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国古代新年的是哪一天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新春佳节之际,人们爆竹迎春,阖家团圆。而此刻有的人会在想,我国古代新年是哪一天?古代人也是在这个时候过春节吗?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其实中国古代历法对于新年是何时曾经有过不少次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古代有“三正”之说。三正之说始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谓夏以建寅为正,殷以建丑为正,周以建子为正。 《史记·历书》上记载得更为明显:“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一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於诸侯。”司马迁时代的正月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正月,也就是天干地支中的寅月。从而可知,汉代时,受儒学的影响,普遍认为夏代历法建寅;而商代历法建丑——以丑月作为正月,“丑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二月:周代建子——以子月作为正月,“子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一月。这就是“三正”。其实,“三正”之说经过现在的研究,有一定依据,但是不可尽信。这是由于儒家用历法因素来说明“天之道周而复始”。国德、国色和国数被用来说明合法与权威,脱离了历法,缺少理据性。通过对《诗经》以及其他资料的考证,尽管仍无定论,但是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三正”的分割并无明显的界限,在上古三朝时往往是并行的,只是到周代后期才慢慢全面确定下来周朝的新年为阴历十一月。 到了秦朝,新年的曰期再次发生变更,《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可见,秦始皇在对建朔时需要与前朝相生相克的基础上,确立了秦朝的新年为每年的阴历十月,即建朔于亥。 汉代初年,沿袭秦制,也是把新年定在了十月。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实施《太初历》,才恢复夏历建寅,也就是把正月作为了一年之始。这也与汉儒在此时正统地位得以建立、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太初历》一直沿用至今,为万世规范,在之后的历史上,也有短暂的变更,比如王莽曾改夏正为殷正:武则天时期由于改国号“唐”为“周”,所以以周代之正为历元;这都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恢复了夏正,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正月新年。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一月一日规定为元旦,算做一年之始。可是春节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而是两者并行。这就保证了传统文明得以延续,现代文明得以便利。写到此处,我想再回到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数千年后代人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历法,会不会也产生我们对于“三正”的那种困惑呢?
阅读沙龙 《中国古典艺术观照》:流光溢彩的梦华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赵建忠 还记得艾略特笔下万物瑟缩、生机寂灭的荒原吗?他写的是一个唯有幻灭绝望、令人奄奄一息的精神荒原。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了,因为繁复、斑驳的生活让人们忘却,而且世人一般都愿意做空心人,做彼此依靠着填塞起来的稻草人,舞在沉醉中,舞在精神的荒漠中。 然而,世上也还有独清独醒者和冷眼旁观者。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吾友吴祚来就是一个守望在文化流域的清醒者与思想者。文化荒漠的阗寂唤起了祚来兄的古典情结,笔触伸向了深美宏约、奥妙精微的古典文化与艺术的堂奥,行文时若水流花放,时若飞鸟出林,气韵流淌,一气呵成了古典艺术的全息图像。为之作评,心惶惶兮,莫因我之庸騃误友人华章。 古典文化与艺术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化解不开的情结,在心的角隅微微震颤着,是遥忆往昔时亦真亦幻又美轮美奂的华梦,流光溢彩,情韵并美,青铜、乐舞、建筑、书法、绘画、诗篇、鸿文等等,不一而足,蔚成大观。这样驳荦的艺术盛宴难免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该如何兼顾整合?