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魏士大夫居士对传统文教事业影响之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居士   北魏   佛学   儒学  
描述: 北魏时期是一个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时期.北魏士大夫阶层虽主承中国原生文化,但又不为其所囿,他们儒释道兼修,进一步丰富了以"累世经学"为传统的家学教育内容.随着北魏佛教的转兴,他们积极参与佛学义理的弘扬,使北方儒林也"玄风"渐起,对中国传统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清初回族学者刘智“真一说”探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伊斯兰哲学   刘智   真一说  
描述: 清初回族思想家、天方学人刘智在当时以儒诠回以回补儒历史文化大背景下,从伊斯兰教教义学的立场出发,基于在中国弘扬伊斯教兰教教义思想的神圣使命感,以其深厚的儒学文化学养与系统的回教教义学研究,在广泛吸取前辈学者的基础之上,对真一说进行了深度阐发,从而建构了以真一说为理论基石的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基本骨架。
浅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人文精神  
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无论以人为出发点还是归宿,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从哲学、宗教、甚至审美的角度看,人文精神都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而且在高度和深度上都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有所超越。从对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道、释的分析中论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论新时期小说的儒文化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儒文化   精神  
描述: 本文分析新时期小说作品和作家创作心理、创作过程,认为无不契入儒文化精神的特质。儒文化和作家自我意识的互补照映,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一种独特现象——新儒学文学。
浅议孟子人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孟子人学   人本体   价值取向   价值归宿  
描述: 孟子人学区别于其他儒家人学的几个主要特征 :首先 ,在人性说与天命观上使人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 ,提升人的地位 ;其次 ,以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独立完善的人格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 ,虽然其价值归宿落于政治 ,但对个体人的发展作用匪浅。相较而言 ,孔子人学可称为孟子人学的滥觞 ,而荀子人学一方面继承了孟子高扬个性的传统 ,另一方面却为个人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这些障碍加重的结果 ,是后世对个体的一步步禁锢
“宁”“荣”互补的文化生态及其异质──对《红楼梦》的一种符号读解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兼美   男性人格   异质   弱质   符号  
描述: 以《红楼梦》写作构思的符号风格为依据,读解“宁”“荣”二府及“兼美”意象作为象征存在,包含了作者对传统中国道、儒互补的文化生态格局制造弱质存在的批判否定;贾宝玉的人生经历从逃避世俗开始,由自居弱势向遭劫吃苦嬗变,是对隐逸选择命运的形象说明;以还俗和证情引入作为异质文化因子的“情不清”,呼唤中国文化男性人格的回归。
“中和之美”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和之美   礼则   艺术风格   西方美学史   温柔敦厚   “中和”   乐记   民族审美心理   “中庸”  
描述: 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于地理环境等都潜移默化,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里,儒、释、道三家思想,时而分离,时而交融,或明或暗,忽轻忽重地浸染滋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在学派林立,错综复杂的思想中,孔儒的文艺思想又鹤立鸡群,攘众独出.上下两千年,源远流长,在这条滔滔不息的长河里,也时而波涛翻滚,浊浪排天,时而水明波静,涟漪涣涣.汹涌狂暴的巨浪冲击着堤岸,所溃决的泥沙则卷流而下,若能披沙拣金,也不乏熠熠闪光的金子.“中和之美”便是这无数碎金中的一块.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