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话题的提出及其转换 台港及海外新儒学的美学观照
作者: 孙琪   来源: 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艺术理论   中国   艺术史   研究  
描述: 本书从唐君毅先生提出的“中国艺术精神”开始论述,分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多层面向进而深入分析其阐释的意义;继而,本书对涂复观先生深入的研究进行了解读和探索,并一直延续到今日学界的研究和探索,并对“中国艺术精神”在世纪之交时发生的转向给出了结论。全书的主体框架分为三个部分: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
作者: 黄河涛   来源: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宗教艺术   艺术史   禅宗  
描述: 禅宗艺术精神吸收了儒、道思想,本书从禅宗的历史形成中,探寻它对中国艺术精神形成的影响。
“青”:中国文化艺术的底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中国文化   水墨画   色彩   艺术史    
描述: 在华夏文明与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以“青”为核心的字义集群。这与华夏上古时期先民们的生存环境及其对自然界植物矿物的观察命名与加工应用密切相关。“青”最初指一种植物色彩、形貌及从其中提取的颜料。运用于艺术,从史前的陶器时代直至明清的各门类艺术,在思想观念上与儒、道、释诸家学说相融合与衍化,并渗透于华夏民族的个体心理与民族性格,在传播方面辐射东西方文明体系。“青”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对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指称与命名、认知与表达、创造与传播的独特现象,它不仅成为独具特色的华夏文化表征,同时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底色。其不仅对中国艺术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更对世界文明的交通融合产生深远影响。
沂南汉画像石墓设计文化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设计思想   沂南汉画像石墓   艺术史   文化特征   画像设计  
描述: 对沂南汉画像石墓从墓室结构、空间尺度、墓室布局、建筑结构、雕刻技法、画像布局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研究,并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艺术手段、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沂南汉画像石墓的生成条件,可知沂南汉画像石墓是以神性为本的楚文化与以人性为本的儒文化的完美结合,不仅是画像石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也代表了汉代石构墓室的最高成就。
萧平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技法   江苏省   故宫博物院   中国画   艺术史   作品   研究专著   国内外  
描述: 不拘一格,借古开今,清新放逸。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二十余次,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十多家博物馆收藏。1983年以来,多次应邀赴美国及欧、亚洲各地讲学、考察,出席国际艺术史高层论坛并发表论文和演讲
夷画·儒画:17、18世纪海西法在不同人群中的反应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紧张关系   多样   现代艺术   主义   艺术传统   温克尔曼   事实   艺术史   东方艺术  
描述: 风”、“日本主义”等基本概念,我们看到了欧洲艺术史复杂多样、多元善变的一面。事实上,正如布克哈特之后的欧洲文明史写作一样,温克尔曼之后的欧洲艺术史写作也一直是在如何调整以希腊为中心的艺术传统和非希腊中心的艺术传统的紧张关系中反复徘徊。
拍场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董其昌   梁启超   拍卖   嘉庆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作品   精品   黄公望   著录  
描述: 嘉德秋拍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赏析此幅《仿富春大岭图》,创作于丁卯仲冬,董其昌时年73岁。由董氏生平和本幅中陈眉公所跋,可溯考此卷《仿富春大岭图》创作之经过。陈继儒(眉公)题跋曰:"董宗伯南都归,如此长卷,又设色,无一不类黄子久,此凤毛麟角也,珍藏之。眉公记。钤印:继儒。""南都"即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旧都南京,改称"南都"。)在陈继儒的跋文中虽然未题明年款,但据《明实录》记载,天启五年(1625年)一月董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党祸酷烈、纷争不已的政治形势下,董其昌于第二年(1626)即请告归,寄兴笔墨与
漫谈鲁迅研究的深化与普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鲁迅作品   漫谈   学术水平   不同角度   深化   鲁迅研究   新观点   探讨   艺术史  
描述: 鲁迅研究既要深化,又要普及。鲁迅研究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过许多努力,收获颇丰,再要深化,确有很大难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的学说,新的观点层出不穷,许多定论正在成为人们审视与再评价的对象,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亦然。如鲁迅在近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鲁迅的评儒思想,鲁迅的激进思想,鲁迅晚年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学观点,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某些名人间的恩怨是非,鲁迅的人格,鲁迅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等等,均有深入一步探讨的必要,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如何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真理而又吸取科学研究中的新观点、新学说也是一个研究者自身如何提高素质
< 1
Rss订阅