡佚已久,黄奭倾尽平生所学,收集相关文献书籍几十万册,“或采其遗篇,或拾其断句,皆从汉、唐义疏及子、史注中检出,分别录之”。坚持做到广泛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所辑录的佚文佚书较为齐备,辑佚所依据的文本一般都选择成书较早的本子为底本。治学严谨,所辑录的佚文都标注来源。为避免“讐勘不精”漫漶不实,黄奭专门延请了当代的名家参与校勘。《甘泉县续志·黄奭传》记载:“稿具,同时里中巨儒若焦循、黄承吉等,并预商榷。《高密遗书》,则仪征阮元为之序。又延江都陈逢衡为之雠校,雕成付印,海内宝之。”同时善于利用前人的辑佚成果,比如其中音韵学所辑之文献大多都以唐代前人辑佚成果为底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探寻、识别、辨析、整理、辑佚,很好地保存了音韵学的古代文献资料,也记录了音韵之学及语音的流变过程,为今人音韵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历经蓬难终见天日 《黄氏逸书考》为黄奭辑刻古佚书之巨制,传世久远,影响巨大,但该书能得以刊印行世,却是历经波折,幸赖多人多次为之搜集、整理、辑佚,终得以渐复原貌,得见天日。 黄奭所辑书版刊刻完成之际,正值太平军攻克扬州,黄奭带领全家到乡间避乱,便把书版寄存于寺庙。没过多久,黄爽逝去。因此,黄奭生前,全书还未来得及正式汇印行世,只印了一部样本,以备成书校勘之用。书版寄存寺院20余年,寺僧不知爱护,散失数十种。残版由黄爽长子黄灏(辉山)购回。光绪年间应书商之请,黄爽次子黄澄(叔符)将残版中卷轶完好者编辑印行。叔符作古后,书版售出,样本亦散失。民国10年(1921)间,仪征王鉴在广东购得残存书版二百二十六种,其后数年,广收残余“果续得残版数十种,唯缺页甚多”。民国12年(1923)春,大藏书家秦更年在上海购得样本,将所缺页数与样本对照,终于恢复了原书旧貌,共计有二百八十五种。民国14年(1925),王鉴本序印行世后不久,王鉴随即死去,书版无人问津,版本再次散失。壬申(民国21年)春,江都朱长沂辗转购得了王氏残版,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进行整理,也仅仅是稍稍恢复些许原貌,唯缺页千余。为恢复黄爽全书旧貌,朱氏请其在首都中央图书馆供职且精于校雠的同乡好友叶仲经为之校勘。叶氏花费两年多的时间,不仅补齐烂版残页,而且还校订了原书辑刊失误之处。1935年,朱长圻在黄奭扬州故宅又获得其手稿20余册,两相对照,修订了不少谬误。而且在王氏所印行的二百八十五种之外,又校勘出谢承《后汉书》、曹嘉之《晋纪》两种。印行之时,一并付印。为此,朱长圻补遗刊刻《黄氏逸书考》一书,从民国23年(1934)开始,“四易寒暑”,至1937年结束,同年序印行世,总数达二百九十一种。 关于《黄氏逸书考》之书名,因校勘印行者不一,也几番易名,前后有《汉学堂丛书》、《汉学堂逸书考》、《黄氏逸书考》。王鉴在《黄氏逸书考》序中有“原书……各类篇首下方统日‘逸书考”’。《黄氏逸书考》朱长圻序日“其(指黄氏)著述博瞻有根抵,所辑‘逸书考’网罗至数十百种”,《黄氏逸书考》叶仲经序言:“曾辑《经解逸书考》、《通纬逸书考》、《子史钩沉逸书考》、《通德逸书考》等。”由此推测,黄奭辑刊古佚书汇刻成书之时,曾取丛书名为《逸书考》。后书版散失,叔符与书商重新“经理印行”,为易于销售,仍沿用了张之洞《书目答问》中《汉学堂丛书》之名。王鉴认为张之洞并未见到原书,《汉学堂丛书》是以讹传讹的误用,并认定《通德堂经解》中叔符的尾跋是伪作。因此,王氏认为《汉学堂丛书》、《汉学堂逸书考》都不合适,于是将书名改为《黄氏逸书考》。自此,定名为《黄氏逸书考》。 传世之本辉印千秋 《黄氏逸书考》一书命运多舛,几经波折,失而复得,故今传诸本,多为后世补刊重印,收书种数各异,题名也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汉学堂丛书》,清道光中甘泉黄氏刊光绪印本。该本为黄奭次子黄澄整理印行,为黄爽辑佚书第一部正式汇印本。其内封面印有《汉学堂丛书》,背面印有“经解逸书考八十五种,通纬逸书考五十六种,子史钩沉逸书考七十四种,加上附叔符印《高密遗书》十一种,全书合为二百三十一种(含附书)。卷首有光绪十九年仪征刘富曾序,黄澄跋,及重编的《汉学堂丛书目录》和《高密遗书目录》。该本所录各书皆据道光旧版中卷轶完好者刻印,未作修补,并非全本。 二是《黄氏逸书考》,民国11年(1922)江都王鉴据甘泉黄氏原刻补刊印本。该本为王鉴补修《汉学堂丛书》印本而成。其内封面印有《黄氏逸书考》,背面印有“汉学堂经解一百一十二种,通纬七十二种,子史钩沉八十四种,通德堂经解十七种”。全书合为二百八十九种(含附书),较《汉学堂丛书》增加五十八种。增补数目为:汉学堂经解二十六种,通纬十五种,子史钩沉十种,通德堂经解七种。卷首有王鉴1925年序及凡例,详细记述了书版流传、校勘经过、易名原因等过程,卷末附有仪征刘富曾《跋》一篇。该本“惟王氏对于校勘颇疏且忽促,藏事缺版断页之处,举未是正。学者病焉”。 三是《黄氏逸书考》,民国23年(1934)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原刻补刊印本。该本为朱长圻据王本旧版补刻重印而成,十六函,一百六十册。朱氏不仅补订黄、王氏书版刊误多处,并在王氏印本之外,又增加了黄爽辑佚书二种:吴谢承《后汉书》、晋曹嘉之《晋纪》各一卷,全书总数达到二百九十一种。该书内页及序文等书口处,都题有“民国甲戌”、“江都朱氏”等字。此外,全书后还附刻王鉴《怀荃室诗存》五卷,清江都王甲曾《不波山房诗钞》,清王尔铭《云史日记》等六种。卷首除保留王鉴《序》外,并增加朱长圻自《序》一篇,记述刊刻始末,及朱氏好友叶仲经《序》一篇。叶《序》涉猎内容广泛,特别是对辑佚书的发展历史给予详尽的论述及评价,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朱本印行最晚,集前二者之大成,因此较为完备,为佳善之本。今版存于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58年,扬州古籍书店有重印本;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略做校订后再次重印。