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梁漱溟论孔子的人生哲学
作者: 张金荣   杨青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孔子   梁漱溟  
描述: 梁漱溟认为,孔子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仁,仁是原来人有的心,是真正的生命,是活气;仁的生活就是人原来的生活,亦即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与此仁的生活相伴随者即是乐,所谓乐者是生机的活泼。而此仁的生活之现于外者即是人世间的许多礼,所谓礼者是出于我们的心情自然之表示,也就是行于世的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伦理关系。行此仁的生活就必须树立合理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是不外找,包括看自己,看当下,非功利;另一方面是不懈怠,包括不迁怒,不贰过。
德命、禄命、天命:论孔子的三维命观
作者: 吴玉萍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禄命   儒生   德命   天命  
描述: 《论语》中多次提及“命”。孔子的命观由三个维度构成:德命、禄命、天命,且这三者呈金字塔形。文章着重论证孔子从蓄德到出仕,再到“知我其天”的政治脉络,还原孔子从一介普通儒生到相信自己“受命于天”、“天下宗予”的命运历程。
“读进去,生活出来”,走向为己之学:我们今天怎样重读儒学经典
作者: 廖申白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为己之学   文化生命体   教养  
描述: 文化生长、发展的一个特性,是它会以其正常的状态和方式来融合它自身的本土资源和来自其他文化的适合它自身的资源。这种融合的根基是首先从本土资源中汲取适合的养分。见诸社会与个人,这种文化生命也就是广义的教育或教养。这种教养传统已断失很久。在新近的重读经典的社会实践中,它正在被寻求。思索它的思想精髓是重读中的重要之点。这种精髓或可以儒学之"为己之学"来阐发。恢复它作为"为己之学"教养传统的力量,首先要体会得到它是关怀人的整全人生的;其次是在"读进去"的同时,要"生活出来";第三是要使它成为自己导引自己的自由教育。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略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秦   知耻   耻感   儒家  
描述: "耻"是中国传统道德"八德"之一,被认为是"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儒家所重视。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逐渐将耻感文化纳入儒家学说体系。主要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等为人处世的道德原则,并且积极发挥着知耻在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洁身励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儒家耻感文化以其自身鲜明的特征,深刻地影响并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
从“有无之辨”看儒玄思维方式的转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化   崇有   贵无   玄学   儒学  
描述: 对"有"、"无"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玄学看待宇宙万物的态度与方法。从"贵无"、"崇有"到"独化",玄学形成了一套与汉代经学推衍模式不同的内向式抽象思维的方法,突破了汉代以来儒学以阴阳五行为主体的宇宙间架,转而透过万物的外在表象探索其本质。虽然玄学在理论发展完成的过程中就已埋下了自我消解的种子,但其内向探寻本质的思维方式拓展了人们的思想空间与维度,仍有积极的意义。
简帛古书学派属性判定方法的重新定位——以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简帛古书   《为吏之道》   学派  
描述: 文章以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为例,针对目前学界所提出的儒、墨、法、道等多种学派意见,从判定简帛古书学派的方法论着手,提出质疑,认为《为吏之道》中所谓的儒、墨、法、道等思想实乃是先秦一种公识思想,即章学诚所说的“言公”,从而认为简帛古书学派判定方法需重新定位,并提出八种学派判定方法,在具体判定时,需综合应用。
崇阴阳的德性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阳之道   崇阴   崇阳  
描述: 《周易》阴阳合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构成中华传统德性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周易》之后的中国传统德性文化中,诸子学说,都从各自主张出发,共同遵循《周易》的顺应天道、天人合一等思想。阴阳之道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主要有崇阳说与崇阴说两大类。儒家思想重于崇阳,道家思想偏于崇阴。儒、道两家即使有崇阴、崇阳上的偏重,也从未将乾坤阴阳截然对立,而是把乾坤阴阳视为宇宙天地的两个方面。儒家的经世致用、内圣外王思想,道家的阴阳互济、天人合一思想,无不从乾坤阴阳之道中化生而来。
传统与现代——土家族哲学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审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转型   全球性现代化运动   土家族  
描述: 自15世纪以来,土家族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哲学转型:第一次是"脱蛮入儒",在土家族文化传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传统,即以儒学文化为根本精神的中原文化传统,这一转型在改土归流后得以实现;第二次是全球性现代化推动的土家族初步接触西方现代思潮,形成了解决以"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问题为主题的各种哲学思潮;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新的哲学自觉,逐步谋求自己的哲学建构,并有了一些新的成果。文章强调的是转型过程,这一过程表明的是土家族不断趋新的文化精神。
明清时期儒学的民间化、宗教化转向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化   现代启示   民间化   明清时期   儒学  
描述: 明清时期儒学的民间化、宗教化的转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在的学术理路.这是儒学下行路线的过程,经过了王门后学未完成的宗教化、三一教、太谷教和刘门教等真正的宗教化和其他民间宗教中的儒学因素这几个阶段.以儒为主,三教合一是这种转向的基本样态.以儒家人伦教化为依归,走向大众,强调实践是这种转向的基本特质.这种转向对我们今天儒学、儒教的复兴有重要启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