《中国古典艺术观照》一书中,祚来兄以文化精神贯注其中,如链串珠,衔接起中国古典艺术的类种。 中国艺术的诞生与延续离不开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生态场——我们世世代代栖居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文明前夜的生态环境使得中西方以不同的途径跨入文明时代。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自然环境优越,食物获得以采集为主、渔猎为辅,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用直觉领悟和移情式的想象对待外物并注人情感,使万物皆著我色,所以中国的艺术精神效法自然。《中国古典艺术观照》开篇即阐释了中国艺术以自然为本体,各门各类都崇尚自然。融注中国艺术、与自然精神相随始终的还有道德理性。儒家伦理因与政治统治合拍受到推崇,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中国艺术顺理成章地打上了“和”与道德理性的儒家烙印。 祚来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是一般社会史为起点,继之结合政治剖析时代文化与时代风貌,再探寻文化精神,最后落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这种探本索源的追寻发挥了其专业文艺理论的特长,精彩的论断、灵动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历时态中有艺术精神的流动,共时态中有艺术成果的展示,脉络分明又水乳交融,努力对历史作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把握,尽量地贴近历史的实际情状,读之即令人手不释卷。 祚来是在中西对比的视域中开始对中国艺术的追溯。万载蒙昧的光阴在人类的无知无觉中倏忽而过,文明时代到来了。中国是早熟的东方国家,史前艺术的多元起源大都和生活有关,而西方一以贯之的是宗教精神。人类学认为,中国审美心理自发形成,而西方审美心理来自人为构筑和自觉反思,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常态。中国文化多源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有着深厚的生活属性与原始理性,陶器制作是为了实用,乐舞是为了怡情悦性、祭祀神祗与调和自然,我们的先人在简单、祥和中优游卒岁,又度过了几千载,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貌已具雏形。 艺术符号中隐藏着历史的真相,从彩陶狞厉神秘的线条里,我们嗅出了浓浓的血腥味,青铜器一脉承之,人类开启了历史长河中战争频仍的端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西方虔诚祭神之时,我们的卜巫祭祖文化风生水起,显示国家权威美学的青铜器的发达正是得益于这种统治文化与祭祀文化。这一时期的礼乐文化承接三皇五帝时的乐舞文化,用权力来分配文化资源,学在官府,用道德与制度来规范,是一种注重宏大场面与文化的权力美学。这一时期,还存在着长江流域独树一帜却瑰丽无比的巫楚文化,有巫觋歌舞戏、帛画,还有难能可贵的屈子的悲剧精神。 刘再复在《传统与中国人》一书中认为,文字发明之后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都在加速积累,是一个蕴着不同质的统一体。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传统就发生分化,也就是不同的质分流,士人各执一端深入阐释就形成各家并激烈交锋。百家争鸣在本质上是中国文明自有文字以来的传统的分化与重新解释。没有统一思想的支撑,人心涣散,秦二世而亡,汉继之而立,历史到了一个文明的岔道口,初始的选择是随机的,后世的惯性却使得这种选择举足轻重,文明的主流也因这种选择而固定。儒家是这场角逐中的胜出者,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伴随皇权始终,贯穿人们生活始终,艺术中的神道设教逐渐降格和淡化,道德理性由此强化。秦汉雄风,这一时期是集权美学大盛时期,士大夫美学与民间美学虽有发展,却无力与之抗衡,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汉俑、汉石雕群及礼乐尊威的汉宫乐舞都是皇家美学的典范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的统一后是漫长的分裂,角争日起,兼外族蛮邦入主中原,思想文化走向边缘,士大夫的诉求空间是狭窄的,以啸傲山林求全身于乱世,这一时期人性是自由的,文化也是自由的,因此艺术熠熠生辉却散点辐射难成大观,如建安之风的慷慨悲凉、竹林七贤的霁月风光、王羲之书法的飘逸绝美、顾恺之绘画的金相玉质等等等等,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的东渐,使得中国人的灵魂有了委身之处,寺庙纷起,洞窟打开,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到了豪迈超绝、气来、神来、情来的盛唐,我们在艺术上收获了整片森林。科举制的推行,寒门士子有了晋身之路,是历史上一次尤为重要的文化举措。