两印本皆为线装。1984年广陵古籍重印朱本,封面为土黄色团花缎面,右侧书脊以白色线装订,勒四轧。封面左上侧粘一宽约五厘米长方形宣纸,中以行楷书《黄氏逸书考》,下有“广陵古籍印书社”印钤。书芯为宣纸折页,竖行影印,书口处皆刻有“民国甲戌”、“江都朱氏”等字。 四是《汉学堂经解》,广陵书社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全三册。该本为广陵书社依据1934年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版补刊印本而影印,精装本,全三册。全书选录《汉学堂丛书》中的《经解逸书考》和《通纬逸书考》两大部分内容成书,分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总义、小学、河图等类,共计一百四十一种,皆为汉至六朝的遗书和逸书,一种一卷。该书重印的目的是为了治学者能“更广泛、深入地把握两汉、六朝经学的全貌,科学地论定汉学的成就与不足,认清它在学术史以至整个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黄爽学识博杂,精于校勘,长于考据,严于治学,一生把辑佚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辑佚古亡书几尽半生精力,“
一虎一侠谈 巫山传里的武侠与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只怕是常年流转在温柔的上升峰弟子也抵挡不了吧……祭台上的情丝,“多了神香,少了人间欢爱”,似爱情又超越爱情,或许她更想拥有一个可以与她并肩站在高高祭台上对舞的人……神游回来,木剑客和扶兰还在继续他们
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精神寄托   传统   “粉丝”   石景山   敬畏  
描述: 本刊记者李肖含 赵易之的“抱雅斋”藏在京郊石景山某艺术区的一隅,空间不大,却也宽敞,正是他终日笔耕的所在。 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他“身体的延伸”,除了一扇门,其他的三面墙壁全部被他自己的书法作品给遮住了。这里是他的“藏经阁”,也是他的精神寄托。终日在此流连的,除了他的朋友、“粉丝”,还有那些慕名前来求字的顾客。 赵易之写字极用心,又极易动情。他常说,写字就像唱歌,讲究韵律,又如跳舞,讲究拍节,要有情感,方能有佳作。每次写字,他总是纵身其间,用心揣摩每一个字背后的意思,—下笔便全神贯注,须臾入定了,甚至旁边有人围观也全然不知。兴致起时,他还会以酒助兴,且饮且书,斗酒书百篇。 此刻,他正俯身写作的是他所钟爱的经典名篇-《前赤壁赋》。“苏轼真是太伟大了!”他说,“这短短的几百字传达出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啊!我这个人,没什么爱好,最喜思接千里,神交古人。” “士大夫”情结 赵易之祖籍浙江,出生于北京,按照族谱上的记载,他这一脉都是北宋皇室的后裔。宋室南迁以后,他的祖先从中原地区来到了浙江,最后定居在了绍兴。南宋灭亡以后,族人沦为平民,世居江南,以诗书传家。 清朝末年,他的曾祖父考中了功名进京做官,于是举家北迁来到了北京。祖父这一代仍是文官,曾在直隶(今河北省)涞水县做过一任知县,至今赵家在涞水县城仍有一处宅院。及至民国,国难日亟,自幼饱读诗书的父亲投笔从戎考进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后来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高级将领。 抗战时期,他的父亲曾任第十二战区的后勤部支部长,与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私交颇深。抗战结束以后,第十二战区原建制地变成了“华北剿总”,他的父亲又担任“华北剿总”的后勤总监,仍在傅作义手下任职。 赵易之出生的时候,正值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当时已是国军中将军衔的父亲因难舍在大陆的亲人,放弃了全家飞台湾,随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因此得名“新元”,字“易之”。 家庭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家里藏书很多,四书五经、《朱子家训》之类的古籍,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而藏书中一些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则是他初学书法时的教材。 家族里一些世代相袭的传统,也成为看不见的家训。“崇儒尚道,重德保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先贤们的古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默记在心。 父亲虽是武将,但那时黄埔出身的军官大多文武兼修,学养深厚。赵易之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初习二王,后颜柳,再次赵孟頫、董其昌。他习字极用功,熟悉他的朋友说那时的他已经开始“日习千字,无一日不临池”。 年龄稍长,他又得王遐举、吴未淳等大家的点拨,书法水平日益精进。在所有入笔的文章中,他最喜欢写的是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短短的几百字,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更表现出中国传统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曾有人说他身上传统的士大夫情结太重了。