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无神论思想述评
作者: 朱俊艺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不语   儒家学派   皇侃   展禽   臧文仲   山节藻棁   怪力乱神   三国魏   李充   南朝梁  
描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无神论者。本文拟对孔子的无神论观念作简单述评。一、“子不语怪力乱神”人们谈及孔子的无神论思想,首先想到的是《论语·述而》篇的“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三国魏代,由何晏主持的《论语集解》援引著名儒者王肃的意见,认为“神,谓鬼神之事”。因此,不语“神”,就是不谈论鬼神之事。然而实际上,《论语》中多处都谈论鬼神之事。所以南朝梁
“无神论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会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7年7月1日至2日,根据国际儒学联合会滕文生会长的提议,国际儒联和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举办的"无神论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原国家
“无神论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为了全面准确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提议并高度重视,国际儒联与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举办的"无神论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7月1日至2日在京召开
光武信图谶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水   刘秀   张道陵   武信   太平清领书   王梁   黄巾   于吉神书   尹敏   光武帝  
描述: 西汉末,王莽篡位,倒行逆施。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光武刘秀起自宗室,两年而有天下,光复旧物,延祚几二百年,名为中兴,实为创革。史称其豁达大度同符高祖,才明勇略非人敌:而其博学多闻,雅有儒风,又与高祖之好酒色溺儒冠之行绝不相同。然而,在光武帝身上有两大缺憾,为
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四):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政教分离   博弈   教育   中西比较   世俗化   政教关系  
描述: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二):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政教分离   博弈   教育   中西比较   世俗化   政教关系  
描述: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三)—一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政教分离   博弈   教育   世俗化   中西比较政教关系  
描述: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El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一)——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政教分离   博弈   教育   中西比较   世俗化   政教关系  
描述: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王岱舆的“天命有三品”论与儒家的天命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命观   “天命有三品”论   王岱舆   儒家  
描述: 王岱舆作为明末清初四教(儒、释、道、回)皆通的伊斯兰著名学者,他提出的天命有三品论,既适应了当时以儒家为主流文化的背景,也保持了其独特的伊斯兰性,在巧妙地处理与儒家天命观分歧的同时,又开放地拿儒家文化为己所用,从而为两种文明都赢得了宽松的环境,使得两种文明能够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本文从王岱舆天命观与儒家天命观的介绍入手,分析其与儒家天命观的契合与分歧。
儒学要与时代同行 须强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基督教   文化对话   儒学  
描述: 本文是作者儒学与西方文明座谈会上的发言稿。作者认为,只有站在当今世界文明的高端,从中华民族今天的辉煌着眼,才能够把握儒家历史演进的全部意义和基本精神。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并没有扼杀以儒家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倒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的良机。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有久经历史考验的传统积累,不但应该在当前的国内发挥作用,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影响世界。面对国内外基督教学术界提出的孔耶互补互利论、文化神学等种种论点,大陆的儒学界应该充分发挥学术的优势,为儒学的创新开辟新的局面。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