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中山致何香凝函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   《孙中山全集》   中华书局版  
描述: 在北京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全集》中,孙中山致何香凝的信函不多见。现介绍辛亥前孙中山致何氏的一封英文函。原文试译如下:亲爱的何香凝女士:在前去欧洲和美国之前,我急需资金来解决香港和新加坡的一些问题。因为巴黎和纽约的大商人已经多次催促我,我想迟早动身。我认为在彼处的筹款计划不日将竟成。但是我想当我在曼谷时,你和其他答应给我捐款的人尽快把该款项寄来,这是开展事业必要条件。时间宝贵,请勿耽搁。如果浪费时间,将一事无成。一周前我曾急电Hoad Sang应立即行动,但是目前还未知他是否已采取行动。如果他仍未有举动,我希望你召集海南的朋友,告知我目前的紧急状况,尽其所能地展开行动,因为任何一笔款项都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窘境。希望你立即给曼谷、新加坡发电报。先谢谢你了。孙逸仙新加坡,1909年3月9日英文函见杨才玉著《中国文物回流的新开端———为上海国泰美中收藏家协会会员委托品专场拍卖会欢呼》一文,载《收藏》2004年10月号,总第142期。拍卖会于2004年11月30日假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杨文介绍,原函由夏威夷孔氏家庭提供,系原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会某位委员的遗藏,使用的是当年中国商人蒸汽探索公司的信笺纸,共两项两封...
民初旧派学者提升“史”的努力——以江瑔和刘咸炘的原儒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初年   由一而多   原儒   互见说   舍经言史  
描述: 清季民初,诸子学兴起的同时,"史"的地位也被提升。旧派学者如江瑔、刘咸炘等提升"史"的地位是从原儒开始的,其表现便是抑儒而扬道,扬道的同时,"史"亦变得至高无上。他们扬道、"史"的目的是重建一个人文传统,进而影响道德人心,以抵御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侵袭,同时亦是为了反对康有为等人推动的儒学宗教化。但他们扬"道"、"史"的路径却是还原历史,这种以"求真"来"求善"的方式最终事与愿违,反而动摇了传统的神圣性,从而与新派一起解构了传统学术,亦使之走向了现代。
《老子指略》与王弼的儒道融通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道融通   老子指略   王弼  
描述: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真正开创者,援儒入老、融通儒道是其思想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指略》的解读分析,从一个视角探究王弼的儒道融通问题。由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对老子关于圣、仁、义等儒家核心理念的新表述,因此,与其说王弼援儒入老、融通道儒,不如说他对道的诠释更忠实于老子,是在忠实于老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道家,而汤用彤、冯契、冯达文三位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看似相左的精辟见解,恰好全面地诠释了王弼及其本体论哲学。
贺麟文化身份的再认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儒家   贺麟   西化   宗教  
描述: 在现代文化思想研究中,贺麟一般被当作新儒家处理.本文认为,在对待传统儒家思想、西方文化及中西关系方面,贺麟与熊十力学派的现代新儒家有深刻分歧,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的“以体充实体”即以西方基督教充实儒家思想的观点.贺麟虽然对儒家思想充满同情的了解并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但因为他是一位哲学家,其立论逻辑不在中西之别而在“体用合一”,因此能够超越中西而提出“文化自身”和“普遍哲学”的概念.当然,这种观念又源自西方现代的文化普遍主义.
康有为《论语注》诠释特点论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制   论语   康有为   孔学  
描述: 康有为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三统三世、大同小康、托古改制,然孔学被曾学遮蔽,被刘歆篡伪,被宋儒歪曲,故他以《论语注》为载体,援西入儒,对孔子极尽赞美之辞,弘扬孔学大道,绘制社会发展的改革蓝图。
阮籍《乐论》的美学思想及其局限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儒家乐论   音乐美学思想   自然无为   《吕氏春秋》   “乐”   三国志   阮籍   审美价值取向   《礼记·乐记》  
描述: 阮籍《乐论》的美学思想及其局限叶祖帅阮籍的《乐论》影响不大的原因在于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但这不能说《乐论》缺乏研究价值。一方面,《乐论》作为阮籍直接阐述艺术问题的著作,是探究阮籍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另一方面,虽然《乐论》所表达的观点基本上同儒家传...
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儒翰   文化交流   洋泾浜英语   语词集   中国  
描述: 中国洋泾浜英语是学术界研究较少的对象。 1 83 4年英国人马儒翰曾写下了一份很少人知道的中国洋泾浜英语语词集 ,本文对这一语词集进行全面的介绍 ,并从语音、词汇、语法与词源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使早期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显露。
中国古代经义决狱与司法公正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司法公正   经义决狱  
描述: 中国古代学者讨论司法公正,有其独特的视角。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司法既严格依法、不背离原则,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求儒臣治臣在司法过程中以经义解释法律,扩展法律的适用范围,真正实现法律正义。礼法结合、经义决狱和权时执法便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面。
道家治国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贞观政要   道家   《汉书》   中国历史   治国思想   《老子想尔注》   《资治通鉴》   《道德经》   《太平经合校》  
描述: 道家治国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郑正王兴平自古以来儒释道并称三教,影响着中国的各个方面。其中佛教系从印度传人,儒道两教是“国产”。但是谈到中国历史,谈到两千余年的政治实践,则呈现一边倒态势,大多数人认为儒家是主角,是儒家的一套决定着历代君臣如何治理...
论近代广东经学的时代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学   “六经”   孔子   春秋公羊学   经学   康有为   今文经学   时代特征   公羊春秋   近代广东  
描述: 所谓“经学”,是指古代以至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史家,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经过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儒家经籍的阐发和议论。经籍主要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上述五部著作便被法定化,从而具有了“经典”的含义。有了“经”,自然就有了“经学”。考诸史籍,“经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儿宽传》,载云:武帝时,“宽为椽,见上,语经学,上说(悦)之。”从此,经学作为封建统治思想,作为特定的意识形态,整整延续了二千多年,历代经学著作,汗牛充栋,可谓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