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为什么让一对老童生优先登场——《儒林外史》札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科举   秀才   考试   吴敬梓   举人   蒲松龄   儒林外史   八股取士   清王朝   全祖望  
描述: 一部洋洋洒洒五十余回的大书,却以一对老童生的发迹,作为正文的开端,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从老童生所以老的原因及其特征讲起。一、老童生所以老的原因及其特征众所周知,清代科举的文科取士,采用阶梯式的多级考试制。它的最低一级叫院试。院试的对象是“儒童”,俗称童生。不管称儒童或童生,顾名思义,就是童。这就是说,参加这级考试的,应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比如与吴敬梓同时代的全祖望(1705—1755),他在十四岁那年就考取秀
蒲松龄与科举
作者: 暂无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试者   清代科举   科举制度   制度研究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康熙   科举考试   士子   乡试  
描述: 自从科举制度确立起来的千余年时间里,和科举制度关系至为密切的文人,大约可以说无过于蒲松龄了:他几乎终生在科举应试的泥潭中挣扎,而且在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写作生涯中屡屡以之为题材。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蒲家庄的一个世代耕读之家。祖上虽然没有出过什么高官显宦,可终究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到得蒲松龄一代,其家虽已很消乏,但琅琅书声并未绝响。其父蒲槃虽因家计艰难,加以二十几岁尚未能掇一芹,于是弃儒经商。不过待到家境亨泰以后,便又“不
清代科举考试的档次阶段与考试情况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教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试者   清代科举   借鉴意义   入学考试   左宗棠   童生   生员   考试情况   进士出身   乡试  
描述: 清代的科举从某个层面来看,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些借鉴意义,兹将其概况简述如次: 一 童生试 简称童试,俗称小场,是为了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通称童生或文童、儒单。鬓角有丝的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