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性情观与《荀子》心性观比较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问学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性自命出   心术   孟子   情性  
描述: 心性论辩为孔子後战国普遍讨论的重点,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发现的11种总计14篇的儒家着作,其中出土《性自命出》竹简的性情篇笔者认为《性自命出》竹简既不属於思孟,也不属於荀子,倒是与孔子《论语》的思想较为接近。是一篇介於孔子与孟荀之间的先秦儒家要籍。是否能由此重现苍土的文献补遗孔子以後自孟荀间战国时期儒家对心性观论点的立场与阐述。又笔者认为《性自命出》与《荀子》实有其渊源关系,如此便希望由《性自命出》竹简入手,欲探源孔子後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与《荀子》为何坚持认为《孟子》「性善说」为「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的论述。 思想融汇的脉络或许与历史承续的进路不同,尤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上。《性自命出》性情观的析解,大致能颇析孟子当时人性论的观点,但只有孟子能真正体证孔子「性与天道」的自觉心,直承孔子百余年後的道德意识之业,不因《性自命出》文献出土而有任何扭曲。但《性自命出》「君子身以为主心」以心为主导的徵验,而身体力行,使心统一性情,而以心正身,以身行心,内外察证修养,至《孟子》突显心灵的一点纯粹而尽心知性,反身诚然而知天命,彻底的精神自觉,体悟为仁由己的道德意识,实有孔子至孟子儒家思想蕴化转折的时代性在。由《性自命出》以接《孟子》时代的流变观来,告子的性情说与《性自命出》的论点大致相符,或许更可作为告子真为当代的大儒的佐证,而非单单源出於杨朱一派,而与《荀子》的思想相接近,或许楚简《性自命出》的发现,对後世批评《荀子》能有更客观的论点。
《性自命出》与先秦儒学:以人性论为中心
作者: 凌霄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论语   中庸   性自命出   孟子   人性论  
描述: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楚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简。据说墓曾经被盗,竹简也未能幸免于难,劫余竹简804枚,出土时已散乱无序,可得13000余字,全部是学术著作。据考古家们根据墓葬型制及器物纹样等推定,墓葬的入葬年代当为战国中期偏晚,约公元前300年上下。墓主属于士级贵族,很有可能就是殉葬耳环杯铭文所称“东宫之师”,即楚国太子的老师。这批竹简经过专家们的整理识别,楚简图版及释文于1998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发行,书名叫做《郭店楚墓竹简》。 整理后的竹简典籍主要
簡帛佚籍中孔子及其後學的『天——人』關係論:兼論《五行》與《性自命出》之心性修養論的差異
作者: 郭梨華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行     天人關係   性自命出     孔子  
描述: 『天——人』關係歷來皆是學者研究之重心,在出土文獻之儒簡中,也可藉此一主題之探究,發現孔子弟子及其後學在此一論題上的承繼與發展。 孔子的『天——入』關係論,本文是就其天道觀窺其端倪,孔子後學則以郭店簡中之《五行》、《性自命出》、《窮連以時》窺孔子後學在此一論題上的三種形態。尤其是闐於《五行》與《性自命出》,兩者在天人關係論上雖然秉承孔子以『德』為其聯繫,但兩者在『德』之載體的論述上有別,這一差異也可從其心性修養論知之。《五行》重在心之德的修養,強調『誠於中.形於外』;《性自命出》重在性之德的修養,強調教化
“寓教于乐”:从《性自命出》和《乐记》看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教   郭店楚简   儒家文献   儒家思想   性自命出   自然人性   乐记   礼乐   寓教于乐   先秦时期  
描述: 《性自命出》与《乐记》是反映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其中《性自命出》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中的儒家文献,“郭店一号楚墓竹简儒书各篇,与今存传世文献相比,在思想、内容、文字上,与《礼记》最为接近”(陈来:《史料困境的突破与儒家系谱的重建---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研究》,收入氏著《简帛<五行>与简帛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而《乐记》也正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所以二者在思想上的交集可以更加丰富地反映当时儒家思想的面貌。本文拟以两篇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
试论子游与近出简帛之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一生水   五行   子游   简帛文献   传世文献   儒家文献   孔子家语   性自命出   思孟学派   楚简  
描述: 在近出的楚简文献中,有许多关乎子游,甚或为子游作品,如《性自命出》。有些则为子游后学的作品,如上博八《子道饿》。这为我们讨论子游及其后学的思想与著述提供了新的文献材料和契机。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子游是孔门弟子中最深于礼乐者,其思想在子游氏之儒中得到了承传,而且其对思孟学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近出简帛文献,结合传世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不当之处,祈望方家正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