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西夏文医方“消风散”考释
作者: 惠宏   段玉泉   来源: 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局方   消风散   金代医学   西夏医方  
描述: 在系统梳理中医文献各种同名医方"消风散"的基础上,本文论定西夏文"消风散"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同名医方十二味药物配伍相合,并据此对这一西夏文草书医方反复辨识,识录出了一篇基本清晰、完整的西夏文"消风散"。这一药方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同名药方虽有渊源,却似受金代医学影响,与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同名药方有一定联系。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选拔测评
作者: 徐世勇   王桢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孔院院长选拔胜任力模型测评工具  
描述: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孔子学院院长肩负着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选择具有胜任力的孔子学院院长对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2年,国家汉办和孔院总部已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400所,孔子课堂535个,共有中方教职员工约6千人
略论六朝时期的南方玄学
作者: 周才方   来源: 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六朝   南方玄学  
描述: 六朝时期的南方玄学深受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影响,经历了一个从传播到流行再到衰退的过程。玄学兴起于魏晋之际的北方地区,东晋建立后随着京洛士子的渡江南迁而传至江南,并迅速在世家大族和文化士人中间流行开来,蔚然成为家学门风。进入南朝后,玄学的地位得以巩固,成为与儒学、史学、文学并驾齐驱的官学,继续影响着统治者的执政风格。但随着门阀政治的衰落、寒族势力的上升以及儒、释、道的逐渐合流,玄学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孔子学院总部举行2010年中院长选拔考试
作者: 梅叶红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7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孔子学院发展,5月29日-30日国家汉办举行了2010年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选拔考试。本次考试岗位需求为141所孔子学院(课堂)的中方院长职位,93所中方合作院校推荐的208名候选人参与了此次选拔。本次选拔考官队伍由国内著名高校校长、前驻外使(领)馆高级外交官、孔子学院总部专项委员会专家以及曾经在外工作的优秀院长组成,通过无领导小
晚清西方传教士对儒学的认识
作者: 俞祖华   胡瑞琴   来源: “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学术思想   晚清时期   文化交流   儒学观   西方传教士  
描述: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减少传教中的文化障碍,采取了“孔子加耶稣”的传教手段。为此,不得不对儒家经典、儒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解与研究。出现了《自西徂东》、《孔子基督为友论》等著作。他们从维护上帝是唯一真神的信仰出发,论证了儒学的非宗教性质,并给予孔子非偶像的无神论者、伟人、先知等世俗性的定位。他们深知儒学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民众心理尤其是士大夫中的地位与意义,懂得必须理解、借助儒学的某些思想与礼仪来转播基督教福音,因而作了一些会通儒学与儒学、会通中西文化的工作。他们对儒学进行了“有史以来
刘智《天方性理》采辑经书文献考
作者: 姚继德   王根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成书于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的中国伊斯兰哲学名著《天方性理》,是清初金陵学派的回回大儒刘智(字介廉,号一斋,1660-1730)的代表性论著,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哲学家"以儒诠经"文化自觉和文明对话运动中备
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
作者: 于作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要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于中土,其传教工作的最大困难,源于基督教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是洋教,因而遇到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本土文化意识的挑战。西方传教士很快意识到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民中的重要地位,意识到必须实行适应性的传教策略,因而对儒家文化作了一些研究与评论。研究西方传教士的儒学观对我们
中医命名学与儒道佛 --书名名探析
作者: 谭素娟   艾华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文对中医命名学与儒道佛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三家的思想、学说、术语在中医学内容中无处不在,中医命名学,特别是书名、名中也同样带有其深刻印记.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岗前培训启动
作者: 樊钉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年第2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近期,国家汉办分别在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岗前培训班,来自全国300所大中小学的800余名学员参加了为期30~50天的培训,这也是国家汉办目前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轮培训,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汉语国际推广水平。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中方院长培训班,采用专家讲座、互动研讨、现场教学"三位一体"
西方不亮东方亮?:北美经典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危机与中国保育文化多样性的传统贡献
作者: 常永才   来源: 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的保育   东西方的汇通   中国传统的贡献   西洋多元文化主义的得失   中国传统的普世意义  
描述: 以北美为例的分析表明,当代西方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理 论在保护少数族裔文化、反对种族歧视、促进少数族裔教育机会均等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经典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存在诸多 内在局限:在基本策略上片面基于族群文化的群体认同,基础概念反映 出本质主义的铁板文化观,在对待多样性的立场上则过分偏向相对主义。 这被认为客观上导致不同族裔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 谐。一定程度上这折射出西方文明的传统局限。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 东方的中国传统反映出“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基本精神,建构了“儒 道释回,有容乃大”的基本框架,形成“五十余族,多元一体”的族群 格局,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兼容并包,生生不息,终能较为成功地发展出 自己的现代性。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与西方新近的后现代反思吻 合,可以与西方汇通,并最终发展出一种有普世意义的文化多样性之保 育模式。东西方传统各自体现了人性的不同方面,未来应基于更多的文 化自觉,加强交流,以彼此互惠,共创人类更美好未来。
< 1 2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