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刘勰节情观的思想史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勰       情性  
描述: 在南朝普遍重情、任情的风气下,刘勰独标节情一说,虽然是他主张宗经的结果,也有儒家传统的教化说的因子,但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考察,是和当时儒、释、玄三家对情性问题的深入讨论密切相关。其中先秦以来的情性论是这一学说的合理内核,南朝佛教心性论思潮的兴起和律学的兴盛则为它的萌生提供了必要的气候和土壤。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性情观与《荀子》心性观比较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问学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性自命出   心术   孟子   情性  
描述: 心性论辩为孔子後战国普遍讨论的重点,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发现的11种总计14篇的儒家着作,其中出土《性自命出》竹简的性情篇笔者认为《性自命出》竹简既不属於思孟,也不属於荀子,倒是与孔子《论语》的思想较为接近。是一篇介於孔子与孟荀之间的先秦儒家要籍。是否能由此重现苍土的文献补遗孔子以後自孟荀间战国时期儒家对心性观论点的立场与阐述。又笔者认为《性自命出》与《荀子》实有其渊源关系,如此便希望由《性自命出》竹简入手,欲探源孔子後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与《荀子》为何坚持认为《孟子》「性善说」为「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的论述。 思想融汇的脉络或许与历史承续的进路不同,尤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上。《性自命出》性情观的析解,大致能颇析孟子当时人性论的观点,但只有孟子能真正体证孔子「性与天道」的自觉心,直承孔子百余年後的道德意识之业,不因《性自命出》文献出土而有任何扭曲。但《性自命出》「君子身以为主心」以心为主导的徵验,而身体力行,使心统一性情,而以心正身,以身行心,内外察证修养,至《孟子》突显心灵的一点纯粹而尽心知性,反身诚然而知天命,彻底的精神自觉,体悟为仁由己的道德意识,实有孔子至孟子儒家思想蕴化转折的时代性在。由《性自命出》以接《孟子》时代的流变观来,告子的性情说与《性自命出》的论点大致相符,或许更可作为告子真为当代的大儒的佐证,而非单单源出於杨朱一派,而与《荀子》的思想相接近,或许楚简《性自命出》的发现,对後世批评《荀子》能有更客观的论点。
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以诗语史的独立性为基础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诗语史   闲适   精神追求   情性  
描述: 本文认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对于生命的关切,是以安适、快适、于不适之中求适为其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诗人不论是身处逆境,抑或身处顺境,始终以“适”作为向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以“适”调整心理平衡,这种“诗性的理念”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某些思想要素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射
宋代巴蜀《诗经》学浅谈:尤以三苏、魏了翁为重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情   宋代   相结合   朱熹   子夏   巴蜀   特色   魏了翁   研究   情性  
描述: 一、前言宋代蜀学称盛一时,文人蔚起,著述繁富,其中尤以文学、史学成就为重。宋高宗以为"蜀人多能文",王应麟亦有"西蜀史学"之称,以致近人梁启超有"四川夙产文士,学者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