他正色说:“我的这种情结与生俱来,如果离开幼时家庭里的传统滋养,我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赵易之常说,他有两个家乡,一北一南,一个是北京,一个是绍兴;有两种职业,一文一武,一个是书法家,另一个是军人。他出身旧中国的官宦之家,一降生却是在新中国;他自幼喜欢书法,却又机缘巧合地入了伍、参了军。这些事儿串起来,有些无奈,又有些宿命,颇堪玩味。 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赵易之说他小的时候一直都感觉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全家人整天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但幸运的是,每到关键的时刻,总会有人提前通知全家人出去躲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因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家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1968年,上级第二次落实对国民党起义人员的政策,问他的父亲有什么要求。父亲说他当了一辈子的兵,没有其他的要求,只想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部队里去。 不久后,19岁的赵易之便如愿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与他同赴部队的还有卜几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 在部队,他先是在新兵连里待了几个月,后来又进入连部做了文书,主要负责放电影、办墙报、刻蜡板之类的事情。这样的工作虽然无趣,但他却自得其乐:“办墙报,要看大量的书籍,刻蜡板不但可以练字,还能锻炼心性。” 几年前,他曾耗时数月创作完成了一幅大型书法作品 一将著名的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全文5000多字以正楷写在了一米多长的缎面上,见者无不惊叹。他则笑称,这全是当年在部队里当文书时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初到部队那几年,“文革”仍在继续,军营里的生活相对封闭,虽然单调,却也踏实。在这里,没有人计较他的出身,他也不必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了。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部队图书室里居然还有不少的图书、字帖。“要知道,当时这类图书极其匮乏,即使是在新华书店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他说。 “文革”十年,很多人因此中断了学习,而赵易之却每天在部队图书室里读书、习字,如饮狂泉。“那十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浩劫,而对我来说却是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他说。 从1968年入伍到1991年从部队转业,他一共在部队里待了23年,除了中间到石家庄陆军学院读书的两年,他几乎一直是在部队的文化宣传部门工作的。“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年华,”他说,“我把它献给了部队,献给了书法。” 启功先生的忘年交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赵易之曾在北京与启功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并由此开始了与启功先生长达20多年的忘年之交。 “那时候我还在军队的文化寅传部门工作,部队的一个首长特别喜欢启功先生的书画作品,就经常带我到先生家里去,这样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了。” 后来,首长退休,渐渐去的少了,而赵易之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一有机会他便会带上些小礼物到启功先生家中请益,遂与先生成为忘年好友。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初,生活物资还不丰富,部队里偶尔会供应些紧俏商品,赵易之总是先给启功先生留一些,之后再给家人留一些。 赵易之还常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给启功先生看,启功先生称赞他的书法功底好,虽师法占人,却又能融会贯通,“经之,营之,融成自家面貌。”启功先生对书法艺术要求苛刻人所共知,这句话已是相当高的评价。 那时候启功先生的工作很忙,日程安排也很紧张,但每次赵易之来访,他们一聊就是一个晚上。“有时候下午去拜访先生,天晚了先生还不放人。就吩咐家里的保姆炒上两个菜,随便吃点儿,继续聊。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桌上没有酒,就喝点儿茶,他不喝酒。” 与启功先生的这段忘年交,让赵易之一直觉得非常幸运。“先生是著名的前辈大师,和先生在一起,不但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处处感受到先生的谦虚、淡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赵易之回忆:“有时候我冬天去看他,看见他坐在椅子上,身上就只穿了一件用针缝的棉袄、一条睡裤,这就是我们‘国宝级’的大师呀!” “现在像这样的大师已经近乎绝迹了!”他感叹道,“如今的许多书法家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一幅字低于多少钱的润格就不写,太功利了!”