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独尊儒术”与汉代儒学宗教化之路
作者: 杨清虎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儒学   董仲舒   独尊儒术   儒教   儒学  
描述: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走上了政治化为主的“政教”之路,政教对王权的依附使儒学丧失了自主性。儒家造神不断,在儒学的神化之路上,儒学只有神话,而没有宗教的体制化。儒学政治化依附王权,导致了儒家思想的盲目自大和杂而不纯,儒学吸纳百家思想,向民间渗透,与佛、道教对峙,因而难以独立发展成为“宗教”。儒学因依附帝制政权而繁荣,又因帝制政权而衰落。因此说,“独尊儒术”干扰了儒学的宗教化,使儒学发展为儒教的历程显得崎岖而坎坷。
儒学现代化发展三个层面的前提性问题
作者: 韩静   雷龙乾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提性问题   儒学   现代化  
描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它的现代化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富强、文明进程具有先导性的意义。通过理论关怀、思维方式、价值信仰三个层面的解析对儒学现代化发展可能性做出前瞻性探讨,对其身份建构和未来发展路向提供有益启示。
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秦儒家   道德哲学   类观念   人禽之辨  
描述: 人禽之辨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哲学命题。孔子首先从人伦的角度指出了人和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人禽之辨的意义,并通过它一方面建立了人的道德意识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确立了人的道德实践的主体性。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在于人的社会组织性,当然他也是由此来论述人的道德建构的可能性。与儒家不同,道家从根本上取消人禽之辨,而墨家则认为,人禽的差异在于人能进行后天的努力。可见,人禽之辨在儒家的道德哲学中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秦朝禁儒运动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焚书   为吏之道   坑儒   儒学  
描述: 秦朝重法,以法为至尊,但并不排儒,“焚书坑儒”不等于禁儒,儒学在秦朝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把“焚书坑儒”等同于禁儒是一种历史的误解。
从地域文化看葛氏家族对江苏道教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葛氏家族   江苏道教  
描述: 家族传承与道教息息相关,葛氏家族是江苏历史上的一个传统奉道世家。其迁入江苏后,以葛玄、葛洪、葛巢甫为代表的家族成员通过自身努力以及融合师承、姻亲和官宦等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起广泛的道脉关系网络。他们对早期道教资源进行了整理、消化和创新,在魏晋这一早期道教发展重要过渡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促进了道教在江南地区的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同时也对道教以后的发展走势产生了深刻影响。
论佛教在六朝的确立及其对中土丧葬观念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六朝   融合   丧葬     排斥  
描述: 六朝是佛教得以在中土确立的关键时期,时代的苦难与儒教失御是主要原因。对于佛教的接纳,中土人士历经了从彼此排斥到交融的过程,孝的观念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佛教正是抓住孝这一文化的核心线索得以打通进入中土的大道,进而在丧葬这一中土极为看重的仪节中占据重要一席,使得六朝丧葬在孝观念的主导下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同流的局面,这一局面历经千余年承袭,至今仍未改变。
论先秦儒家“时”范畴的生态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民以时   先秦儒家   “时”   应时   待时  
描述: "时"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主要范畴之一,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意味着季节节律的变化。孔子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主张"使民以时";孟子则提出"不违农时"的"待时"作为王道政治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忽视对生命的怜悯;荀子继续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应时而使之",役使四时。先秦儒家不仅主张王道对天道的遵从,而且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时"的生态意义的解读,对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裨益的。
《周易》“白贲无咎”美学观念的多维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易   尚朴   求空   白贲无咎   饰终反素   持正  
描述: 《周易》中"白贲无咎"的观念隐含着持正、尚朴、求空的哲学之道,这在儒释道传统思想中都可以寻找到对应的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入到哲学、文艺乃至生存的精神方面,对当今社会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
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印顺思想之同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顺   人间性   太虚   人间佛教   佛教性  
描述: 人间佛教的理论本质应该包括"人间性"和"佛教性","人间性"因为两种不同的"人间"存在而拥有两种"人间性",使得"佛教性"也呈现出两种形态,这种结构一方面构成人间佛教理论内在的丰富性空间,又让理论建构者可以选择不同诠释路径。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虽同为人间佛教理论的重要建构者,却因为各自对佛教的本质和人间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使得二人在"人间性"和"佛教性"的认识上呈现出有价值的分歧,实质上发展出人间佛教的两种形态:"太虚-综合的人间佛教"和"印顺-分析的人间佛教"。
论中国传统核心思维方式的分析理性之殇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辩证理性   辩证法   传统核心思维方式   逻辑   分析理性  
描述: 逻辑精神和实证精神所代表的分析理性,与辩证法所代表的辩证理性,是探索真理的两种不同的理性思维。与分析理性相关的是逻辑精神的精确性,与辩证理性相关的则是思维的整体性。哲学的发展需要借鉴科学的精确性和严格性,辩证理性与分析理性应成为一种互益的关系,辩证理性需要分析理性的监督。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主流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组成核心。传统核心思维方式中所蕴含的辩证理性成分远超过分析理性,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单要注意传承辩证理性的精神品格,更需要借鉴和学习分析理性的精神气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