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作者: 孔祥林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当代   价值   儒学  
描述: 本文结合21世纪初中国三位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治国方略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将更多地从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更好地继承儒家传统。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针,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建造和谐世界。
“宪政儒学”是真命题吗?--对秋风“宪政儒学”的反思
作者: 张颐   来源: 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价值   宪政   儒学  
描述: 近年来中国大陆传统主义复兴思潮中,秋风的“宪政儒学”试图从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挖掘出中国的宪政安排。但是所谓新“中体西用”是建立在对西方宪政理念与儒家传统内核的双向消解的基础上,使宪政和儒学都失去了本质的样貌。“宪政儒学”以曲解中西的方式谋求会通中西,不仅不利于儒学的现代转型,更有损于中国的变革之道。若想实现中国社会的有效变革,对这种以变革为指向的虚假命题的反思必不可少。
唐代《开成石经》的刊刻与价值
作者: 陈根远   来源: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开成石经   版本   价值  
描述: 《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完成。凡刻《周易》等12种儒家经书,共114石。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开成石经》完整保存了迄今所见一些儒经的最早版本,完善了儒家经典核心的内容框架,是经过几代人研究校勘核定的标准经典。其大规模的槌拓、本乎书籍开本的行款设计,在技术推广与图书设计理念上,都是雕版印刷流行前的最后一次、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的总预演。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唐玄宗御注三经》现存碑刻考略
作者: 赵金丹   来源: 2013中国历代碑刻及碑刻文献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碑刻   《唐玄宗御注三经》   价值  
描述: 公元745年)、河北易县龙兴观的《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幢》(刻于公元738年)、北京房山云居寺的《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石刻(刻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御注三经》碑刻在版本和内容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作者: 赵朝洪   来源: 玉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玉文化   特征   中国   价值  
描述: 中华民族爱玉,尊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近万年来,虽然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沧桑变化及不断的王朝更迭,但是玉文化却能够连绵不断地发展起来,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推陈出新,高潮迭起,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在世界物质文化史上也足十分罕见的。 中国玉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治玉工具、制作技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特点,其中以种类丰富的“铊”来命名的颇富特征的治玉工具,以镂雕、微雕、大型山子雕、活环、抛光为突出特征的制作技术,以祭祀天地人祖、表等级身份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礼仪用器,以及反映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广泛题材及其表现形式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造与智慧,文化与传统;作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其最突出的特色还在于“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经过历代儒家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不断融合,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深刻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及语言文字系统中。而近万年未曾间断的玉器发展历史,以及不断吸纳、融合、发展、创新的玉文化发展模式,则铸就了其在世界民族文化史上的辉煌。 绚丽多姿、做工精妙而又极富民族特色与时代风格的中国玉器,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及其所蕴含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与美学品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礼与文:儒学价值观的文化形态及哲学特质
作者: 邸利平   来源: 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神道设教   价值     实践  
描述: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意义理解,也是客观世界的生命化和观念化。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萌发于"礼"的创制。由"神道设教"而来的"礼"文化,集超越性、自然性、观念性和制度性为一体,成为后世
现代新儒家境界理论的价值与困境:以唐君毅为中心
作者: 付长珍   来源: 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境界   唐君毅   困境   价值  
描述: 重建和深化方面的主要贡献,检视其境界理论在当代社会所遭遇的困境与迷失。儒学既是一种历史既成,又始终关联着当下的境况,“当下性”才是实现儒学创造性转化的动力与源泉,或许这才是我们重新审视儒学时所应坚守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尺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