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学书法先学做人,古往今来的许多大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如果一切都向钱看,那迟早会毁了自己,也毁了书法这门艺术。”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赵易之从小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长大后又曾在部队里当兵,他的字庄重大气、法度严谨。他常说自己在书法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很多的时候与现代书画界的新式潮流格格不入。 “有一个时期,社会上特别流行一种速成的书法,教人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书法水平,这个我就不赞成。真正的书法还是要先从最基本的东西人手,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一步步有所提高,速成的东西是要不得的。” 他非常庆幸自己在小的时
杏林国手 大医垂范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记“西安树锦国医馆”创立人姚树锦 ■文/尹振贤 “太和医室”于清代咸丰末年(1861年)在河北武安创立,迄今已有150年。抗战期间为避战乱,姚氏第三代传人姚兴华迁往西安继续执业,为太和医室创立第二故乡。1997年,“西安树锦国医馆”成立。至此,“西安树锦国医馆”与姚氏一代创立的“太和医室”一脉相传,并以德立身,将“太和精神”发扬光大,遂完成了先祖的遗愿。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树锦国医馆”创立人姚树锦先生。 在西安市朝阳门里有一条路叫“尚爱路”,“尚爱路”有个“西安树锦国医馆”,创办人姚树锦先生虽然年过七旬,仍每星期坚持坐诊3天。老人家鹤发童颜,言谈举止透着儒雅,行医50载,信奉的就是“医者,仁术也”,把医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采访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就告}斥记者,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加上中医的《黄帝内经》,支撑了一个处在世界中心的天朝大国几千年。“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生.他的理想品质就是淡泊名利仁慈善良而有济世之心。 “立言立功裕后立德最好,业儒业商济众业医为先”。这副对联是姚氏家族第i代传人姚兴华先生白撰、自勉,并留与后人,倡导以德立身、立家、立业,把除疾健身的医术看作高尚的职业。长期以来.立德济众之心,是太和医室的后人们在中医行业的立足之本。 1997年,本该颐养天年的姚树锦先生在古城西安创办了“西安树锦国医馆”。不同于一般的营业诊所之处是,国医馆是集医疗(诊治疑难病为主)、教学(以带国家学术继承人为主)、科研(已有六项成果问世)为一体的实体。国医馆的创办,成为姚树锦先生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又一阵地。 授业解惑 桃李满天下 姚树锦先生生于1936年,是太和医室第三代传人姚兴华先生的i子。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红楼梦》、《镜花缘》等,培养了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在父亲的指导下研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沦》,奠定了中医学根基,为日后成为博采众家之长的儒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8年姚树锦参加了工作,在_曲.安第二医院任中医师,开始了临床工作1964年他被选送到陕西巾医学院师资提高班学习深造。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开阔了思路,扩大了视野,进一步提高了中医理论知识水平,师资班毕业后他被调到西安市中医院内科工作。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西医学习中医”的高潮,各地中医班蓬勃兴起,西安也成立了“两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年仅30岁的姚树锦担任兼职教师、 在从教巾,他先后讲授过《中医医学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医各家学说》、 《伤寒论》、 《内科学》、《儿科学》等内容,是授课科目最多的老师,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授课时用词丰富,引经据典,结合临床,深入浅出。为了调动学习热情,他向学员ff】推荐他存大学期间读过的那些名著,并强调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从道藏佛书至章回小说,都有详尽的巾医学临床内容。课堂上,他还将《红偻梦》巾的病案引经据典做辩证分析,在学员中掀起一股“红学热”,大家纷纷在《红偻梦》里找方子,一时间热闹非凡,学习中医兴趣大增。 从教20多年,姚树锦把人生中的黄金时段奉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为医界培养、输送高级医务人员上千名,学员毕业后分郁全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 扶正固本 建立学说 教学期问,姚树锦每周坚持上两次门诊,疑难杂症的诊疗逐渐增多,通过实践,姚树锦“扶正同本”的学术思想也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提倡“扶正气、固根本、开化源、增动力、执中央、运四旁”的18字方针,更是得到了中医界的认可和借鉴。 