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王羲之亦儒亦玄思想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迈   世说新语   书法风格   书圣   经纬天下   披襟解带   玄学家   会稽   寄情山水   殷浩  
描述: 王羲之自被尊为书圣,人们往往较注重对其书法风格、书法技艺等的研究。但我们不能忽视对王羲之思想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不能忽略在东晋时代背景下,王羲之思想中所流露着的儒与玄既相矛盾而又互相补充的复杂性。一贯穿始终的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东晋是一个充满动荡、战乱、分裂、割据的时代,由此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程度的自由与解放,出现了一股影响较大的玄学思潮。王羲之作为东晋
茶道精神凸显人文追求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中国茶文化   张弛有度   寄情山水   附着性   儒释道   人文追求   邶风   禅定   持戒  
描述: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为先人发现,煮泡而饮之,不光风靡全球,还成为人际交往的待客佳品,不能不让人叹绝。《诗经·邶风·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意思是说:"谁说苦菜苦,它的滋味就像荠菜一样甘美"。饮茶与之相比何其相似,有些茶虽有点苦味,但是在好的心情和环境下慢慢地品味,一样可以使你甘之如饴,一样可以使你回味无穷,这就是茶道与人文的相通之处。有人说,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释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我却认为,茶文化本身富有极其广阔的包容性和极其柔顺的附着性,它与世间若干美好事物相伴相生的时候,都是唯美而恬静的,都是沉稳而富有意蕴的。饮茶是一种状态,品茗是一种放松,是张弛有度的一种境界,对于胸怀天下的博学者来说,是一种需要仰视的自在。国人喜欢寄情山水,喜欢坐以论道,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谁谓荼苦,
出世与入世的人生徘徊:《小石潭记》折射出的文化隐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折射   物我两忘   出世   寄情山水   文化隐喻   入世   人生观   文化源流   柳宗元   小石潭记  
描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虽寥寥200余字,却意蕴隽永,极尽曲折,隐喻深幽!儒、道是中国两大文化源流!受其浸渍,儒家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蜉蝣生命入世,成就宏大事业;而道家主张独善其身,物我两忘,寄情山水,出世逍遥!
“春风沂水”,儒耶?道耶?:《侍坐》章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册   《侍坐》   政治理想   全日制   寄情山水   《教师教学用书》   安贫乐道   中学教科书  
描述: 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将“春风沂水”的情怀解读为“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而笔者在教学中却每遇此段都颇有疑问——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景象,塑造出的当是一种闲适飘逸、洒脱不羁、超然世外、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隐者形象,
论清代羌族诗人赵万吉及其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碑文   自遣   寄情山水   汶川县   羌族   作品   山水诗   写景诗   羌族地区  
描述: 赵万吉是羌族文坛上的重要作家,《汶川县雁门乡概况》在谈到他的情况时云:“赵万吉,号三吉,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殁于光绪十一年(1885)。雁门乡月里村人氏,羌族。出身于书乡门第,其高、曾祖父均为当地名儒。万吉自幼颖悟,熟读诗书,博学能文,且擅长书法,儒门中堪称文坛秀士。……一生写了不少的文章著作和诗词歌赋。民国末期尚存少许写本,惜于文化大革命中焚毁。” 赵万吉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并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酸、甜斋散曲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酸甜乐府   散曲创作   穷愁潦倒   曲论   长江以南   寄情山水   南人   贯云石   仕途经济   阶级压迫  
描述: 元蒙王朝乃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它不仅阶级压迫惨重,而且民族等级森严——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包括大西北各游牧民族)、汉人(包括中原地区和四川地区以及金人原辖区的人民)、南人(包括长江以南的原南宋辖区人民).尤其是文人学子的社会地位更为低下,几与娼妓、乞丐同流,时有“八娼九儒十丐”之称.广大知识分子鉴于其社会地位卑微、仕途经济窒息的黑暗现实,大多于穷愁潦倒之中忧愤难当,以致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这一切皆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到散曲创作中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