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方东美与现代新儒学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美与现代新儒学》的编排上,第一部分即上篇“方东美思想散论”,就体现了上面一、二两条原则;第二部分即中篇“现代新儒学纵谈”,则体现了上面第三条原则;第三部分即下篇“现代新儒学前途评析”,便体现了第四条原则。但必须在这里指出的是,《方东美与现代新儒学》第一部分亦有一两篇论文,未能完全避免与《方东美思想研究》一书中的某些章节在内容上有雷同之处,这是因为有关论文发表在先,后来《方东美思想研究》在成书时吸收了该论文中的论述,而这次编辑《方东美与现代新儒学》时为体现所选论文的系列性又不得不重收该论文。
儒学纵横论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纵横论》的二十八篇论文,就时代讲,只涉及原始儒学、汉代儒学、宋代儒学的部分内容与个别人物;就内容讲,重在三个方面关于原始儒学精神路程的把握以及关于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阐述、关于两汉儒学重要范畴考证、关于儒学的现代困境、现代价值与作用以及儒学未来前途的论述。通过这些论文,大体上可以了解我关于儒学的基本认识与根本观点。
化士学为民学 蒋国保说儒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孔学堂书局有限公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儒学  
描述: 本书上编十一篇文章,作者尽力避免将儒学描述为玄妙、超越的学问,却力图将儒学描述为平常、实在的学问。正因为原始儒学讲的都是平常的做人道理,与民众做一个好人的诉求相契合,儒学才有可能争取广大民众的真诚认同,由“士学”化为“民学”。中编的十四篇文章,讨论历代儒家关于其身份与学问的自我认识,作者希望藉这一讨论以说明:欲将儒学由“士学”化为“民学”
方以智与明清哲学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合肥:黄山书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611   文集   1671   方以智   哲学思想  
描述: “东吴学术文库”丛书首批三部书搞《儒释合论》、《圆教的危机与谱系的再生—宋代天台宗山外之争研究》、《先秦儒家性情论》已于2007年出版,现在出版四部,是该丛书的第二批。
论儒学与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伦理规范   儒学思想   封建专制   官方哲学  
描述: 儒学与专制的话题,最近又被提起。这个话题在中国现代史上一再被提起,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历程坎坷,前途难料。从反孔(儒学)韵立场来说,这未必不能归咎为儒家的阴魂不散、儒学的流毒尚存;而从护孔(儒学)的立场来说,这只能归咎为儒家之斯文扫地、儒学之价值被彻底否定。
世俗化:儒学当代发展的基本路向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世俗化:儒学当代发展的基本路向
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
让儒学的活水流向世界:杜维明“文明对话”说抉奥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三代的杰出代表,杜维明先生为儒学之现代复兴、现代发展"不懈陈辞"的热情与奔忙,是其他现代儒家传人所难以比肩的。通过他的热情与奔忙,我们不难体悟他对儒学的现代命运与未来前途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坚信儒学在现代乃至将来必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绝不会仅仅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但就其心路历程而论,他确立起自己的这一信心,经历了由"儒学创新"到"文明对话"的认识转变。"儒学创新"与"文明对
儒家精神方向的确立、偏离与贞定:原始儒学精神历程论纲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思孟学   派荀子学派   儒家精神   世俗   神圣   儒家  
描述: 原始儒家的精神方向由孔子确立而为孟子、荀子所传承,因而要探讨原始儒家精神历程就必须把握的孔孟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但以往关于先秦儒学的研究,都是以一元(孔子)二支(孟子、荀子)模式来解释原始儒学精神发展,将孟荀思想解释为是对孔子思想之不同取向的发展。而本文则是从偏离与贞定的角度来论述孟荀与孔子在思想上承续关系,以说明孟子思想取向是对孔子所确立的儒家精神方向的偏离,而荀子思想取向则是对孟子之偏离的贞定,使原始儒家在精神上回归孔子的立场。
论儒家伦理的普世取向
作者: 蒋国保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批评普世伦理、普世价值的浪潮中,我因有文论述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而被几个学者质疑。不考虑外在的因素,仅仅就质疑本身而言,我认为这一质疑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问题,将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但我并不认为对我的质疑从学理上讲是合法的,因为在我看来,有关质疑起码在逻辑上混淆了一系列的问题,要么以马克思否定人有类本质(我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来证明人不存在类本质;要么以西方主流价值不具有普世性来证明不存在普世价值、普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