在临床上,姚树锦以治疗疑难杂症为主,如肾衰、尿毒症,各种各期癌肿,各类型、各阶段红斑狼疮等。他经常被省、市各大医院、兄弟医院、驻地医院等请往会诊。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他还经常给港澳台胞、归国和探亲侨胞、国际友人诊病。诊病的过程,也是姚树锦学习、思考的过程 他发现,因观念差异,韩国、口本的患者乐于接受中医,甚至在不需要翻译的情况下也能很好沟通:欧美一些国家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会给医生强加令人忍俊不禁的内容。一次,一位7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患胃癌晚期,疼痛难耐,慕名前来求医。面对稠糊糊、苦溜溜的中药汁,老太太皱起了眉头。通过翻译她提了个要求,能不能把药汁制成巧克力味。在场的人都笑发。最后,姚先生给她把中药做成胶囊,方便了服用,令老太太非常满意。 在授业解惑、学术交流、临床实践过程中,姚树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论治规律,有了经验方、特效方、对套方、专川方等方剂。如健脾益气的“芪薏四君子汤”,健脾理气的“消胀理气汤”,治疗紫癜性肾炎的“血尿宁”等。并有成果药投放市场,畅销海内外。特别是“同本咳喘丸”荣获陕两省医药管理局1988年医药新产品三等奖,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弘扬了祖国医学,还为同家增加了外汇收入。 除了教学外,姚树锦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讲座和交流。1992年,姚树锦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关于中医药与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设想及措施》的发言受到大会的重视。同年他接受邀请,前往马来西亚为其中医界作了数场学术报告和讲座,并和当地名流结为好友,促使他们日后数次来西安投资办企业。 姚树锦先生行医的前30年,以10年为一个阶段,分成三步走,分别是学习继承,研读经典,掌握基础理论,广泛临证认识常见病、多发病的共性:整理继承,将所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应用于专科、专病的治疗,在承袭家传密宗的同时,将中医学宝库的经方、验方、时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系统总结,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继承,针对临床难症、疑症,选题定向,理清思路,找准突破点,取得疗效并注入新的理解和认识,迈入研究创新的境界。 锦瑟年华30年,他医人无数,育人无数,不仅成为一代名医、名师,还开发研制出多项科研成果,并撰写了近40篇学术论文,使得“扶正固本”学说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印证。 振兴国医 匹夫有责 如何使中医学发扬光大,姚氏家族从一代宗师姚福年历经60载积成《太和医室秘录》一书;二代传人姚占铭著书《针灸医案》;三代《姚兴华医案》本已成书,但因十年动乱,书稿散佚;到四代传人姚树锦的《中医世家姚树锦经验辑要》问世,几代人将姚氏家族历经百年沉淀的医理方术加以完善、淬炼,变成精华流传于世。姚树锦先生在晚年更是打破授徒的清规戒律,以“西安树锦国医馆”为载体,历经十几年光阴,悉心培养弟子,彰显了老一辈中医名家的医风、医德和高风亮节的师者风范。 1997年,筹备多时的国医馆终于挂牌营业;同时姚树锦被国家两部(人事部、卫生部)一局(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花甲之年再次授业传道,33岁的王维英幸运地成为姚树锦的第一个弟子。其后,邵燕燕和黄伟也师从姚树锦,成为姚树锦的第二批弟子。学生的刻苦好学、钻研进取之精神令姚树锦深深感到祖国医学后继有人,并寄予殷切希望。带完这3个学生,姚树锦已经72岁。 2008年5月,在陕西宾馆召开的省中医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和陕西省副省长亲自为姚树锦颁发了“优秀导师”、“陕西省名老中医”荣誉证书。本想着这荣誉是为自己从医、从教50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想大弟子王维英的一句话又让鹤发童颜的古稀老人再收两名关门弟子。 一日,王维英打来电话,“我等弟子要对您进行精神赡养”,语出惊人。原来受益颇深的王维英深谙敬爱的导师之秉性, “您老为我们授业解惑,背经诵典,朗朗不绝,往往兴至,声情并茂,极为愉悦。您既抒发了医缘情怀,我们又感到茅塞顿开,岂不是对您的精神赡养?”由此,老先生欣然接受了弟子的“精神赡养”,成为杨晓嫒、李晓阳的导师。 如今,王维英已经是陕西中医学院临床教授、临床研究生导师,另外两名弟子均已晋升为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姚树锦自花甲之年相继培养出5名得意弟子后的感言。值得称道的是,老先生的得意门生为四女一男,这和古训中的“传男不传女”又相悖了。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姚氏家学珠贝璀璨。这里摘录姚树锦先生的挚友洪文旭作的一首小诗作结: 姚家玉树花似锦,兰台纵横六五春: <
毛纶、毛宗岗点评《曹操献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江苏苏州   生卒年   三国演义   评点   毛评   点评   奸雄   曹操   毛宗岗  
