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比较神学与中国多元宗教文化:以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关系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儒释道   宗教   比较神学  
描述: 宗教间的深度学习,并以此来发展、深化自身传统,这正是对中国古代儒释道的互相学习与融合的理论支持与诠释。两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应对当今宗教文化的多元格局提供了智慧和经验。
道教舞蹈中多元思想文化基因考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道教舞蹈   思想文化  
描述: 道教思想渊源的“杂而多端”决定了包括道教舞蹈在内的诸多道教艺术拥有多元思想文化互融、共在的鲜明特征。道教舞蹈除了凝结有厚重的道教思想文化内容,儒释道思想文化、地区性传说与信仰文化、西域与少数民族思想
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与多元: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华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鲜明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核心   对立统一   文化繁荣  
描述: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同于过去的鲜明之处是更深刻地涉及多元文化存在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律问题。历史证明,文化的繁荣中始终存在核心与多元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应把中华文化的繁荣归功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反
论《京华烟云》之姚木兰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中西溶和   儒道互补  
描述: 林语堂的小说以"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为主旨,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中塑造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由于林语堂"一捆矛盾"的博杂思想表现为动态的忽东忽西、时道时儒或亦道亦佛,因而他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互补"性、"和谐"性。
兼容并包——魏晋时期儿童教育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儿童教育   魏晋  
描述: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风盛行,儿童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内容兼涉玄儒.重视门第教育,教育方式灵活多样,重视寓教于乐。这些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密切相关,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先秦诸子民族观的多元与兼融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民族观   《吕氏春秋》   先秦诸子   兼融  
描述: 先秦时期,儒、墨、道、法等各派诸子的民族观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存在到相互兼融的历史过程。在华夷对立格局的影响下,儒家提出了以"仁"、"礼"为准则的"和夷"民族观,墨家倡导以"平等、互利"为标准的"兼爱
庐山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文化   开放   庐山   融合   世界遗产  
描述: 庐山作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文化内涵似可用12个字概括:畅融三家,并蓄中西,蕴涵政治。从东汉起,儒、释、道相继进入庐山,互争雄长,竞相发展。近代以前,庐山中西文化并蓄集中于佛学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染指庐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庐山与政治发生关系,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论新加坡的儒学教育对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借鉴意义
作者: 吴元坤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现工业化   多元   当代中国   伦理   精神文明建设   西方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价值观   政府   道德教育   学生   儒学教育   国家   腐朽思想   儒学的复兴   文化的融合   新加坡   启迪和借鉴   社会问题  
描述: 论新加坡的儒学教育对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借鉴意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