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宗教的人文性质与儒化特色简析——以佛教、基督教中国化为例展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人文   中国   宗教   基督教  
描述: 中国宗教不同于西方宗教,其人文性质是鲜明的,我们可以佛教与基督教中国化为例阐明之。佛教中国化即人文化,基本经验包括对"儒以为基,三教共成"人文路线的内在贯彻,对"学教互动,雅俗融通"文化脉动的自觉契合,对"亦儒亦释,禅净双修"居士阶层的持续培育,对"本土本色,宗门教下"内在张力的时中平衡。借鉴佛教中国化经验,接续明清以来中国基督教内在理路,基督教中国化发展方略亦应如此,即以对中华文化人文路线的对接拓展为发展主题,以对中华文化发展脉动的顺承优化为发展使命,以对"亦儒亦耶"修士阶层的精心培育为发展要务,以对"本土本色"内在张力的时中平衡为发展保障。以佛教、基督教中国化的经验教训为参照,可以深入思考当前中国人文宗教的应然发展态势。
隐士、隐士文化与儒释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隐士   儒道   风尚  
描述: 隐士不是中国特有的,隐逸也不是个人的理想行为,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现象。隐士,顾名思义,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隐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不仕指不求名、不求利。中国隐逸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风尚,源于先秦,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扬光大于唐、宋,延续至元、明、清,庞大的隐士群体构成了隐逸文化的主体,而隐士的隐逸形态却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动荡和变革、文化背景的转换而千差万别,构成了隐逸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和发展空间。隐士们的归隐行为,或受道家绝对精神自由思想的影响,飘逸洒脱;或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浸染,犹豫在出仕与隐逸之间;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明代儒士“君子人格”管窥(上)——以张履祥《近古录》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士   《近古录》   明代   人格   君子  
描述: "君子"为儒家学者的人格理想,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至真纯粹境界和移风化俗之效能。在人格理想具有多元化色彩的明末清初,士大夫中既有恪守儒家行为准则的道德实践者,又有言不由衷的假道学和不顾廉耻者,因而心系家国天下的儒学家自觉梳理历代儒学名贤的嘉言懿行,以昭彰圣贤君子的道德气象,希图扭转时弊。其中,蕺山后学弟子张履祥编纂辑录《近古录》,宣扬君子德风,有裨于世道人心,从中可窥探明代儒士的君子人格。
徐訏小说的传统文化观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訏   观照   传统文化  
描述: 徐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文化思想更是渗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儒家主张的仁义智勇与道义担当,道家所追求的朴素自然与天人合一,佛家所追求的智慧观照与慈悲利他,在他的小说中都有表现,并且塑造了各自理想的典型人物,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生动而形象化的表达。关于世界人生的苦难与悲剧,徐訏认为追求和谐与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将能给出解决之道。
论孔子“述而不作”的宗教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述而不作   孔子   《论语》  
描述: 《论语》中孔子自谓的"述而不作"通常被解读为他的治学风格,且被视为保守或守旧的明证。其实,从儒之本源、儒家神话和当时口述文化语境中透视一番,就会发现孔子所谓的"述而不作"具有以述古道存原真性、以精确性求有效性、以巫史源通权威性等宗教特征,从而表明儒家人文思想内在的宗教性。
朝鲜中期文人李民宬与齐鲁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论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齐鲁文化   李民宬  
描述: 朝鲜中期文人李民宬两次出使中国:一次是1608年李民宬作为王世子册封奏请书状官第一次出使明朝,这次出使往返均经由辽东陆路往返北京;一次是1623~1624年被任命为书状官第二次出使明朝。后一次李民宬的山东行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朝鲜儒学者来到儒学的故乡直接印证和体验山东文化之旅。从总体来看,以李民宬为代表的朝鲜文人对明末齐鲁文化的体验基本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这与他们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齐鲁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有着天然的亲密感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儒道佛不同性质的文化错综交替现象和城市书院的重利风气也颇有微词,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