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梁漱溟的“儒”“佛”会通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梁漱溟   会通   儒学  
描述: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最初信奉西方功利主义,到佛学,再到儒学;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他都走得坚定而有力。他认为儒家和佛教在本质上都是为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困惑和苦难,在生命的终极关怀意义上具有一致性。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援佛入儒"是可能的,是行得通的。梁漱溟是徘徊在"佛""儒"之间的智者,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和色彩,但归根结底,他认为自己的思想主体仍是儒家的。本文试图对梁漱溟的文化思想进行一个简单梳理,主要包括其人其思想,而侧重点则在于他对"儒""佛"的选择。
李大钊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会通之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会通   李大钊   儒学  
描述: 李大钊先生不但是我国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而且还是会通、融合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哲学思想的第一人。他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又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注重历史的研究,更关注现实的中国。这使得其将马克思主义同传统儒学乃至现实之结合成为可能,概略研制,其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会通主要体现在"以儒接马"、"以马评儒"及"融儒于马"的过程中。
从儒释道的“中”观看中国人文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人文精神   中道   守中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通过对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守中精神和佛家的中道,三者的思想内涵解析,指出此三种思想的一致性是由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所决定的。
隐逸源于《易经》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发源   隐逸  
描述: 隐逸思想通常被认为源于儒、道两家,孔孟和老庄通常被奉为隐逸思想的开创者,这是一种误读。隐逸源于《易经》,可从《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刚柔共济思想以及《易经》中的"贤人"与"隐士"进行考辨。《易经》把人天性中的刚柔与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在现实人生中的积极进取,还是退让隐忍,儒、道两家都可以从《易经》中寻觅到为之所用的文化因子。因此,《易经》应是隐逸思想的发源地。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孟学思想   王安石   权变思想   苏轼   性善论  
描述: 王安石从孟子思想非常切合北宋时代建设儒学心性之学与富国强民的需要出发,对孟子之学采取了完全尊信的态度。而苏轼从对儒释道一视同仁的借鉴吸收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出发,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权变思想,因而与王安石的孟学思想形成了强烈对比。王安石的孟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振兴和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而苏轼孟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颜延之为例看晋宋之际三教合流对士风、文风之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   颜延之   晋宋之际  
描述: 晋宋之际,儒学振兴、玄学式微,佛学兴盛,三教之间的互动共融,为士人提供多向选择,形成了此一时期的特殊面貌。受其家世影响,在颜延之的思想中儒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在佛、玄盛行的南北朝时期,颜延之身上也沾染了佛玄的习气。三种思想同时并存,交互影响。一方面,玄、儒合流,借佯狂而斥权贵,以名士之风实现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儒士自觉感。另一方面,玄、佛双修,在对社会的失望中采取一种出世的超脱之感。
扬弃传统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道德   法律观念   和谐  
描述: 传统伦理道德不断遭到破坏,根源于历史上的频繁战乱和各式各样的社会竞争。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强势文化入侵,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空前打击,相应地法治思想和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社会近代以来"法"的概念相当广泛,不仅包括人为的法律制度,还包括具有道德制约作用的自然法则。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是与道德相对应的概念,只注重法律不注重道德,在法律之外的空白领域必然会缺乏道德的监督。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传统儒释道等各家派的道德资源,还应吸取基督教道德资源中的合理之处,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美好发展。
传统文化之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合   源头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儒、道,儒、道思想同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佛教在骨子里带有"和"文化的基因。"和"文化有先天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尤其表现在逻辑思维的欠缺。新世纪是中国文化进行整合的阶段,亦是传统文化复兴、宏扬的契机。
竹简《五行》与《孟子》诗学之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孟子》   诗学  
描述: 郭店竹简儒家著作的出土填补了孔子到孟子之间儒家思想的空白。学者们认为这些著作与思孟学派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比较竹简《五行》篇与《孟子》中的诗学,发现二者的进学方法与所习经典均有差别,应属于不同的学术团体。思孟学派是子思之儒与孟氏之儒两个不同的儒家支派的合称,这种看法更符合事实。二者的区别也反映出先秦诗学的不同发展阶段。
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信仰对象   中国古代   “诚”   信仰概念   “信”   《论语》   精神境界   献身精神  
描述: 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刘建军我们现在使用的“信仰”一词,最初来源于佛经,但在近代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近代以来,学者们把“信仰”一词对立干西方的信仰概念,从而使它成为一个通用的流行的理论概念。这种情形使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