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彦琮对隋代佛教发展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彦琮   贡献  
描述: 地阐释佛教经典的基本义理,促进佛经的流传。此外,彦琮也撰写了一批涉及佛教、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价值的著作。作为一位博学而又著述宏富的佛学家,彦琮是我们认识隋代佛教和了解中国佛教中国化所不可忽视的一位重要人物,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略论李屏山“三教合一”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三教合一   道学家   李屏山  
描述: 金代居士李屏山在佛学、文学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一生追求儒、释、道三教合一,佛学为主,回击道学家们的恶佛、辟佛言论,阐明自己的佛学思想。这不仅促进了三教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的传播,而且还影响到了金代
礼法兼治与刘宋士人人格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礼法兼治   玄学  
描述: 刘宋时期儒学复振的核心是礼法兼治。在崇礼重法的背景下,士人地位提高,礼学著述的数量增加,以儒立身、以礼持家的名门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玄学学术化,众多文士与名僧大德结交,佛教也日渐强调礼法的普世性、合理性。刘宋士人大多囿于门阀利益,移忠作孝,强调对儒家礼法传统的灵活继承,在进退出处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格特征。
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看佛学对宋明理学体用观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体用观   宋明理学   《易传》  
描述: 自南齐道士张融将"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从《易传》中摘出来调和佛道二教之后,佛教也采用这种说法有意改造中国本有之经典来表达自己的理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体用对举的思维;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佛教的体用思维,借鉴佛教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诠释本体的做法,建构起了新的儒家哲学。可见,儒释道三教在相互冲突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共同话语和思维方式,正是这些共同话语和思维方式成为三教融合的基础。
五四新文化时期梁漱溟由佛转儒原因之浅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佛学   梁漱溟   原因   儒学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梁漱溟实现了他人生中的重要转变,即由佛向儒的转变,在经历了实用主义和佛学的徘徊,梁漱溟终于注意到了中国的儒学,这对他自己和中国儒学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转变,本文主要从内因和外因
晚清政治与佛学
作者: 蒋海怒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佛学   思想史   中国   研究   政治思想史  
描述: 本书系作者在其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集中探讨晚清佛学的政治伦理维度。作者认为:晚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佛学与政治思潮关涉日益紧密,而政治思想家多兼佛学家,进而形成以政治改革为重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春期健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复性   佛学   学问   文化   思想家   典范意义   书院   马一浮   儒学  
描述: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开头第一句就是“知音其难哉1”千古文章,难在知音。不是谁都可以了解马一浮先生的。不是简单地读他的书,就可以了解他。他是中国现代学者当中很难解读的一位。 陈寅恪也比较难于解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