描述: 点评者简介 毛纶,字德音,号声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活于明末清初,生卒年不详。毛宗岗,字序始,号孑庵。生于崇祯五年(1632),卒年不详。著有笔记小说集《孑庵杂录》。毛纶、毛宗岗父子因评《三国演义》而出名,他们评点的本子,被简称为“毛评本”。康熙四年(1665),毛纶废目,《第七才子书》的评点由毛宗岗执笔代书。次年,毛宗岗商请其师“葑溪浮云客子”撰写序文,成书刊行。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为《三国》毛评本撰写序文。此书由醉耕堂刊行,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毛评本。 毛评本《三国》全书共一百二十回,书名为《三国志演义》,或称《四大奇书第一种》。目录前题署为“茂苑毛宗岗序始氏评”, “声山外书”,“吴门杭永年资能氏定”。 毛评本对罗贯中原本进行了多处的增删与修饰。卷首所载的《三国志演义凡例》,一一介绍了它的改动。约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删除了“之乎者也”等字和一些“冗长” “复沓”的词语;二、改写了一些“讹” “误”的纪事;三、增添了一些“事不可阙”的细节描写;四、增添一些已被选入《文选》的文字;五、把原本中“参差不对”“杂乱无章”的单句“提纲”合并,润饰为对偶的“精工”的双句回目;六、消去了伪托的李卓吾评语,并用自己撰写的新评语来校正旧评语中“唐突”刘备、 “谩骂”诸葛亮的地方;七、保留了原文中对“事之是者”和“尤可笑者”所加的圈点,而删去了原本对“事之非者”所加的涂抹;八、增加唐宋名人的诗词,删除了周静轩等人 “俚鄙可笑”的诗句;九、删去汉代尚未产生的七言律诗;十、删去一些“后人捏造”的、为“今日传奇所有”和“今人之所知”的情节;同时还删去一些“古本《三国志》所无” “非今人之所知”的情节。 毛评本卷首还载有一篇《读三国志法》。此外,对各回的文字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评点。 毛评本既是《三国志》的修改本,又是《三国志》的评点本,由此拥有了两个功能,成为清代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是以这个版本为依据的。 曹操献刀 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夹写袁绍致书,前应悬节出奔,后伏兴兵会盟,妙甚。○接叙出王允,尤妙。书略曰: 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倘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书,寻思无计。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非请众官吃司徒寿酒,正为天子前日曾吃李儒寿酒耳。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绝不说起胸中心事,突然放声大哭,一则想着前日天子吃寿酒之眼泪,一则引出今日众人吃寿酒之眼泪也。是至情,亦是妙用。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徒作楚囚相对,亦何益耶?坐中一人独抚掌大笑,众人皆哭,我独笑,的的妙人。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妙语解颐。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毕竟此公全别。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我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其言甚壮。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有心人。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人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袁绍致书,孟德献刀,一样愤激,而操更壮。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写得慷慨动色,仿佛荆卿渡易水时。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读书者至此,为曹操捏一把汗。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赢行迟耳。”亏此一句,后来好逃走。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多谢,少停当以宝刀奉答。布领命而去。好机会。操暗忖曰:“此贼合死。”我亦谓然。即欲拔剑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有鉴于伍孚之事也。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一发凑巧。操又思日:“此贼当休矣。”我亦谓然。急掣宝刀在手,读至此,又为董卓捏一把汗。恰待要刺,不意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意外出奇之事,写得情景如画。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读书者至此,大为曹操捏一身汗。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夹写此句,更令读者吃惊不小。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好权变的是奸雄。○赐马献刀,大好酬酢。○刺卓何必宝刀?其所以请宝刀者,预为地也。献刀之举,未必不在曹操算中。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补写宝刀,忙中闲笔。