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作者: 陈宝良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知识分子  
描述: 本书分上下两编,对明代生员层进行了考察。上编从学校与科举入手,考察生员的产生、生员在地方学校的肄业与考核,以及生员如何步入仕途;下编以社会为视角,考察失意科场或仕进无门的生员层的社会流动以及一些“社会性动作”。
遗忘的 被遗忘的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举人   历史   中国  
描述: 晚清中国的新旧激荡,犹如阵阵涌来的巨大潮汐。一个浪头过去,总有一些人来不及追赶,被抛在时间之外。这个故事要讲述的,就是那个百废俱兴的年代里一群乡村寒儒的仓皇与叹息。
大理国科举制度再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逸士   大理国   试郎  
描述: 根据对同刻一石、同一作者的《大理国上公高踰城光再建弄栋华府阳派郡兴宝寺德化铭并序》和《褒州阳派县嵇肃灵峰明帝记》的分析,认定儒、释、道三教兼通的碑文作者杨才照为大理国科举出身,"试郎"为大理国科举及第者之称号。大理国的科举制度不仅在考试内容方面与宋朝有差异,在称呼上也与宋朝有所不同。
大理国科举制度钩沉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大理国   儒学教育  
描述: 大理国时期,儒家学说在境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诵读儒学经典已蔚然成风,文学创作繁荣,已有个人作品专集出现。大理国也实行开科取士制度,其科举制度既有与内地相同之处,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儒释道三教合一,是大理国科举制度的一个特点。
略论唐代文士隐读修业的私学模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唐代   隐读  
描述: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
唐代童子科举特点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科   科举制度   常科   童子科  
描述: 唐代童子科举作为科举制中的一个子科目,是唐朝政府为推行崇圣尊儒政策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一种考试,属于岁举之常选的科目。它自唐朝设置以来经历了一个由创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并且以宋朝为临界点,唐五代的童子科属于常科,之后的童子科则成为一种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唐朝虽然规定童子科为常科,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与制举有很大的相似性。
略论唐代文士隐读修业的私学模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唐代   隐读修业  
描述: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
元代文人地位与元曲的繁荣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北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元代文人   书会才人   青楼女性  
描述: 元代由于受蒙古游牧民族的统治,汉人社会地位低下.科举考试也曾一度被中止,这使汉族文人中的众多饱学之士失去了用武之地,其中的好多人沉沦下僚,终日混迹于市井小民和青楼女性当中,成为以编写戏曲剧本为生的书会才人.也正是蒙古贵族所施行的这种轻儒政策促成了戏曲这种文学样式的空前繁荣.
论隋唐教育与儒学的密切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科举制度   隋唐   儒学复兴  
描述: 隋唐教育与儒学复兴关系密切,教育推动儒学复兴,儒学复兴是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核心内容,二者互相推动、同步发展。隋唐统治者实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从而把复兴儒学和发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文章以大量篇幅论述了唐代“大阐文教”的具体措施和功效,指明其具体内容是复兴儒学,发展文化,其基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功效,为社会政治的安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儒学复兴产生了积极影响。
论越南李朝儒学教育
作者: 黄氏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南李朝   科举制度   中越关系   儒学教育  
描述: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是文化事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对越南来说,李朝教育是越南教育历史的草创,因此其有着确定越南教育本色的重要位置。论文主要以中国唐-宋时代的教育为背景,研究李朝教育,由此找出越南李朝儒学教育的特色。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的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创新点。第二章越南李朝之前教育情况。主要提出越南属于中国管辖地区之时期的教育情况,对中国教育体制和当时越南教育体制进行对比。第三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