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原儒 下
作者: 熊十力   来源: 龙门联合书局 年份: 195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原儒  
描述: 原儒 下
原儒 上
作者: 熊十力   来源: 龙门联合书局 年份: 195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原儒  
描述: 原儒 上
试析古今原儒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探源   原儒  
描述: 本文通过梳理历代的原儒工作,对诸家原儒的方法与着眼点进行分析。其中章太炎、胡适的原儒工作承前启后,彰显了"语学的""史学的"两条原儒的路径,推进了原儒的现代学术进程,之后的熊十力则独辟蹊径,以原儒"道"的方法进行原儒,这都对我们今后的原儒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原儒与儒家之“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原儒   儒家   君子  
描述: “儒”的名称最早见于《论语》。但在儒家出现之前,“儒”就早已存在。我们把这些先于儒家之前就已存在的“儒”称之为“原儒”。从“原儒”到孔氏之“儒”,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孔子在这次漫长而重大的历史转变中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孔氏之“儒”是对“原儒”的继承和发展,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儒家在百家争鸣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弄清原儒到儒家之“儒”的转化过程,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儒家和儒学的认知。
“红儒”与“原儒”: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原儒   现代中国   儒家   红儒  
描述: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由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给定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整理儒家思想遗产的"红儒",与从原初思想旨趣出发重建儒家的"原儒",构成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两股重要思潮。两者之间有一致、有冲突,有对峙、有交汇。站在现代中国建构的视角看,融通两者的关系,使之共同作为现代中国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是值得期待的。理性处理二者关系,避免两者同时陷入争夺意识形态霸权的对峙状态,保持一种相互尊重的对话态势,则是合宜地处理二者关系的必然要求。但二者间究竟会以何种结果呈现其关系走向,还有待观察。
民初旧派学者提升“史”的努力——以江瑔和刘咸炘的原儒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初年   由一而多   原儒   互见说   舍经言史  
描述: 清季民初,诸子学兴起的同时,"史"的地位也被提升。旧派学者如江瑔、刘咸炘等提升"史"的地位是从原儒开始的,其表现便是抑儒而扬道,扬道的同时,"史"亦变得至高无上。他们扬道、"史"的目的是重建一个人文传统,进而影响道德人心,以抵御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侵袭,同时亦是为了反对康有为等人推动的儒学宗教化。但他们扬"道"、"史"的路径却是还原历史,这种以"求真"来"求善"的方式最终事与愿违,反而动摇了传统的神圣性,从而与新派一起解构了传统学术,亦使之走向了现代。
略论孔子及原儒的君子人格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君子人格观   孔子   原儒   《论语》   宿命论  
描述: 孔子及原儒的君子人格观包括修身、处世到治国这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看,君子人格观是进步的,但不可避免有时代的局限性。在孔子及原儒眼中,君子人格理想主义色彩浓烈。
“人”与“天”——前期儒家与自律精神的确立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自律   文化   汉儒   原儒   精神  
描述: 前期儒家可区分为“原儒”、“汉儒”两个阶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儒将史前、史初时期的原始自律精神扩展至与人以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各个领域 ,主张由“人”向宗教和宗法之“天”的皈依 ,于是在确定主体性的同时便消解了主体性 ;其大力提倡的“自律”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转向为“律人”或曰“它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 ,更强调“以天为律”、“天主人从”;由此 ,不仅巩固了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既有倾向 ,而且促成了儒学和神学的进一步结合。作为其直接的结果 ,是神学的儒学化和儒学的神学化。所有这些 ,从根本上进一步颠覆了中国文化深层意识结构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消解了原始宗教和原儒文化中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人本意识和主体精神 ,使中国文化它律性的自律传统进一步得到肯定乃至强化 ;而起源于原始宗教、滥觞于原儒文化中的自律精神 ,自此亦成为封建社会中长期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主体精神和文化精神。
汪曾祺创作的原儒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理想   封建士大夫   儒家思想   汪曾祺   中国传统   原儒   创作   思想文化  
描述: :"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1而中国传统士大夫传承的思想和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以儒家的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虽然封建士大夫总是在历朝历代由不同姓氏、种族所建立的"势统"(即政统)的强权和凌辱下生存和游荡着,但他们所
论儒学影响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态的生成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儒   哲学形态   少数民族哲学   释儒   原儒   儒学   回儒   中国哲学  
描述: 在我国悠久的民族融合和历史变迁中,儒学传播与诸夏周边“四夷”民族的原始思维形成交集,儒学影响为少数民族哲学形态的发育生成注入活力和血液,儒学转化则构成了少数民族哲学多元共生的重要思想内容。由接触碰撞到认同吸纳进而转化融会儒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形成发展中哲学发蒙、生成演变的递进性标志。“释儒”“伊儒”“似儒”“辨儒(原儒)”“反儒”等,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哲学的重要观念构成,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和谐共进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