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吾不与祭如不祭”看孔子的鬼神祭祀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鬼神祭祀   人文祭祀   孔子   神道设教    
描述: 生在鬼神势力式微的春秋时代,孔子本人对鬼神观念有限度的否定,也代表了其对带有极大鬼神色彩的传统巫祀的主动偏离,春秋时代祭祀仪式所具有的巫鬼传统到孔子这里已经有别于以往的鬼神理念。从鬼神到祭祀,从天命到人事,孔子鬼神祭祀视角的不经意转变,实则蕴有儒哲“轻鬼重人”的意味。“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一看似简略表明孔子祭祀观念的话语表述,大有春秋时代鬼神观逐步转向,并最终成为另一种固定形式的可能。尽管后世参研者对此解说莫衷一是,但是仍然掩盖不了蕴含于其中的广阔意义。
外观以化与内观以明:《周易·观卦》“观—看”之道的哲学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观   内观   明心见性   《观卦》   神道设教  
描述: ,成为神道设教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六三观我生"、"九五观我生"都是主体指向自身内部世界的"内观",这种自照、内省的"观—看"之道对后世明心见性传统有重要影响,在儒释道三家都有体现。"外观"与"内观"是
礼与文:儒学价值观的文化形态及哲学特质
作者: 邸利平   来源: 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神道设教   价值     实践  
描述: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意义理解,也是客观世界的生命化和观念化。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萌发于"礼"的创制。由"神道设教"而来的"礼"文化,集超越性、自然性、观念性和制度性为一体,成为后世
以儒为主,多元整合:对秋风《一个文教,多种宗教》一文的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文武之道   多元整合   教育   宗教   神道设教   三祭之礼  
描述: 祭之礼为代表的"神道设教"是一种典型的儒教形态。以人文理性为主、宗教为辅是儒家的本质特征。今天,儒家的更新发展应以儒为主,兼容诸教,整合多元思想文化,构建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重构新的国民信仰体系,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上帝归来——段正元的上帝观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帝归来   段正元   现代意义   重建信仰   神道设教   整合各教  
描述: 现代民间大儒段正元以道德作为核心价值来构建新的国民信仰体系,对古今中外的上帝观进行了新的整合,超越了历代儒者的思想,试图重建儒家的上帝信仰,提出三教同源,万教归儒,神道设教,尊师重道,救世渡人。近代
南洋天地会神符以及其中的青莲教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与哲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仰渊源   “教”和“会”   克己复礼   符式   神道设教   雷法  
描述: 此合理化与神圣化组织本身乃至“反清复明”理想的存在意义。这说明天地会自命“顺天行道”,是有意识建构集体信仰,完成神道设教。而观察天地会从18世纪末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屡次发生举事活动,也可发现各地天地会
孔子的无神论及其对后儒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神论者   人类始祖   创始人   天命观   孔子   形神关系   神道设教   上帝   无神论思想   公元前  
描述: 人类最初的历史都是神话的世界,西方有创世的上帝和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中国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以黄土造人的女娲.有神的观点好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无神的观点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最早的无神论者,是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而比他还早一百多年的却是一个中国人,名叫公孟子.他的"无鬼神"思想源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那么,孔子对鬼神之类的东西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我想从孔子对鬼神和天人关系的认识,分析一下孔子的无神论思想.春秋之时,神鬼之说非常流行,在《论
试论张九龄的神道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道观   佛教   道教   张九龄   神道设教   三教融合   玄宗   相互为用   传统文化   世界观  
描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复杂内容的开放动态系统。自汉唐以来,逐渐形成儒、释(佛)、道“三教互补”的格局。古代有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文学家,大都涉足过三教之学,出入于三教之间,不同程度受到三教的影响。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外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张九龄的神道观,清晰地体现了三教兼容并蓄、相互为用的自觉意识,并较早地进
北宋诸帝与道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灵素   《宋史》   宋真宗   陈抟   天书   宋徽宗   道教   道士   神道设教   天尊  
描述: 中国道教自从在汉代出世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改革、演变,逐渐与儒、释鼎足而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特别是李唐王室自认是老子李耳的后裔,追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奉行崇尚道教的政策,使道教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随着唐末五代藩镇势力的割据、战乱,宫观大多被毁,经书亡佚,道士逃散,道教痛遭劫难而堕入低谷。入宋以后,在国家基本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思想文化日益活跃的社会气氛中,由于道教主动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和统治阶级
柳宗元不主张“以神道设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合儒释   心性学   佛学   坚决反对   政治哲学   神道设教   教化作用   主张   圣人   柳宗元  
描述: 柳宗元认为佛学心性学低层次部分是与《易》、《论语》合的,可以用来佐教化,但是他对《易》经中“圣人以神道设教”的说法,又一贯抱着怀疑、批判的态度.明确这点,可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本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