皇家美学与士大夫美学齐头并进,诗篇、乐舞、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分支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 至宋,国家积贫积弱、崇文抑武,外起狼烟内蕴奸权,因此宋人的文化精神含蓄内敛,艺术上尔雅婉约、温煦淡远。经过前代长期外邦与中原、南朝风尚与北朝文化,儒释道三教的激荡、融合的积淀,宋代文化艺术复杂而灿烂。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术的长足进步,说唱与讲史勃兴,杂剧南戏又异军突起。元代,异族统治中原,开拓了中国最为辽阔的版图,然而艺术成就寥落不堪。野蛮的统治者不懂中原文化,还没等到弄懂中原文明的就里,就匆匆谢幕,中原重新恢复了汉族统治。皇家美学是相对薄弱的,士大夫在被排斥和打压中混迹于民间,可以说元代是民间艺术的风头强劲,浅白俚俗的元曲大放异彩。随后南戏兴起,戏剧逐渐成长为中国艺术的主要种类之一。 至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众体兼备了,清代集其大成。中国古代的艺术愈至后世,种类愈是繁多,形式愈是复杂。不同的时期,重复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艺术精神和时代风貌,某些艺术形式的技巧是在历史的时空中积累、变化而渐趋完善的,而另一些艺术形式,灿烂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空前绝后的达到极致后走向平庸。《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对这种艺术形式本体中流变给予了相当关注。 “气韵流淌的性灵之美”是《中国古典艺术观照》的副题,可见,祚来对艺术的观照在其“韵”,在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深度阐释,使孤立的艺术品回归时代,在时代中鲜活起来,而后带给今天的人们艺术享受,有点叔本华用艺术鉴赏摆脱人生痛苦的意味。 写至此,抬起头来眺望窗外,落日缓缓沉入山背,几只归鸟飞掠在将熄未熄的天空,建筑物的轮廓明灭在晚霞中,陶醉在古典艺术中的我现在看什么都有点艺术的味道。 (作者系天津师大教授、红学与古典文学专家)
马一浮与《浙大校歌》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浙江大学   竺可桢   校歌   马一浮   《周易》   儒宗  
描述: 1938年4月,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应时任校长竺可桢之请,执教浙江大学。是年11月,受命撰写校歌。其词以《周易》之道为本,文思深沉,精义周备;辨证要旨,发人深省。
教师角色的选择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书   种类   集大成者   创造者   思想启蒙   教学艺术化   教师角色   艺师  
描述: 李政涛在<教师的四种类型>一文中提到天下的教师可以分成四种类型:匠师、艺师、儒师、哲师.匠师者善教而无创新的思想和生命的激情;艺师者可谓教学艺术化的集大成者而往往过了度,使教学纯粹成为一种个人演绎教学艺术的舞台:儒师者儒雅学士之典范也,却拘泥于本专业的世界,两耳不闻其他事,一心只攻专业书;哲师者思想启蒙和思维之创造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自我的创新的价值.
删节与窜改:从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一篇课文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极   窜改   书信   茨威格   课文   删节   实验教科书   斯科特   语文   吕氏春秋  
描述: 相传吕不韦集群儒写成《吕氏春秋》后,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时人无能增损者。高诱在《吕氏春秋序》里已指出:时人非不能也,只不过是忌惮相国的权势罢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汉语传统中有着精益求精、直至不增损一字的态度,以及对已成文作品的敬惜。而作品一旦入选教科书,成为传习的范本,则更应遵循三条基本规则:一、保持原著的风貌;二、尽可能全文收录;三、因篇幅过长不得不节选,则作出标示说明,并简要交代选
时思寺随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祠   平方米   前厅   组成   旁边   有定性   儒释道   圣人   建筑群   钟楼  
描述: 用三个读音相近的字组成一个绕口令般难念的词,不知道当初起名者用意何在? 是希望遭逢它的人,在迟滞中能够想一想, 乃至深领其义吗? 这是一个古刹建筑群,存在年代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的规模远比今天大,儒释道三教并存,是一处有意思的景观。现在留下的大雄宝殿、钟楼和梅氏宗祠,明清以来多次修建,但仍保留着一部分原来的构件及大致模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