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与年代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描述: 明代文人于《庄子》情有独钟。憨山德清注《庄》不同于明代士人的“以佛解庄”,而是别出机杼“以佛化庄”——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憨山德清注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儒、释、道三家互不相融或限于浅层交流的局面,从深层次上发掘三家的内在关联。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在明代士大夫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佛教与士大夫沟通的桥梁和媒介。
佛儒交涉与晚明佛学的经世思潮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交涉   儒佛俱显   佛教经世   晚明佛教  
描述: 佛教性体论或心体论与程朱儒学理体论之间的相互歧异,是晚明佛教丛林力图加以辨析的重要课题。阳明学的展开和流变、儒释混融形态的形成,使晚明佛教丛林把佛教出世解脱的般若智慧心性化、内在化,并体现出把佛教修证工夫德性化的佛学倾向,表明其受到宋明儒学心性──伦理本体论思维模式的深刻影响;晚明丛林佛教经世取向,是晚明儒佛调和论的主要内容,也是晚明佛教复兴的重要表现,
晚明佛教复兴的特点及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倾向   复兴   晚明佛教   特点  
描述: 晚明佛教复兴表现在两个方向上 ,一是向古典佛教多种修行方便的历史回归 ,一是向社会现实的趋进。与此相应 ,晚明佛教复兴倾向则向两个方面展开 :诸宗内部的圆融 ,佛教和儒、道二教的圆融
圆融与还原:晚明佛教复兴的思想主题及其特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世俗化   佛教还原   晚明佛教   佛教圆融   佛教复兴  
描述: 本文認為,晚明時期(1567-1644)佛教叢林繼承中國化佛教本身所固有的圓融思想,呈現出多元分化、多頭並進的現實情形,如禪淨合流、教禪互通、顯密並舉、性相融會、佛儒對話、佛道溝通等等。而晚明時期社會轉型時代所表現出來的思潮變遷與觀念變更,也使晚明佛教叢林的圓融思想表現出深刻的現實意蘊,以期對其所面對的現實處境作出種種思想回應。面對中印二大佛教傳統,晚明佛教叢林則又面臨著如何結合叢林現狀與佛教傳統的現實課題,促使明未叢林轉為關注佛教傳統,從而表現出向佛教傳統回歸的歷史還原傾向。晚明佛教還原思想構成明未佛教復與的方向選擇,而佛教圓融思想則構成為叢林振興的道路選擇。佛教圓融與佛教還原二大相資為用、互補關聯的思想取向,成為晚明佛教復興的二大思想主題,並最終落歸於改革叢林的現實理念,從而使明未佛教叢林呈現出復興景象。訴諸晚明佛教復興與叢林改革的歷史實存,晚明佛教復興思潮具體表現為如下四方面的思想特質,即多元分化、多頭並進的紛雜性,基於現實立場的圓融性,回歸佛教傳統的歷史還原性,以及歷史還原與現實圓融相結合的改革性。正是上述思想特質使晚明佛教叢林呈現出復興景象,而當今學界所稱之「萬曆佛教」(1573-1620)則具體標明了晚明佛教的復興情形。
圆融与还原:晚明佛教复兴的思想主题及其特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世俗化   佛教还原   晚明佛教   佛教圆融   佛教复兴  
描述: 佛教丛林呈现出复兴景象, 而当今学界所 称之「万历佛教J ( 15 73 -1 62 0 ) 则具体标明了晚明佛教的复兴情形。
“宗门昌而义学起”:唯识学的兴起与晚明佛教的整兴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柏大师   义学   中国佛教   历史状况   《成唯识论》   晚明佛教   唯识学   理论与实践   王肯堂   智旭  
描述: 陈垣先生曾评述明季学风的演变道:“明季心学盛而考证兴,宗门昌而义学起。人皆知空言面壁、不立语文,不足以相摄也。故儒释之学同时丕变,问学与德性并重,相反而实相成焉。”(《明季滇黔佛教考》卷二)自正德、嘉靖以至万历朝,晚明的世风时运均异于前期,浸染于学术...
晚明佛教“孝道观”探析-以《梵网经》注释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人弘赞   三昧寂光   蕅益智旭   云栖袾宏   今释澹归   梵网经   晚明佛教    
描述: 漢魏佛教初傳時期,與印度文明交接所產生的文化衝突,「孝」的定位已是極重要的議題。最初對佛教的批判,著重在以下兩點:剃髮之毀身體髮膚,及出家之絕子無後,而牟子《理惑論》、孫綽〈喻道論〉等也已略加回應。此下儒家論孝大有進展,佛家又將如何對應和會? 本文就晚明中國佛教復興時期,考察當時僧侶對孝在起始、修行與證果的定位。以《梵網經》的相關著作為例,包括有雲棲袾宏、三昧寂光、蕅益智旭、木人弘贊、今釋澹歸等,呈現釋家定位「孝」並吸納中國傳統的各式努力與視野。袾宏有《菩薩戒義疏發隱》,弘贊、澹歸皆曹洞宗徒,並各有《梵網經》相關著作;寂光為律師,有《梵網經直解》;智旭則以《四書解》在釋家融攝儒家中最見成績與精采,著有《梵網經玄義》一卷、《梵網經合註》七卷等,以上五人正可作一極佳的對照。 將「孝」分為世孝與出世孝,乃晚明佛教諸家的共識。這是僧徒試圖在更大的基礎上,收納中土本有的思想與倫理。所謂世孝,乃自三義斷之:其始點之限於生身父母,其行為之非期於解脫,其極致終不免於輪迴之故。是則上述大德之論斷,主就「孝之真義當在佛門」之立場說,如袾宏在佛教復興的目標下,高推佛理與切近士庶之苦心。所謂出世孝,如例以智旭各種發願文所見,乃以累世父母為對象,以同證菩提為心意,以同登極樂為祈願,以「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為相應。在融會的意態中,議題更切中儒佛交涉的核心,理論也達致相應的高度。透過梵網經的註釋,在戒定慧三學中,孝的意識竟成為學佛之始初起點,成就無上正覺之心地法門,殆是漢魏時人始料未及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