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先秦到西汉典籍中的孔子形象
作者: 陈莹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诸子   经史   孔子形象   杂说  
描述: 本论文分为五章。绪论介绍了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研究目的。前贤时俊对孔子形象地位之变化颇为注意,且对其原因做出论说。然而不少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考辨。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考察每部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和不同典籍中的互见故事,在厘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论述源流变迁,整理出一部孔子从先秦到西汉的“接受史”。正文前三章通过搜集和整理材料,厘清孔子其人形象的基本事实,分别在先秦诸子、经史和杂说中展开论述。每一部典籍因其特定的文本性质,所记载的孔子形象有其特点。儒家文献展现出孔子作为门派宗师的高大形象,《论语》中的记载充满情境感,孔子
孙绰《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玄双修   援佛注经   《论语》   孙绰   孔子形象  
描述: 孙绰《论语》注集先秦、汉晋孔子形象之大成。在其《论语》注中,孙绰一方面结合三玄及其魏晋玄学的学术成果,继续将孔子老庄化、易学化,体现了《论语》在东晋的进一步玄学化特征;另一方面又结合东晋玄学家注经的返儒特色和当时佛学的深入,大力挖掘、恢复《论语》文本中原有的孔子圣师形象,保留了汉注中孔子神学化的痕迹,更将其佛学化,深刻地展示出东晋儒家经传诠释的两大特征———儒玄双修与援佛注经。
孔子的“素面”与“反骨”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理念   理学家   解读   温良恭俭让   演变   政治实践   儒家文化   孔子形象   政治领袖  
描述: 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很重要,也很尴尬。 说孔子重要,是因为后人谈论中国文化,总离不开一个“儒”字。既说到“儒”,就离不开孔子。从儒家文化内部的演变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原儒”,还是后来标榜儒家文化理念却与“原儒”渐行渐远的理学家们,也都离不开孔子这位儒家文化的祖师爷。 说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尴尬,是因为孔子有心“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但却不为政治领袖和政治实践所接纳。尴尬的另一重是,从儒家文化发展出来的理学家们却是“存天理,灭人欲”,失去了人间烟火之气,与所谓的“原儒”大相径庭。一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最初的文化精神特质渐行渐远,或许有时代与历史的诸多原因,但也不排除这种文化在起源时,就已经埋下了尴尬的种子。还有一层尴尬是,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文化,虽然一直不为政治实践所接纳,却一直不断地被我们的政治实践所宣传。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大人物”,这种文化位置几乎没有改变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学热”悄然兴起,几年之内便声势浩大起来。各种“大师班”、“国学班”方兴未艾。到了新世纪,“国学热”的声势依旧不衰。在“百家讲坛”上,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这股浓浓的“心灵鸡汤”,再一次让孔子在大江南北“热”了一阵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