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心安”看孔子哲学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解读《论语·阳货》“三年之丧”章
作者: 赵小艳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年之丧     心安   祖先祭祀   生命意义  
描述: 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在轴心期时代即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出现了人类精神的觉醒,人意识到了人本身,开始了对人自身的反思。孔子就处在中国轴心时代的开端,精神觉醒在孔子哲学中有充分的表现。本文以《论语·阳货》中孔子与其弟子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展开论述,通过对春秋时期礼的变迁、礼仪之分和礼之本的探讨透视出其中的精神觉醒。从西周到春秋,随着宗法关系的变化和礼崩乐坏现象的出现,礼在西周维护社会等级、纲纪天下的作用消失,引起了春秋时期人们关于“礼仪之分”的争辩和对“礼之本”的思考。孔子之前
儒、道二家生死观之比较与互渗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生死观   互渗   儒家   生命意义  
描述: 儒、道二家的生死观各有所重:儒家观死,死中见礼;道家观死,死中见道。儒家之死,死要文明,其死也安,其死也正;道家之死,死得自然,其死也物化。儒家死而不休,死的是形体,不死的是道德精神;道家死而不亡,死的是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不亡的是群体生命,死的是自然之气散,不亡的是大道的永存。儒、道二家的生死观虽相径庭,但仍有许多相通之处:二家的死亡观都具有人生价值的意义;对人生的死亡观都持一种自然而达观的态度;都注重将“生”与“死”密切联系来观解死亡;对当代中国人理解死亡、把握死亡并形成自己的生死观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世人在儒、道二家生死观互渗所形成的生死对话中,将对死亡之认知转变为人的生命进程之动力,用合理的死亡观规划人生资源、促进人生发展,从而既幸福的生,亦坦然的死,最后则能超越死亡。
为人类寻找生命意义:浅谈宗教、哲学与科学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义论   宗教   科学   生命意义   哲学  
描述: 寻找生命意义,是人类一切活动与文化的最终指向。东西方宗教与儒家人学,通过梵、佛、天、道与神,使人生获得融入群体秩序或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西方哲学与科学在人本与理性或非理性的旗帜下,陷入生命意义追寻的迷途。与本体论、方法论一样,生命意义论有助于新哲学的重建。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道家   中原地区   儒家思想   观照   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   中华文化   生命意义  
描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道家   儒家思想   重视人   东亚大陆   中华传统文化   大传统   中华文化   生命意义   黄河中下游  
描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 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 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 "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 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道家   核心思想   观照   重视人   中华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中华文化   生命意义   解脱  
描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