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忠恕而仁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儒家  
描述: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之一种。这部50万字的书稿主要研究了中国儒家学说的三个核心概念:仁、忠、恕。导言追溯了儒之为儒的起源、构成、职事与流变,大致可以看清早期儒者身上具有的身份特征、精神诉求和群体性格。及至孔子,他对旧儒进行了成功的改造与变革,正如胡适言:“孔子是儒的中兴领袖……
董子春秋羲法辞考论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春秋》  
描述: 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法、墨、黄老之学而入儒,借助外道而不离本宗,成就汉代儒家新气象,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在弄清董仲舒一个个思想命题的内在机理与逻辑原因的基础上,又折回到传统经学的理路和脉络,聚焦董学诠释《春秋》的义理、法统、属辞三大方面,努力把董仲舒归还于春秋学的谱系中。董仲舒的“六科十指”充分彰显出《春秋》之精微而磅礴,将王义上升到哲学普遍性的高度加以阐发,使之成为人间万事所维系的根本法则。《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对《春秋》法统的理解和诠释有质文、忠敬文、黑白赤三统,甚至还有四法、三王、五帝、九皇、六十四民之差异,每一个系统都呈交替、流转之势,为汉德之确立奠定了……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广森   属辞比事   特约主持人   儒学研究   公羊学   论语说义   刘逢禄   李奎   董子   沪上  
描述: 不懂《春秋》辞法,《春秋》大义就出不来,也就不可能真正读懂《春秋》。今人要想读懂《春秋》辞法,还必须先从董仲舒的解经文献入手,何休、刘逢禄、孔广森均在其后。忧虑于近一二十年来大陆董子研究多切入自哲学、史学、政治学、思想史渠道,而《春秋》属辞比事之道昏暗不明,被遮蔽得太久太深,本人遂撰《董仲舒辞法十举》一文求教于方家,尚乞赐正。李奎良教授之于董学一向颇多感悟,去年在沪上提出董学研究必须实现“四个转向”,可谓画龙点睛之
本期《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约主持人   黄朴   儒学研究   任意性   经世   用神   西汉王朝   政统   儒家道德   董子  
描述: 天人感应观念是董仲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天人感应,就不懂董仲舒;摆不正天人感应学说的位置,就不可能客观评价和对待董仲舒的整个学说。本期多篇文章都涉及这方面内容,但态度则稍有不同。治董学有年的黄朴民教授看中董仲舒的经世意识,因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支撑,董子实现了以道统指导政统、用神权节制皇权、使天子最高权力受到制衡的理想。这样,董子便巧妙地凭借"天"的名义,把儒家道德置于君权之上,最大限度地约束君主行为的任意性。读了这篇文章,人们就不应该再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特约主持人按语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阳五行   特约主持人   儒家思想   道论   儒学研究   独到之见   公羊学   今文经学   儒法   董子  
描述: 中国的政治,一向有“儒表法里”“阳儒阴法”之说,虽未必完全正确,但儒法兼采、两相资用却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儒、法之间的勾连与纠结便一再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吴光教授一文把董仲舒在“表章六经,推明孔氏”、阐发《春秋》“微言大义”名义下所创立的“德主刑辅”王道论理解成一种以“《春秋》公羊学”形态出现的“政治经学”,可谓新颖独到之见地。这种“政治经学”不但开创儒家藉经议政、托孔改制之学风,而且还催生出今文经学与谶纬学。董仲舒创建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也为历代今文
孔子之前已有儒
作者: 余治平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孔子之前已有儒
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中国的方法论贡献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追寻与实现现代化是今日中国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并已成为一种全民性的社会实践。源自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方法体系的支撑。在中国人既有的传统哲学资源中,儒门外王之学的目标明显侧重于皇权社会的政制与礼法系统建构,而宋明以来的新儒内圣之学则又仅仅落实在主体心性修持的一边,因此都不能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扎根提供适切有效的方法论基础。西方现代科学大规模输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我们的哲学界、理论界还没能从思想资源的角度对中国人接受与发展现代科学的精神基础予以恰当的分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