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松风水月旧王孙——我所知道的溥儒先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文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溥儒   绘画风格   生活方式   生平事迹   书法艺术  
描述: 近日,与朋友相聚。闲谈中提及溥儒先生。因此,使我串联起关于就我所知的些许资料。
烟墨淋漓元气足 老笔纵横破边幅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绘画风格   傅山   《山水册》   纸本   绘画评论  
描述: 在中国书法史上,明末清初屹立着两座高峰:王铎与傅山。尤其傅山狂放不羁的性格,其一气呵成的连绵大草早已为人们所熟习。但其绘画风格却因作品流传甚少难窥其貌。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或字仁仲,后改青主,别署公之它,一作公它,亦曰石道人,曰啬庐。山西阳曲人。傅山的别号、室名颇多,不下数十。青主所取字号,多寓深意,如朱衣、丹崖子、不夜、橘翁等皆隐有“朱明”之意。傅山的先人世代业儒,家学渊源,蜚声三晋。祖父名霖,字应期,嘉靖进士,官至辽海兵备道,战功载于实录,著有《随堂
漫谈山水画中的“渔父”意象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美学思想   绘画风格   绘画题材   中国画   人物形象   “渔父”意象  
描述: 渔父这一绘画题材是中国山水画中所独有的现象,以"渔父"为题材的山水画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儒、道合流的中国主流文化特色.从山水画的客观形象构成要素上看,渔父活动的场景也正是山水画表现的主要对象,而渔舟和渔父又经常在山水画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溥儒《烟溪泛舟图》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溥儒   绘画风格   释言   戒台寺   义集   羲皇上人   西山逸士   专门学校   论书   贵胄法政学堂  
描述: (1910年)入贵胄法政学堂〔1〕.1912年,奉亲隐居于北京西山戒台寺,过了十余年与世无争的岁月.曾任教于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49年赴台.著有《四书经义集证》《毛诗经义集证》《尔雅释言》《寒玉堂论画
恭王府与溥心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溥儒   书画艺术   绘画风格   和珅   恭王府   道光皇帝   西山逸士   张大千   吴湖帆   溥心畲  
描述: 恭王府是清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府第,前身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的邸宅。1896年,溥心畲便出生于恭王府,并被赐名为儒。其后恭王府一直是溥心畲生活学习的地方,直至1949年离开大陆后便再未回来。恭王府内珍藏的历代经典书画都成为他观摹体悟之模本,对溥心畲的书画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溥心畲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其绘画风格既有北宗的厚重古朴,又有南派的萧远淡泊,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本期选发恭王府现藏的溥心畲部分书画作品,呈现了溥心畲晚年的创作风格,可作为1949年之后溥心畲艺术研究的重要线索。
一超直入:王绘画风格的抉择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王原祁   绘画风格   董其昌   恽寿平   王鉴   王时敏   四王   抉择   清王朝  
描述: 画史称王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清初“四王”,又与恽寿平、吴历合称为“清六家”,享有“五百年来从未之见”[1]的“画圣”美誉。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在“革王画的命”口号下,讨伐之声振聋发聩,“王画
溥心畬渡台后绘画之风格及其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新文化运动   绘画风格   台湾   题款   故宫博物院   北京西山   钟馗   文人画   师范大学  
描述: 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溥心畬是一位颇为独特的传统大家。他的贵族出身和绘画风格,在20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显得不合时宜,但却因其恪守传统及坚守文人格调在20世纪美术史上留下浓重一笔。作为清末重臣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儒的生活注定不同凡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就能接触名家书画,弱冠之年,便打下良好的诗文书画基础。清帝逊位后,溥心畬侍奉母亲
明清水陆画的时代风格与收藏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人   绘画风格   民国时期   工笔重彩画   明代   玉皇大帝   明清   收藏价值   作品   文人画  
描述: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日益重视,“民俗热”兴起,水陆画也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价格逐年增长,收藏队伍不断发展。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法事中比较隆重的一种,而水陆画是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题材画,因而在宗教及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十余幅古代水陆画藏品进行评述,这些画来自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反映出多彩的时代面貌。 作为古代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有绢画、布画、纸画,多为民间艺人的工笔重彩人物卷轴画,俗称道师画、庙画等。 水陆法会始于南朝梁武帝,到宋元明三代达到高峰,清代时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水陆画分为上下二堂,上堂绘诸佛、诸菩萨、诸声闻、缘觉、诸天、天王明王、天龙八部、三清等,下堂绘忠臣烈士、阵亡将士等。上堂水陆画像人物是超度者,下堂水陆画上是被超度者。一般大型水陆法会上,一堂水陆画的数量达到120幅,朝廷修设的水陆法会上水陆画会多达200余幅。 现保存下来的水陆画多数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内容多为道释儒三教卷轴式作品。更早期的一般很少,各地博物馆收藏的水陆画也多是这一时期的。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有时代较早者,为元代大德元年(1297年)江西五岳庙的水陆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