○如此宝刀,固不当以董卓之颈血污之。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先拔刀,后解鞘,明明行刺。董卓愚莽,故不省得。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日:“愿借试一骑。”妙。适未及试刀,今不得不急试马。卓就教与鞍辔。细。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来便迟,去便快。○推托马赢,未必不为此时地也。奸雄妙算如神。布对卓日:“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毕竟吕布略乖觉些。卓日:“吾亦疑之。”此是顺口话,适才并不曾疑。正说话间,适李儒至。此君若早来,孟德休矣。卓以其事告之。儒日:“操无妻小在京,唯其如此,所以去得放心,去得干净。○此句在李儒口中带叙出来,省笔。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李儒甚有机变,惜为董卓令坦。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差狱卒便是擒提之状。去了良久,孟德去远矣。回报曰:“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此段在狱卒口中补叙出来,省笔。儒曰:“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日:“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读书者至此,又为王允担忧。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读书者至此,不特为曹操着急,且益为王允担忧。擒见县令,且不说出县令是谁,好。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何不云覆姓夏侯?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是何故耶?令人惊疑不定。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熟视沉吟后,却说出此数语,孟德奈何?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细。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精细。此熟视沉吟时算定者。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此县令须以此言动之。奸雄眼力过人。县令屏退左右,精细。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是有心人。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偏是奸雄会说道学语。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曹操此时,竟是一位正人。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问得紧要。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词直气壮。○后文事先逗露于此。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微独县令信之,读书者至此,亦几信之。○写县令先沉吟,次密语,后拜服,最有次序。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令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至此方出姓名。好。老母妻子皆在东郡,此处先说老母妻子,遥对后白门楼中语。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不特相救,且复相从。宫之于操,其恩不可谓不厚矣。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细。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二语是绝妙一幅画景。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闲闲而来。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人见伯奢。奢日:“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应上家中消息句。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异日白门楼中,何不记此一语?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曹氏幸不灭门,君家却即刻有灭门之祸。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应上觅宿句。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写得举动可疑。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更是可疑。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一发惊疑。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应上结义弟兄句。此去可疑,当窃听之。”微独操疑之,读书者至此,亦深疑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
< 1 2 3 ... 109 1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