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文短味长,趣在其中:读苏轼《盗不劫幸秀才酒》
作者: 暂无 来源: 晚霞: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江州   湖北   苏轼  
描述: 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有一官人舣舟酒垆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qi,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冈)间,群盗饮此酒,惊曰:"此幸秀才酒邪?"
蒲松龄医诗戏群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幸福(悦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群   玉门关   秀才   学生   凉州词   蒲松龄   五言绝句   黄河   清代文学家   取出  
描述: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不但文笔出众,而且医道高明。相传,他早年流落苏北宝应,身无分文,只好挂牌行医糊口,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病,县太爷送了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谁
状元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政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元   秀才   状元   五个阶段   举人   生员   元明清   科举制   殿试   乡试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1000多年,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
唐代科考拾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进士科   尚书省   选拔人才   唐代   科举制   州县   道举   省试   明经  
描述: 科举制肇始于隋,至唐逐渐完备。科举以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唐时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道举、史科、明法、明书、明算等,举子依个人志趣择科报考。秀才科最难,"举秀才者,文才杰出、对策高第之人
吕举人联讽同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私塾   秀才   举人   教学生   绰号   读书   学馆   课堂教学   乡试  
描述: 贪酒色,不阿附权贵;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学馆在县儒学童试取秀才、省城乡试取举人、京城殿试取进士者多有
状元产生“五步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传奇故事(A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状元   举人   生员   重要途径   名称   科举制   殿试   知识分子   乡试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5个阶段。一,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二
状元产生“五步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传奇故事(A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状元   五个阶段   举人   生员   名称   科举考试   殿试   乡试   我国古代  
描述: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一、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二、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
状元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政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状元   五个阶段   举人   生员   名称   科举制   殿试   知识分子   乡试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1000多年,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成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古代状元产生“五步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成才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试   秀才   状元   古代   生员   科举考试   殿试   乡试  
描述: 1.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2.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状元产生“五步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年写作(小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才   状元   五个阶段   生员   重要途径   科举考试   科举制   殿试   知识分子   乡试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一,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二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