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的和谐思想解析
作者: 马恒通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和谐社会   人自身   自然  
描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提出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历史渊源,从直接的层面上讲,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深层的角度上看,离不开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形态的儒家思想奠基人
孔子朱熹理想社会观
作者: 徐公喜   来源: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朱熹   儒学思想   哲学思想   和谐社会  
描述: 一、中国古代圣贤没有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 国家领导人在谈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时,曾经引用了一段古代先贤们心目中关于理想社会的理念的表述:“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
孔子“无讼”说新解
作者: 卫欢   来源: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无讼   法律文化   和谐社会   忠恕  
描述: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鲜明特点之一的"无讼"法律传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人"贱公"、"非讼"性格的由来,也是我国今天法制建设的巨大障碍。然而,孔子"无讼"一语的真意到底如何,学界仍颇有争议。本文旨在对孔子的"无讼"观做一番新的疏解,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提供一些启示。
儒家“以乐治国”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作者: 张飞舟   来源: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和谐社会   法律制度  
描述: 一、儒家的“以乐治国”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治国安民主要靠两大工具:礼与乐。然而,现代多数儒学者都有“重礼轻乐”的倾向,并未充分重视乐的治国功能,似乎儒家主要只是以礼治天下。依《礼记》,“礼主异,乐主和”。‘‘礼”将人分成上下尊卑各种等级,并规定了各等级所应守的本分。这是当时社会运行之需要。但等级制却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冲突、不和、“相异”。如一任其“异”发展,和谐将无由产生。故而,儒家找到了一个巧妙的“促和”工具——“乐”。
儒学与现代社会
作者: 周桂钿   来源: “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和而不同   和谐社会   世界和平   儒学  
描述: 的。在经济上的调均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忠孝仁义等思想,经过阐释,都可以作为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儒学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都有过重大贡献,儒学优秀部分已经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将对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文化中的容忍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人的素质   治国安民   和谐社会   道德修养   容忍  
描述: 容忍,是儒、道、释的共有思想,古人视之为治国安民的方略,建立和谐关系的要诀,官员和人才的重要素质,道德修养的必备内容,研究、弘扬这一思想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孔子语言观之重读
作者: 毛如意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   孔子语言观   语用语言观   和谐社会       社会行为  
描述: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到思维模式,从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都可以看到儒学的痕迹。而古今中外对孔子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更有学者倾其毕生精力研究儒学,极大的丰富了儒学的内容,并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儒学的发展也非一路坦途,特别是在五四时期经历了“打到孔家店”,为许多学者唾弃。但这并不能抹去真正儒学精神的积极意义。纵观古今中外学者的儒学研究,大部分关注的都只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