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著名翻译家沈苏儒在京病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翻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家   建国后   浙江嘉兴   翻译理论研究   葛洲坝   自行车   理论与实践   二十世纪   中国建设   总编辑  
描述: 我国著名翻译家沈苏儒先生因病于2009年6月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沈苏儒生于1919年,浙江嘉兴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新闻报》记者,建国后历任《上海新闻》、《人民中国》编辑、《中国建设》编辑、副总编辑。他主持编辑了《中国建设》丛书,负责创办了《中国建设》杂志中文版;采写通讯《从皇帝到公民》、《自行车王国》、《葛洲坝》等;译著有《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突破封锁访延安》、《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等;理论著作有《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对外报道教程》、《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等。
“儒学的当代理论与实践”汤一介思想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动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岸三地   当代   综述   深圳大学   国际学术会议   理论与实践   儒学   汤一介  
描述: 2016年12月3~5日,来自两岸三地及美国、比利时、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20余名学者齐聚深圳蛇口,参加了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和《儒藏》编纂中心、中国文化书院、中华孔子学会等单位联合协办的"儒学的当代理论与实践"汤一介思想国际学术会议,共同探讨汤一介先生的宝贵精神遗产和当代儒学发展的新趋势。汤先生的友人陈鼓应、成中英、许抗生、金春峰、刘大钧、洪汉鼎等深情追忆了与汤一介先生的交往经历,从前辈学人的民族危机意识、复兴传统中国
浅议淡化语法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趣味教学   名词作状语   中学语文教师   综合学习   学生心理特点   语法错误   语法概念   介宾   语文新课标   理论与实践  
描述: 语文新课标是在科学理论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的,考虑到中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强调“语法、修辞知识不单独作为考试”。但在具体实施中,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因受功利性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便尽可能地淡化语法”或“取消语法”。这导致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我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淡化语法术语,加强趣味教学;淡化语法概念,强调运用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届抽象雕塑研修班汇报展7月亮相北京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级研修   杂志社   艺术馆   抽象   学员   现代雕塑   理论与实践   工艺美术   专业委员会   研修班  
描述: 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共同举办"第二届(2012)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历经一个半月的理论与实践授课,于六月底圆满结束。学员们满载作品从工厂返回北京举办结业汇报展。此次展览于7月6日下午在北京国粹苑一号馆3层的"儒仕儒家·国粹艺术馆"开幕。
浅谈陶瓷人物画的构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构图   天人合一   传统陶瓷   密切相关   陶瓷绘画   人物画   哲学思想   思想影响   中国绘画   理论与实践  
描述: 在中国绘画中,构图称为"章法""经营位置""布局"等,其在中国绘画创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陶瓷人物画构图形式与我国的"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儒家的"成教化,助人伦"和"明劝戒,著升沉"的实用思想影响了传统陶瓷人物画的构图程式,而道家"天人合一"的万物一体观对中国绘画构图的程式性影响尤为深远。宗白华说:"中国绘画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是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中国绘画特定的透视法决定了陶瓷绘画的构图特点。传统的陶瓷
法家重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诚信缺失   以法治国   春秋战国时期   借鉴意义   重刑主义   奴隶制   法家思想   思想贡献   理论与实践   执政党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激烈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为“诸子林立”,“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其中对法律思想贡献较大的主要有儒,墨,道,法四家,特别是儒,法两家。 法家起源晚于儒家,以批判儒家思想而独立士林,最诟病儒家的伦理文化。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思想,提出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以家族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 强调圣人、君子的人格感召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以道德教化、人格感化为最重要的政治社会秩序建构方式;法家则认为,儒家的道德假设纯属无稽之议,道德圣人、君子皆属虚妄,人性“好利恶害”,众人均是恶之聚集,焉有君子善端凸出,法家不相信道德的功用,主张“以法治国”,极端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 法家法治思想的源头起于管仲治齐,管仲提出“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的主张。后来经过李悝,商鞅以及韩非子、李斯等人不断补充和发展,法家思想最终在秦朝达到顶峰。 重刑思想是法家法律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源于西周周公旦“治乱国用重典”的主张。
无形画与不语诗:再探苏轼对“诗画融合”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与画   象外   诗画融合   诗词   王维   诗画一律   苏轼   诗画交融   无形   理论与实践  
描述: 中国诗画交融的面貌,自古就有,但在文字流传上的提法并不多见,一般地说来,明确有理论评说的最早该当苏轼。苏轼是集儒、道、禅于一身的卓越样板,他的入世与出世、贵显与卑隐、豪放与婉约、儒理与禅趣、庄严与谐虐……所有对抗的因质在这个人的身上得到了统一。
师大新书架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学研究   新批评   红楼梦   形式批评理论   浙江师范大学   哲学精神   红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专著   理论与实践  
描述: 《红楼梦哲学精神》简介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的《红楼梦哲学精神》一书,于2007年10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版。该书是“红学新批评文丛”之一。该书着重探讨了《红楼梦》的哲学内蕴,是红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红楼梦》哲学研究专著。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解读了《红楼梦》文本,提出《红楼梦》的本然结构源于远古神话原型,然后演绎为思凡、悟道、游仙三重模式与儒、佛、道三重哲理,由此逐步深入,终于解开了被列为《红楼梦》十大谜团之最的主题之谜。该书自1995年出版后,又于1996年、1997年连续重印,在红学界内外产生了一定反响,被诸多红学论著所引用或借鉴。该书的要旨与价值在于:上溯20世纪初王国维、俞平伯的研究理路,以文本研究为轴心,以哲学研究为指归,在二百余年红学史上推出了第一部《红楼梦》哲学研究专著,从研究路向、理论、方法到结论,都对原有的红学研究有所创新,有所超越。其中所蕴含的“回归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学术理念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世纪之交红学转型的前行方向,于今则进而成为“红学新批评文丛”系列研究的学术基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简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曹禧修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
“宗门昌而义学起”:唯识学的兴起与晚明佛教的整兴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柏大师   义学   中国佛教   历史状况   《成唯识论》   晚明佛教   唯识学   理论与实践   王肯堂   智旭  
描述: 陈垣先生曾评述明季学风的演变道:“明季心学盛而考证兴,宗门昌而义学起。人皆知空言面壁、不立语文,不足以相摄也。故儒释之学同时丕变,问学与德性并重,相反而实相成焉。”(《明季滇黔佛教考》卷二)自正德、嘉靖以至万历朝,晚明的世风时运均异于前期,浸染于学术...
“德主刑辅”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基本精神   明德慎罚   历史演进   刑罚   法律思想   董仲舒   德主刑辅   奴隶主贵族   理论与实践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气象博大、学派众多,其中,儒、墨、道、法、兵、释、阴阳、纵横等众多文化均参与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互动,而其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的理论与实践。“德主刑辅”作为中国正统的封建法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