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政统对道统的控制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政主道从   政统   道统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以君主专制为特征的政统,与以儒释道三教为代表的道统,是一种"政主道从"的关系。政统既需要道统方面的缘饰,又要防止道统势力的壮大,消除其对王权的现实或潜在威胁。为此,政统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对道统的控制:首先是君主们通过"受命于天"的自我神化,形成对道统先发制人的优势;其次是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对道统进行选择和改造;再次是插手道统的内部事务,直接干预其内部生态平衡;最后,当统治者认为道统的发展对封建统治形成现实威胁时,会毫不留情动用国家的力量予以重创。
由“罪己诏”论西汉道统与政统之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罪己诏   西汉   政统   道统  
描述: 西汉“罪己诏”的产生,既是禹、汤以来君王罪己传统的延续,也是西汉国家建构中道统和政统博弈的结果。儒家学说地位的隆升,使得圣王、圣人之说成为评判政治的理论依据以及衡量政治行为的标准。在决策政治事务时,西汉皇帝的个人看法常与儒生相绌,此时多用“罪己诏”来调和彼此的矛盾,正体现出道统与政统的相互适应和不断调整。
道统的重建与儒学的复兴——论二程政治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作者: 敦鹏   来源: 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程   政治哲学   政统   道统   儒学  
描述: 二程政治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丰富的思想渊源。历史背景指自唐代之后门阀士族的衰落与新官僚制度的形成,同时北宋政权的羸弱使得面对异域入侵时逼显出民族和国家意识的提高。思想渊源是指宋代之前的文化思潮对其学说的影响,主要是魏晋以来玄学与佛教对儒家名教的冲击和挑战。二程在构建新的哲学体系过程中,既批判又吸收了佛道两家的哲学资源,同时又自觉地对原始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予以发挥,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哲学在整个宋代道统重建和儒学复兴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礼的三重功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用   孔子     政统   道统  
描述: 学界一般认为,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思想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仁发明斯道,从而为礼乐找到了一种内在根据。其实,这只是孔子创新思想内圣的一面,就外王一面来讲,孔子还做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追随前人,对礼乐的要义进行了重新探讨;二是顺应时代,为礼乐精神的落实找到了士君子的肉身作为载体。孔子意识到,礼乐的积极意义若想在现实中得以落实,必须培养和塑造一批礼乐精神的主宰者和维护者——士君子。经过孔子的开创及后儒的努力,儒家创造了一种政治新模式,而这种政治新模式之所以能相对良好地运行,在于作为道统的士君子阶层不断斡旋于政统与平民之间,使三者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由此,孔子的礼就生发出三重新的功用:治理国家、监督公权和导化社会。
孔、孟的德感自觉与幽暗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暗意识   德感   人性   政统   道统  
描述: 传统儒家的理论系统在个人的成德问题上一直采取正面进路的方式 ,即肯定人性本善 ,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有成德、成圣的可能。故可称之为“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但这并不意味传统儒家就真的漠视人性的不足 ,相反在正面进路的背后深藏着的却是先儒难以明言的幽暗意识。这一点在儒家人性和政治伦理的观点上都有表现。
被误解的道家法哲学——从本源法哲学与本体法哲学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源论   法统   道家法哲学   政统   道统   本体论   儒法法哲学  
描述: 儒法在"道统""政统""法统"上的合流,直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横亘上千年的正统法哲学,正统法哲学成为解读和评判其他法哲学流派的标尺,由此道家法哲学沦为旁支或者另类,对其过度诠释、误读、贬损比比皆是。正统法哲学的基础是本源法哲学,它从本源论上的现象世界来讨论问题,其"天"和"道"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总结,其法哲学成为君王治理现象世界的理论指南和为王权合法性辩护的工具;而道家法哲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超越现象世界回答其本真问题,否定主客观之间的对立,批判一切经验世界的有为法则,指出其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弊端,这种法哲学对于人类反思现象世界的缺陷和构建本体论意义深远,但是对集权统治来说甚少利用价值。道家法哲学被驳难和误读,不仅发生在中国传统历代王朝,甚至延续到今日。那些囿于个人立场、观念的过度诠释往往掩盖了道家法哲学的精髓和精彩,只有厘清这些误解、误读,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道家法哲学的智慧之光。
本期《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作者: 余治平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约主持人   黄朴   儒学研究   任意性   经世   用神   西汉王朝   政统   儒家道德   董子  
描述: 天人感应观念是董仲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天人感应,就不懂董仲舒;摆不正天人感应学说的位置,就不可能客观评价和对待董仲舒的整个学说。本期多篇文章都涉及这方面内容,但态度则稍有不同。治董学有年的黄朴民教授看中董仲舒的经世意识,因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支撑,董子实现了以道统指导政统、用神权节制皇权、使天子最高权力受到制衡的理想。这样,董子便巧妙地凭借"天"的名义,把儒家道德置于君权之上,最大限度地约束君主行为的任意性。读了这篇文章,人们就不应该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